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方法搜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网自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中文文献,经过筛选,提取数据,用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风池穴、百会穴、颈夹脊是主穴使用频次前三的穴位,频率均39%;主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部位是颈项部;经脉选用以督脉、足少阳胆经经穴为主;特定穴的取穴中以交会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中颈夹脊-百会穴-风池穴的支持度最高,为26.415%,置信度为92.857%。聚类分析中突显出百会穴-风池穴-颈夹脊这一穴位群集,与其余数据达到较高的契合程度。结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普遍以风池穴、百会穴、颈夹脊为主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的功能,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选穴组方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并提取CNKI(2000年1月1日—2018年1月5日)、VIP(1989—2018年1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不限—2018年1月5日)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穴位处方,将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软件集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选穴组方规律。结果:录入214首穴位处方,其中百会、印堂、内关穴是使用频次≥100的腧穴;腧穴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经脉是督脉、心包经、肝经;主要采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特定穴;百会和印堂穴配伍使用频次最高;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新组方5首。结论:通过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调节相关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本研究中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整理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得到的选穴、组方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10年有关针灸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就针灸处方中主穴、配穴的选穴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得到主穴77个,配穴80个,主穴选用频率最高的是风池,选用频率达81.63%,但只有夹脊、百会的选用频率达到50%以上;配穴的选用频率最高的是足三里,其次为丰隆、太冲、三阴交.临床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存在规律性,即辨经、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局部循经配合远端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笔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凡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眩晕患者均可纳入观察[1].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8例,女72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2岁,平均49.41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10年,以1周-3月者居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5.
仝光照  高旸 《山西中医》2009,25(3):57-57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ne—Lieon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颈枕痛及颈神经根压压迫症状。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随同导师在门诊采用颈夹脊针刺法为主治疗55例颈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选穴规律。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PubMed、Medline和Cochrane 6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RA的临床文献,建立RA整体选穴及RA不同炎性反应受累部位选穴分析数据库。结果示:1针刺治疗RA的针刺组方共有120条,涉及143个穴位,选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穴;2针刺治疗RA以累及部位的局部选穴为主,不同部位(关节)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组合是:下颌关节:昆仑-解溪(32);指关节:八邪-足三里(22);腕关节:阳溪-阳池(28);肘关节:曲池-足三里(24);肩关节:肩髃-足三里(21);脊柱关节:腰阳关-身柱(13);髋关节:秩边-环跳(18);膝关节:肾俞-阳陵泉(20);踝关节:昆仑-解溪(32);趾关节:八邪-足三里(22);全身关节:阳陵泉-足三里(25);3经熵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出针刺治疗RA病变累及不同部位的穴位新方共30个。针刺治疗RA选穴具有一定规律,数据挖掘所得的穴位新方疗效还需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选穴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2012—2017年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所有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piDate3. 1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 0、SPSS2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腧穴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百会、太冲、印堂;相关性最高的腧穴是百会-印堂,神门-太冲-百会,印堂-太冲-百会;占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结论:根据文献资料得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选穴组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尿潴留选穴组方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淑红  陆明霞 《中国针灸》2006,26(9):681-684
目的:总结1994-2005年间针刺治疗尿潴留的选穴组方特点。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分别对体针、头针、耳针、手针、腹针5个方面的选穴进行综述,对体针针灸处方从单穴组方、远近配穴、上下配穴、辨证选穴和辨病选穴5个角度进行归纳。结论:针刺治疗尿潴留疗效可靠,但当前临床研究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哮喘针刺选穴规律及核心配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80年1月至2018年11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SPSS modeler软件对其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26篇文献,涉及76个腧穴,其中频次最高的腧穴为肺俞,其次大椎、定喘、肾俞、足三里,频次较高的经脉为膀胱经、任脉、肺经、胃经、督脉。涉及的特定穴有八脉交会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等。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7个聚类群,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较高的依次为尺泽-太溪-鱼际-膏肓、孔最-气海-中府-膈俞-内关、列缺-曲池-肺俞-中府。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分析针刺治疗哮喘的配穴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颈源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或骨关节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把天牖、天府、天柱、人迎、扶突五穴作为一个整体处方来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12.
针刺列缺穴治疗颈性眩晕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列缺穴治疗颈性眩晕30例李小宁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的病变而刺激椎动脉使之痉挛或直接压迫使之扭曲、狭窄、闭塞,继而产生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神经症状,如头晕、眼花、恶心等,属中医的眩晕范畴,多与人体的脏腑功能不足有密切关系。笔者依据“头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损害的选穴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索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文献,建立相应数据库,对其中的腧穴、归经、分布情况、特定穴属性等进行频次分析,进一步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05篇文献,共涉及108个腧穴,其总出现频次为862次。②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百会、神庭、四神聪、太溪、足三里。③选穴以督脉和头颈部腧穴最为常见,特定穴以交会穴运用最为广泛。④聚类分析总结出4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印堂-水沟-悬钟-本神-大椎-风府、合谷-太冲-丰隆、血海-中脘-足三里、神门-内关-三阴交。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3组常用关联组合,其中置信度最高组合为百会-太溪-神庭,支持度最高组合为百会-神庭、百会-四神聪。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损害时选穴以阳经和头颈部为主,注重局部取穴、补泻兼施,从而达到补益脾肾、化痰行瘀、醒脑开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海  张海峰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03-604
目的 :观察针刺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颈性眩晕共计 6 0例 ,针刺 C3~ C5颈夹脊穴、风府、大椎、风池、百会加减为针刺治疗组 30例 ,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30例比较。结果 :针刺组与药物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组优于药物组 (P <0 .0 1)。结论 :针刺 C3~ C5颈夹脊穴是治疗颈性眩晕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用穴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20日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建立Excel工作表对将最终纳入文献的年份、文题、文章类型、辨证分型、各证型针刺选穴等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对文献中证型名称、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1)共检索到1656篇文献,纳入46篇,共涉及64个穴位,11种证型。(2)11种证型分为实证、虚证2类,其中实证用穴59个、虚证用穴46个。实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虚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对所有实证、虚证选穴的所属经脉分别进行统计,实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虚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3)11种证型根据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肾气亏虚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以上证型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同时各证型具体选穴又有所不同,其中前5个证型其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穴位分别如下,气滞血瘀证:太冲、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寒湿阻滞证: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中极;气血两虚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次髎;肝肾亏虚证:肾俞、三阴交、关元、肝俞、足三里;寒凝血瘀证:关元、三阴交、次髎、中极、肾俞。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总体选穴以阴经穴位为主,多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腧穴。辨证分型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各证型间、实证和虚证间具体选穴有所不同,均体现了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 gateway中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所有中英文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信息建立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文献数据库,分别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经穴、经外穴及特定穴使用情况,经脉取穴及腧穴配伍情况。结果纳入文献51篇,涉及患者4606例、针刺处方51首。使用经穴36个,使用频次215;经外穴20个,使用频次93;特定穴13个,使用频次50。经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2位为廉泉(41)、风池(39),经外穴中分别为金津(20)、玉液(19),特定穴中分别为合谷(5)、足三里(5)。经脉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是任脉(62)、足少阳胆经(47)、足阳明胃经(27),合计使用率达63.3%。统计分析使用频次5次及以上的腧穴配穴情况显示,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以廉泉加风池作基础治疗为主,其使用频次为34(77.3%)。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基本方为廉泉、风池、翳风,多从任脉、胆经及胃经等与咽喉项部联系密切的经脉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等数据库近十年来有关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文献,经过阅读筛选,将整理出的数据资料用Excel2010软件建立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处方主穴数据库,统计出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常用穴位、部位、经脉以及特定穴的应用规律,再利用SPSS 25.0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选穴的规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54篇相关文献,涉及43个穴位,总频次为302次,以风池(49)、颈夹脊穴(33)、天柱(30)、阿是穴(22)、合谷(17)、风府(16)、百会(16)等穴较为常用。使用经脉最高的依次是足少阳胆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通过对14个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发现3个有效聚集群:颈夹脊、百会、风府、后溪、外关、天柱、太阳、率谷、完骨、风池为一类;合谷、列缺、大椎为一类;阿是穴为一类。结论: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选穴规律特点:多于头颈部局部取穴,常使用交会穴,重视循经取穴,重视远近配伍取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并总结脑卒中后抑郁针刺临床选穴规律和特点。方法全面检索并梳理1996年-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符合针刺或以针刺为主要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34篇,最终纳入分析文献58篇,高频腧穴为百会穴、内关穴、神门穴、四神聪、印堂穴、神庭穴、水沟穴等;所选经脉以督脉和膀胱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头颈部。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穴具有局部选穴、辨证选穴、循经选穴规律,运用治神、调神法指导脑卒中后抑郁的针刺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选穴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检索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临床治疗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①最终纳入文献52篇,腧穴84种,腧穴总频次490次。②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为:攒竹、足三里、阳白。③重用阳经,取穴以足三阳经腧穴为主。④腧穴多位于面部和四肢部,选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⑤关联规则显示:阳白-攒竹、足三里-攒竹支持度均为最高。⑥聚类分析显示四组核心穴对:丝竹空-鱼腰-攒竹-阳白、申脉-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太冲-合谷、太阳-百会-四白-瞳子髎。结论: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时重用阳经穴位,重视局部取穴与“治痿独取阳明”。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学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运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国内中文医学数据库中有关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统计文献里的穴位使用的频次。共检索出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247篇,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保留符合统计要求的文献198篇,共使用穴位91个,总频次为1 747穴次。中医针刺治疗失眠,多选用特定穴,其中以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