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成药》2015,(11)
目的研究厚朴中主要成分及水分的含有量在不同"发汗"(堆放和自然干燥)工艺下的变化。方法以20年树龄的厚朴干皮为研究对象,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MS法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含有量为1.93%,"发汗"8 d后增至4.55%。覆膜水微蒸"发汗"时,两者含有量最高,并且水分显著下降。样品经HPLC-MS分析,鉴定出8个主要成分。结论厚朴的最佳"发汗"工艺为水蒸15 min后,以塑料薄膜包裹,"发汗"8 d。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厚朴提取工艺,从厚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阐释厚朴"发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厚朴酚、和厚朴酚三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厚朴提取时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对"发汗"及"未发汗"厚朴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对比其"发汗"前后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厚朴样品100 g,加入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发汗"后厚朴的厚朴酚提取率提高45.04%,和厚朴酚含量提高32.27%。结论:正交设计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稳定可行,具有良好重复性;"发汗"能增加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了厚朴"发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厚朴发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药材性状的试验对比阐明了厚朴发汗加工对改变其药材性状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汗”对厚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发汗"与未"发汗"厚朴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发汗"对厚朴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对"发汗"和未"发汗"厚朴中酚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含量测定;以GC-MS方法,对"发汗"于未"发汗"厚朴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β-桉叶醇含量测定。结果:"发汗"样品相比于未"发汗"样品,HPLC图谱中有6个峰单位质量峰面积差异极显著;GC-MS图谱中有10个特征峰相对峰面积具显著差异。结论:"发汗"与未"发汗"厚朴酚类成分和挥发油类成分在含量上存在差异,其中"发汗"厚朴较未"发汗"者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升高,magnoloside A和β-桉叶醇含量降低。magnoloside 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厚朴鲜树皮直接“发汗”的前中后3个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方法 将厚朴鲜皮直接堆放“发汗”后,分别取“发汗”第0、3、6 d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运用美吉生信云分析平台(https://cloud.majorbio.com)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结果 “发汗”前中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6个真菌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发汗”整个过程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分类的真菌门Unclassified_k_Fungi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发汗”中丰度明显升高。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仅在“发汗”中出现,且丰度极小。共检测到10个门水平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整过“发汗”过程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且在中后期丰度进一步提高。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及Saccharibacteria门在“发汗”中后期消失,且整过“发汗”过程中无新增优势菌门出现。结论 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整个...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发汗”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汗”是一种独特的产地初加工技术,传统认为,“发汗”有利于药材干燥,易于药材贮藏,能提升药材的质量。通过查阅古代书籍和现代文献对“发汗”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归纳了“发汗”方法,分析总结了“发汗”对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效活性、毒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汗”这一产地加工的方法是近代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有直接堆积法和加热法两种,“发汗”过程易对药材中的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皂苷/苷类成分及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上,“发汗”药材在颜色上的改变也多是源于这些成分含量上的变化;“发汗”对药材药效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还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发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义蕾  王潇  刘芳  章津铭  胡慧玲  傅超美 《中草药》2019,50(8):1857-186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厚朴"发汗"前后的差异成分-靶点网络,并探究厚朴"发汗"前后药理作用差异的分子机制,进而揭示其发汗的科学内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筛选厚朴"发汗"前后的差异成分。利用SwissTarget Prediction预测差异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筛选出最高置信度(得分0.900)的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最后利用RProject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共筛选出9种差异成分(阿西米诺宾、β-桉叶醇、和厚朴酚、厚朴三酚B、木兰花碱、厚朴酚、紫丁香苷、瑞枯灵和magnoloside A)并预测得到137个靶点(除重后共86个)。通过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GO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550个GO注释和30条KEGG通路。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发汗"后厚朴药理作用的改变是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其中,厚朴主要是通过5-羟色胺能突触、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钙信号通路发挥镇痛和抗胃溃疡作用。厚朴酚、和厚朴酚及β-桉叶醇等化学成分含量的改变是厚朴"发汗"前后疗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为探索厚朴“发汗”过程中酶促反应对药材颜色的影响,通过Q Exactive测定厚朴“发汗”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谢产物,对厚朴“发汗”过程中药材颜色指标进行量化,并通过ELISA法测定“发汗”不同时期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酪氨酸酶等酶活性,采用灰度关联法对药材颜色、化学成分和酶活性进行灰度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厚朴药材在不同方法“发汗”过程中代谢物质变化规律相近,其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初级代谢产物为氨基酸类、核苷酸类和糖类等化合物,次级代谢产物为酚类和苯丙素类等化合物,不同“发汗”方法共同上调化合物包括L-谷氨酸、乙酰精氨酸、次黄嘌呤、黄嘌呤等11种化合物,共同下调化合物包括L-精氨酸、L-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胞苷等6种化合物。厚朴“发汗”过程中明度值(L*)、红绿色值(a*)、黄蓝色值(b*)持续降低;“发汗”期间PPO与POD的活性变化与药材颜色参数值变化规律一致。主要差异化合物、粉末色度参数与酶活性的灰度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酚类等主要差异代谢物与色度参数L*、a...  相似文献   

9.
刘畅  王潇  刘芳  刘绍瑒  胡慧玲  傅超美  邓彬 《中草药》2021,52(3):677-684
目的基于厚朴"发汗"前后多指标质量差异关键属性优化厚朴"发汗"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发汗"厚朴中紫丁香苷、木兰花碱、厚朴苷A、和厚朴酚及厚朴酚含量,采用CRITIC-层次分析法(CRITIC-AHP)复合加权法计算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水煮时间、堆积天数、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发汗"厚朴质量的影响,优选厚朴"发汗"工艺。结果厚朴较佳发汗工艺为取厚朴药材,沸水水煮2min,堆积发汗1d,晾晒7 d后于45℃烘箱内干燥36 h。结论采用多指标含量测定、CRITIC-AHP复合加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厚朴"发汗"工艺,为厚朴产地加工"发汗"工艺考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厚朴的药材质量、加强厚朴药材市场的管理等提供依据,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厚朴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产地、品种、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及入药部位等。  相似文献   

11.
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的数值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色差仪及电子鼻对厚朴“发汗”所产生的性状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方法:以“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差仪和电子鼻测量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并最终建立判别模型.结果:在药材颜色方面,建立了基于L*,a*,b *色度空间的“发汗”与未“发汗”厚朴颜色特征参数模型,“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52.22 ~59.42),a*(5.36 ~7.68),b*(22.04 ~27.05);未“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38.42 ~47.31),a*(9.63 ~11.85),b*(18.48 ~25.53);在药材气味方面,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均可根据色差仪和电子鼻测得的厚朴颜色和气味特征参数以数值的形式表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厚朴“发汗”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和抗溃疡作用.方法:SD大鼠ip左旋精氨酸(L-Arg)5 d建立大鼠胃动力异常模型.胃动力异常大鼠连续5d分别ig厚朴提取物(厚朴量10 g·kg-1)、“发汗”厚朴提取物(“发汗”厚朴量10 g·kg-1),ip西沙必利(0.004 g·kg-1),测定胃残留率,观察厚朴“发汗”前后对胃动力异常大鼠胃动力的改善作用.昆明种小白鼠每只ig 0.35 mL 0.6 mol·L-1盐酸,建立盐酸性溃疡;每只ip吲哚美辛(10 g·kg-1)和ig0.15 mL 50%乙醇,建立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模型,连续3d分别ig厚朴提取物(厚朴量10 g·kg-1)、“发汗”厚朴提取物(“发汗”厚朴量10 g·kg-1),盐酸雷尼替丁0.04 g.kg-1;观察厚朴“发汗”前后对小白鼠的抗溃疡作用.结果:大鼠ip L-Arg造成大鼠胃动力减缓、血浆胃动素减少.厚朴、“发汗”厚朴提取液均能有效抑制L-Arg引起的大鼠胃残留率和胃动素的下降(P<0.05),“发汗”厚朴组与厚朴组、西沙必利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厚朴组、“发汗”厚朴组、西沙必利组的胃残留率分别为(70.2±14.1)%,(61.5±12.8)%,(71.3±12.4)%;胃动素分别为(84.8±11.6),(92.9±11.7),(85.4±12.1)nmol·L-.厚朴、“发汗”厚朴均能减小盐酸性溃疡指数、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P<0.01),“发汗”厚朴组盐酸性溃疡指数、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要小(P<0.01).厚朴组、“发汗”厚朴组、盐酸雷尼替丁组盐酸性溃疡指数分别为(36.8±10.4),(29.5±8.2),(17.5±10.1)mm;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分别为(45.4±11.7),(33.8±11.0),(20.3±4.9) mm.结论:厚朴“发汗”后改善大鼠胃动力障碍和抗溃疡作用更强.厚朴“发汗”炮制工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发汗”对续断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续断产地加工"发汗"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续断"发汗"前后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变化的比较进行研究。结果:续断"发汗"后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皂苷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发汗"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升高了。结论:本研究表明续断产地加工"发汗"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续断的产地加工坚持发汗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不同“发汗”方式处理的茯苓进行超高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述不同“发汗”方式对茯苓、茯苓皮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茯苓、茯苓皮的“发汗”方法。方法 对所采集的鲜茯苓进行不同“发汗”工艺处理,干燥后对其甲醇提取物进行UPLC分析,建立用以评价“发汗”方法优劣的指纹图谱体系。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10 nm。结果 研究了茯苓“发汗”工艺,发现模拟“发汗”4 d的茯苓整体质量较优,并建立了评价茯苓、茯苓皮优劣的UPLC指纹图谱,茯苓、茯苓皮分别确定了21、23个共有峰;不同“发汗”时间中,茯苓中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存在总体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茯苓皮中的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存在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茯苓皮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高于茯苓。结论 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同时用于茯苓、茯苓皮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较全面地反映新型模拟“发汗”与蒸制“发汗”工艺处理的茯苓、茯苓皮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茯苓酸、猪苓酸C的含量,证明模拟“发汗”茯苓品质优于蒸制“发汗”茯苓。  相似文献   

15.
厚朴干皮"发汗"(加工)前后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毒性的大小;方法采用小白鼠灌胃及腹腔注射LD50测定方法,观察厚朴未发汗品、发汗品水煎剂对小鼠的毒性;结果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60g/kg口服3天均安然无恙,腹腔注射LD50厚朴干皮未发汗品为24.21±4.5g/kg,发汗品为2.67±0.45g/kg;结论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口服毒性小,厚朴干皮未发汗品的毒性低于发汗品.厚朴干皮有无发汗(加工)的必要,值得商榷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6,(10)
目的通过GC-MS法分析"发汗"对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续断乙醚萃取物挥发油后,GC-MS法鉴定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续断在"发汗"前后均鉴定出28种成分,其中26种为共有成分。"发汗"前未检测出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和9-亚甲基-9H-芴,而"发汗"后未检测出顺-13-十八碳烯酸和十七烷醇。结论 "发汗"后续断中共有成分的含有量均有明显变化,变化范围为30.81%~99.3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发汗”是麻花艽产地加工中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明确麻花艽“发汗”加工的必要性,以及不同“发汗”药垛高度和不同“发汗”时长对青海产地麻花艽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麻花艽药材的“发汗”加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发汗”和不“发汗”麻花艽中5种有效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HPLC指纹图谱分析发现“发汗”与不“发汗”的麻花艽药材之间相似度≥0.998,二者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整体化学成分较相似;药垛高度为75 cm的“发汗”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不“发汗”药材和其他药垛高度“发汗”药材;“发汗”72 h干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发汗”时长处理药材。结论:麻花艽“发汗”产地加工方法具有科学性,堆置“发汗”的药垛高度对麻花艽有效成分含量有影响,建议麻花艽“发汗”加工时药垛高度以75 cm为宜,青海产地麻花艽最佳“发汗”时长为72 h。  相似文献   

18.
厚朴干皮"发汗"(加工)前后抗菌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抗菌、镇痛作用的强弱;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热板法观察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厚朴干皮的未发汗品、发汗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未发汗品组、发汗品组均能提高小鼠痛阀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明显镇痛作用(P<0.01<0.001).结论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均有一定的抗菌、镇痛作用,且厚朴干皮未发汗品作用强于发汗品.建议<药典>对厚朴干皮省去"发汗"环节,而与其枝皮、根皮一同直接阴干入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黔产玄参的最佳“发汗”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制备待测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哈巴苷、哈巴俄苷、肉桂酸含量,综合评分法优选最佳“发汗”方法。结果:6种发汗方法玄参样品中哈巴苷含量在0.98%~1.21%之间,哈巴俄苷含量在0.93%~1.73%之间,肉桂酸含量在0.73%~0.97%之间,三种成分综合评分均以烘至半干后“发汗”制品较晒至半干后“发汗”制品高。综合评分最高的发汗制品为“蒸后发汗”烘干品,具体“发汗”方法为将洗净后的新鲜玄参于笼屉内隔水蒸30 min (按“圆气”后计)后,60℃烘至半干,于阴凉通风处堆放3 d,60℃烘30 min后再堆放,反复发汗3次。结论:建议黔产玄参“发汗”过程中干燥时采用烘干法,发汗样品的处理采用“蒸后发汗”法。  相似文献   

20.
厚朴提取与浓缩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 etWils 或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 etWils var bilobaEehd etwils 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具有燥湿、行气、除满的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湿滞伤中、脘脾吐泻、食积气滞、痰水喘咳等证。其主要抗炎、抗溃疡、止咳平喘有效成分为苯丙素酚类化合物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由于该类化合物极性较小 ,虽然用乙醇回流提取或渗漉提取可将其大部分提取出来 ,收率可达到80 %以上 ,但浓缩过程中 ,随着含醇量的降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