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分布及分子分型特征。 方法:对2012年4~10月宁波地区VP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用PCR检测毒力基因tlh、tdh和trh;对所有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 结果:962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71份VP阳性,分离率为7.38%;71株菌分属17种血清型,O3:K6是最主要的血清型,共44株(61.97%),其次是O4:K8(5株);毒力基因检测发现71株tlh均呈阳性(100%),70株tdh阳性98.59%,仅3株trh阳性。MLST分析发现13种序列型(STs),主要为ST3型45株,占63.38%。 结论:宁波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VP分离株以O3:K6血清型为主,ST3型为优势序列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地区夏秋季副溶血弧菌的肠道感染情况,2004、2005年笔者针对本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对在粪便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了系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镇江地区2018年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8年食品风险监测中要求的食品和疾病病例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食品、疾病患者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0.00%(21/35)和1.48%(9/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82,P<0.01)。30株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均阳性,食品来源菌株(食品株)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疾病来源菌株(疾病株)tdh基因和trh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11.11%。食品株和疾病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食品株分别为100.00%、66.67%和66.67%,疾病株分别为100.00%、88.89%和88.89%;疾病株和食品株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77.78%和52.38%,多重耐药谱均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为主。结论:镇江地区食品和疾病样本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疾病株的毒力基因、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高于食品株,多重耐药谱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4.
胡薇薇  朱水荣  许珂  寿钧 《疾病监测》2009,24(8):638-640
目的分离3起食物中毒患者粪便及食物加工工具样本中的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表型和毒力基因鉴定。方法可疑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按照国标GB/T 4789-2003和GB/T 4789.7-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用PCR方法对检出的副溶血弧菌(IVibrioparahaemolyticus,/IVp)进行Vp种属特异基因(320 bp)和毒力基因Itdh/I( 耐热溶血素434 bp)、Itrh/I( 耐热相关溶血素250 bp) 检测;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方法对分离株Itlh/I( 不耐热溶血素229 bp)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从3起食物中毒的患者、厨师粪便和食品加工环节共27件样品中检出7株Vp,其中加工环节熟食冷菜间刀具涂抹物中检出1株,患者粪便中检出6株。3起食物中毒7株菌血清型分属为O10∶K66、O2∶K3、O1∶K33, 每起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生物学性状、血清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均一致。7株Vp均产生神奈川现象(KP)、出现相同Vp种属特异基因条带、均检出Itlh/I毒力基因,但Itdh/I、Itrh/I基因则检测为阴性。结论3起食物中毒均为Itlh/I+/Itdh/I-/Itrh/I-不同血清型Vp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副溶血弧菌所致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菌株血清分型、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病例临床信息统计,菌株血清分型与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发病高峰在8-9月,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与外出聚餐、食用海鲜产品及食用生和半生食品有关。血清型中以O3:K6为主,占80%;O1:K1占15.24%;O4:K1仅占4.76%。副溶血弧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只对氨苄西林有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副溶血弧菌感染症状典型、有季节性、人群分布差异性,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同地区流行的副溶血弧菌的菌株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持续地进行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食源性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VP)季节分布及感染患者年龄特征、毒力基因、血清学分型.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分离的12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常规培养、血清分型及PCR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副溶血弧菌感染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高发,尤以6~10月份为高峰期.感染患者中21~30岁占37.6%,31~40岁占24.8%.分离得到17个血清型,其中O3:K6占59.2%.经单重PCR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显示:tdh+/trh-分离株所占比例为88.0%,tdh-/trh-分离株为6.40%,检测到2株携带(tdh+/trh+)基因.结论 湖州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发生呈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且感染的患者以青壮年居多,优势血清型为O3:K6;多数菌株携带tdh+/trh-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7.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重要的嗜盐菌,广泛地分布于海洋和其他咸水环境中,并能以水和水生物等为媒介,引起人类胃肠炎或食物中毒。近年来,传统细菌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呈下降趋势,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胃肠感染却逐年上升目。为进一步调查本地区副溶血弧菌的感染状况.本文对我院肠道门诊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重要的嗜盐菌,广泛地分布于海洋和其他咸水环境中,并能以水和水生物等为媒介,引起人类胃肠炎或食物中毒[1]。近年来,传统细菌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呈下降趋势,而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肠道门诊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分离自2014~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的副溶血弧菌,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其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荧光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的携带情况。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副溶血弧菌122株,阳性检出率为4.5%。毒力基因检测显示,44.3%菌株tdh单一阳性,4.9%菌株trh单一阳性,11.5%菌株tdh和trh均阳性,39.3%菌株未检出tdh和trh。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和磺胺异口恶唑的耐药率高,分别为70.5%、59.8%和60.7%,对头孢吡肟、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度下降,头孢吡肟从83.3%下降到55.2%,卡那霉素从44.4%下降到12.0%,环丙沙星从66.7%下降到29.9%,对萘啶酸、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均敏感。34.4%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以对链霉素、磺胺异口恶唑、氨苄西林耐药最为常见。结论肠道门诊分离的副溶血弧菌tdh+trh+和tdh-trh-的菌株比率增加,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应加强副溶血弧菌的病原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等,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WS 271-2007进行副溶血弧菌的检测和分离,并应用微量肉汤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并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2016-2020年采集腹泻患者肛拭子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携带、消长情况,建立分子溯源方法,发现流行优势型,分析疾病诱发因素,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方法 腹泻患者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采用筛检法;采用API生化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用血清凝集试验对菌株进行血清分群;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细菌毒力基因。 结果 从6216份腹泻患者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901株,占检出致病菌的63.45%。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性状典型,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但对其他大多数抗生素敏感。4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6个血清群,O∶3血清群占72.71%,为流行优势群。根据PFGE图谱带型变化可分为19个不同的型别,其中食物中毒来源的菌株PFGE带型集中。tdh毒力基因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396株,阳性率为70.71%;trh毒力基因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79株,阳性率为14.11%;tdh、trh毒力基因均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18株,阳性率为3.21%;tdh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有365株神奈川试验阳性,占73.14%。 结论 宁波地区腹泻患者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比例较高,O3血清群为优势血清群。PFGE分型方法准确性、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读,分型效果更为明显,食物中毒来源的菌株带型集中,可用于确定菌株间的聚集性关系,提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明确食物中毒是否为同一起暴发事件。患者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大多数为带毒株,具有致病能力,与海产品和环境株不同,可用-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浙江湖州地区2017—2020年食源性腹泻患者分离的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血清分型及药敏特征,为当地副溶血弧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湖州市5家医院食源性腹泻就诊患者粪便中分离的181株副溶血弧菌,采用副溶血弧菌O、K血清试剂对18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型,PCR法检测其毒力基因(tdh、trh、tlh和T3SS1、T3SS2)和遗传标志基因(toxRS/new、orf8),K-B法检测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浙江湖州地区副溶血弧菌在7、8月份检出最高[56.34%(102/181)],感染人群以青壮年(>20岁且≤40岁)为主[15.86%(83/181)]。181株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型为O3:K6型,占53.6%(97/181)。181株副溶血弧菌均携带tlh,164株携带tdh,179株携带T3SS1,167株携带T3SS2α基因,1株携带trh基因,未检出携带T3SS2β基因;130株为大流行菌株,51株为非大流行菌株。181株对氨苄西林(AMP)、哌拉西林(PRL)、阿米卡星(AK)、庆大霉林(CN)、头孢呋辛(CXM)耐药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宿州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肠道感染情况。方法对两年中分离到的30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溶血素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中共检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3165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02株,检出率为9.5%。其中脲酶阳性48株,占副溶血性弧菌的15.9%。以7~9月副溶血性弧菌榆出最多(252株),占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数的83.4%。对302株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检测结果表明,耐热溶血素(TDH)阳性213株,占70.5%;不耐热溶血素(TRH)阳性43株,占14.2%。副溶血性弧菌对痢特灵(FR)的耐药率为66.3%,其次是氨苄西林(AMP),为61%。结论脲酶阴性与阳性副溶血性弧菌均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本院于2002年8月24日~26日收治了食源性患者83例,确诊均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引起的急性胃肠炎[1],形成小范围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本文对患者大便或呕吐物的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VP)血清型及分子分型特征,为VP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10~2014年收集到的62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PCR检测溶血素相关毒力基因(tdh和trh);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2株菌株分属7种不同的血清型,O3∶K6型居首,共46株,占74.19%,其次是O4∶K68(6株)。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发现tdh阳性株占95.16%(59株),而trh阳性者仅3株。分子分型确定7种STs,其中ST3型占85.50%(53株),其他ST型散在分布。结论 O3∶K6血清型VP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分离株,大多携带tdh毒力基因,ST3型是优势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6.
83例食物中毒患者的副溶血弧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于2002年8月24日~26日收治了食源性患者83例,确诊均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baemolyticus)引起的急性胃肠,形成小范围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本文对患者大便或呕吐物的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副溶血弧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谱,敏感株的敏感性变化趋势并进行耐药预测。方法 收集2014-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腹泻病监测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用K-B法测定其对头孢噻肟(CTX)、头孢呋辛(CXM)、头孢西丁(FOX)、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左氧氟沙星(LEV)、四环素(TE)、庆大霉素(CN)、萘啶酸(NA)、氯霉素(C)、复方新诺明(SXT)的敏感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份的抑菌圈直径差异,并分析其耐药趋势。结果 副溶血弧菌对CTX、CXM、FOX的耐药率分别为1.89%、19.40%和1.60%,中度耐药率分别为8.94%、39.24%和11.55%,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94.00%。CTX、NA的敏感株抑菌圈直径有明显逐年减小趋势。预测副溶血弧菌可能分别在2021、2023年对CTX、NA中度耐药;2024、2027年耐药。结论 副溶血弧菌敏感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逐年降低趋势,预计未来可能3~10年内敏感株逐渐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TDH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DH基因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GEM-T上,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后,再将PCR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QE100构建表达TDH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人大肠杆菌DH5a内并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后,再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菌株内,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破菌,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电泳发现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株有表达蛋白,其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结论TDH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表达,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与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 ,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TDH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TDH基因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 pGEM T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后 ,再将PCR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 pQE10 0构建表达TDH的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并提取质粒 ,经双酶切鉴定后 ,再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 1菌株内 ,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 ,破菌 ,进行SDS PAGE电泳。结果 电泳发现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株有表达蛋白 ,其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2 4 0 0 0。结论 TDH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表达 ,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与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29日至30日我院门诊及病房共收治婚宴聚餐后食物中毒100余例患者.其中内科住院治疗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0~54岁,平均33.9岁.发病时间2.5~13 h,平均8~9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