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高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法合成三维石墨烯@金纳米粒子(3D-G@Au)复合材料,用其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壳聚糖、戊二醛与抗CYFRA21-1抗体交联,构建用于检测CYFRA21-1的3D-G@Au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构建成功的3D-G@Au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及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循环伏安图显示裸玻碳电极、3D-G修饰玻碳电极和3D-G@Au修饰玻碳电极的氧化还原峰逐渐升高,提示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成功。传感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最佳温育时间为60 min,最佳孵育温度为35℃。采用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CYFRA21-1,线性范围为0.1~300.0 ng/mL,检测限为0.1 ng/mL(信噪比=3),10 mmol/L维生素C、10mmol/L多巴胺和10mmol/L尿酸对检测无干扰,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8%、3.11%],与化学发光法比较,RSD为1.96%~4.78%。制备好的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在4℃条件下稳定30 d。结论构建的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血清CYFRA21-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人心肌钙蛋白T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ometric bead assay,CBA)检测人肌钙蛋白T(cTnT)方法。方法用鼠抗人的cTnT的单克隆抗体包被在已激活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上,然后再用包被好的微球与检测标本进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并加入羊抗人cTnT的多克隆抗体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驴抗羊的IgG,室温避光免疫反应一定时间后洗涤一次,上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的荧光强度,以此测定标本中cTnT含量。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在100μl反应体系中,微球含量大约为1.25×106,选择10μg的鼠抗人cTnT单克隆抗体为最佳加入量,加入标本和抗体后,选择避光反应时间为120 min,洗涤选择一次,选择8μg/ml羊抗人cTnT多克隆抗体和20μg/ml FITC标记驴抗羊IgG为最佳工作浓度;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6.0 pg/mL,线性范围是16-5 000 pg/mL,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为5.2-11.3%,回收率是94.7-111.5%,高浓度的胆红素、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无明显干扰,与Roche Elecsys的电化学发光法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自建CBA检测cTnT技术性能较好,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一种电化学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低浓度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该法是基于Tandem-EPSA分析法改进的。原理为:PSA首先与抗PSA抗体-酶结合物结合,然后加入抗PSA抗体包被的小珠,洗去未与PSA结合的酶标抗体。加入底物后,标记酶将无电化学活性的底物转化成具电化学活性的产物,此产物经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系统检测。在此应用ALP(EC3.1.3.1)作标记酶,将对-氨基苯磷酸盐转化为对氨基酚,在流动-注射系统中测定对-氨基酸的浓度。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系统,包括2个工作电极(以并行方式)、一个参考电极和一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和准确的多通道电化学传感器分析方法(ECISA),用于人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检测,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基于抗体真空组装技术,将抗PSA抗体在16通道碳印刷电极阵列表面进行自组装,结合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原理和多通道电化学传感技术对185份人血清中的tPSA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多通道电化学传感技术检测tP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5~50 ng/mL;tPS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pg/mL;定量限为61 pg/mL;检测tPSA批内变异系数(CV)为8.00%~8.50%;与ECLIA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41,P0.01)。结论 ECISA技术检测tPS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与ECLIA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满足临床对tPSA检测的要求,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并具备用于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1种ABO血型抗原检测胶体金试剂条。方法对试剂条在研制过程中牵涉到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包括:标记抗体用量与包被NC膜抗体浓度筛选,加样量及反应时间确定等,并对500例常规全血标本进行检测,评估试剂条的临床准确性。结果确定标记抗体浓度为24μg/m L、抗-A包被浓度为1.2 mg/m L、抗-B包被浓度为1.0 mg/m L,加样量为10-20μL、反应时间5-15 min,临床准确率100%。结论试条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准确性高,无需仪器辅助等特点,检测样本不局限于人类新鲜全血,还可以是凝块血、血渍,将来甚至可以检测唾液、尿液的ABO血型,适合流动采血点、法医学现场检验和医院检验科室的血型初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amllei,其抗原简写为BP)多抗血清,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破碎、甲醛灭活、热灭活3种方式处理细菌抗原接种新西兰兔和BALB/C小鼠,检测不同抗原免疫动物抗血清的ELISA效价及凝集试验效价.结果 (1)ELISA方案最佳条件:二抗稀释度为1/8 000,抗原包被浓度为4 μg/mL或8 μg/mL;凝集反应最佳条件:细菌浓度为6×109 CFU/mL、凝集温度为37 ℃、观察时刻为4 h.(2)超声破碎抗原(U-BP)免疫新西兰兔和小鼠的抗血清ELISA效价高达1/64 000,最高血清凝集效价分别为1/32和1/64,甲醛灭活抗原(F-BP)抗血清ELISA效价高达1/16 000,凝集效价为1/128和1/64;热灭活抗原(H-BP)抗血清ELISA效价达1/8 000,凝集效价为1/16和1/64.(3)F-BP和H-B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U-BP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较弱(P<0.05).结论 建立了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多克隆抗体的检测方法,制备了高效价的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多抗血清;甲醛灭活和热灭活细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下一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研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一种无标记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传感器。方法采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定向固定单克隆抗体于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以捕获CD4~+T淋巴细胞,并用循环伏安法(CV)扫描对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的修饰情况进行表征,最后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对免疫传感器捕获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阻抗检测,通过等效电路拟合获得的阻抗值变化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该免疫传感器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线性范围是(5.0×103-5.0×106)/mL,检测下限为5.0×102/mL。结论该免疫传感器的结果准确可靠,检测过程简便,价格低廉,有望用于实时检测系统,为实现快速、准确、价廉的CD4~+T淋巴细胞分类计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2株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抗β-HCG抗体,其中一株抗体用来包被发光微粒,另一株抗体标记生物素,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血清中的β-HCG浓度,并与Beckman-Coulter公司试剂(化学发光法)进行比较。结果发光微粒浓度为100μg/mL、生物素标记抗体浓度为7μg/mL时,检测范围为0~1 000 mIU/mL,灵敏度为0.16 mIU/mL,平均回收率为100.3%,批内变异系数(CV)为0.80%~3.99%,批间CV为2.25%,与TSH、FSH和LH的交叉反应率低,稳定性较好,与化学发光法的符合率好(r=0.99)。结论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β-HCG具有较高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性,与化学发光法的符合率较好,适用于临床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人血清中的淀粉样蛋白质(SAP)。材料和方法:血清样本(健康男性100例、女性50例)、鼠抗人SAP 血清、纯化SAP 抗体。酶免疫方法:用SAP 抗体包被ELISA 反应板同时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包被液和洗液用pH7.4的磷酸缓冲液;用此液稀释样本、标准及标记抗体时需每升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10g。向96孔微量反应板孔中加入100μl 磷酸缓冲液及20∶ng/L 的SAP 抗体,25℃温育16~18小时后甩干,用洗液洗四次。加入100μl 的稀释抗原,37℃温育2小时,冲洗。然后加入100μl 的标记抗体37℃温育2小时,冲洗反应板孔,最后加入100μl 的次酚  相似文献   

10.
BSA系统ELISA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作为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析及疗效监测等[1]。国外大多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灵敏度高,但需要特殊设备。我们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系统建立了检测PSA的方法,特予介绍。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PSA及兔抗PSA血清见文献[2];活化生物素及链霉亲和素(SA),章谷生教授惠赠。2.方法(1)活化生物素标记兔抗PSA及最佳条件选择 活化生物素用二甲基酰胺法标记兔抗PSA。经多次棋盘滴定确定,每mg抗体标记150μg活化生物素最好,抗体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Bio-Ab最适工作滴度为1∶300。(2)SA…  相似文献   

11.
背景:哺乳动物产生的抗体和鸡产生的卵黄抗体在物理、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卵黄抗体能耐酸耐热,可口服用来防治动物和人类的肠内感染疾病,且对发展常规的诊断免疫实验有益。传统的ELISA法检测卵黄抗体比斑点免疫结合法费时。目的:应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的稳定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输血科。材料:实验于2006-01/06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完成。选取30周龄的白色莱杭母鸡2只,以HLA-A*0201α链作为抗原,纯化抗原的总蛋白浓度0.04g/L,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自行制备);硝酸纤维素膜(进口分装);脱脂奶粉(安怡产品,批号20051220);DAB(博士德公司);辛酸(上海星火化工厂生产);硫酸铵(汕头市光华化学厂生产)。方法:①抗原HLA-A*0201α链以总蛋白浓度0.04g/L纯化后,进行鸡卵黄抗体的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卵黄抗体的纯化结果。②1μL抗原被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中心,于37℃孵箱中烤干,浸于1mL的PBST中,37℃孵箱90r/min封闭振荡15min,重新更换1mL的PBST,加入一抗卵黄抗体,终浓度为10mg/L。在37℃孵箱振荡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加入二抗标记HRP的鼠抗鸡卵黄抗体,孵育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通过用DAB试剂孵育来显色。阳性反应产生一个深棕色的斑点,表明卵黄抗体具有较好的活性;斑点变浅表明失去部分活性;斑点消失表明失去全部活性。根据斑点的灰度值变化对照标准样品,可计算卵黄抗体剩余的百分活性。③卵黄抗体用磷酸盐缓冲液调整为1,0.1,0.01g/L3种蛋白浓度,室温下放置4个月,每个月分别从各种浓度的样品中取10μg,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④卵黄抗体分别置于7个EP管,100μL/管,编号1~7。1~3号管用1mol/L的HCL分别调整pH值为5,3,2;4~6号管用1mol/L的NaOH分别调整pH值为9,11,12;7号管的pH值为7(中性),不加酸或碱。1~7号管均放在37℃孵箱中3h,每隔1h各管分别取10μg样品,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⑤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10μL/管,编号1~6。按顺序编号各管分别于30,40,50,60,70,80℃水浴15min,然后4℃冰箱冷却,每管取样10μg,以未经过加热处理的样品作为标准对照,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热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卵黄抗体SDS-PAGE电泳检测。②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检测。③卵黄抗体不同pH值稳定性检测结果。④卵黄抗体热稳定性检测。结果:①纯化的卵黄抗体经SDS-PAGE电泳后有两条主带,重链相对分子质量约66000,轻链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②1,0.1,0.01g/L的卵黄抗体,室温下放置4个月后仍然保留部分活性。③pH5~9时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仍有部分活性;在pH低于5或高于9的条件下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失去全部活性。④纯化的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中,1~4号管的卵黄抗体仍有活性,第5管和第6管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较高温度下蛋白变性引起的。结论:卵黄抗体稳定性较好,斑点免疫结合法能够快速简单的证明和描述卵黄抗体的功能活性,且只需要微量抗原和抗体,斑点特异,能同时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突变基因的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采用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Pt-LSSUs@PAA)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界面,以六氨合钌(RuHex)为信号指示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传感器杂交前后与DNA骨架中带负电的磷酸基团结合的RuHex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差异。用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定量检测MRAB OXA-23突变基因。结果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Pt-LSSUs@PAA的修饰能显著增大电极的有效面积,加快电极表面的电子传导速率,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测定OXA-2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 fmol/L~10 nmol/L,检测限为3.3 fmol/L(信噪比为3),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可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MRAB OXA-23基因。  相似文献   

13.
测定血小板因子4(PF_4)有多种方法,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一种敏感性强、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方法,即双抗体夹心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过程如下:(1)包被:聚苯乙烯微板的每个孔加150μl缓冲液稀释的抗人PF_4抗体,置37℃孵育20小时,用PBST(磷酸盐缓冲盐水-吐温20溶液)洗4次。(2)抗原孵育:加200μl/孔含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37℃1小时,板用PBST洗1次,再加入50μl/孔含已知量抗原的抗原标准液及血浆标本,37℃1小时,板用PBST洗3次。(3)标记抗体孵育:加100μl/孔用PBST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ELISA方法用于定量分析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TPOAb)。 方法:用生物素化牛血清清蛋白(BSA)和链霉亲合素包被微孔板,同时加入生物素化TPO抗原和待检血清,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建立间接包被模式酶联免疫法测定抗TPO抗体。经方阵滴定确定生物素化抗原和酶标抗体的最适浓度,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评价。 结果:本法抗原包被量为0.083 μg/mL,检测灵敏度为0.165 IU/mL;高、低浓度混合血清批间变异系数(CV)为9.2%、9.0%,批内CV为4.6%、5.6%;回收率为96.0%~104.0%;包被板37 ℃放置5 d保持稳定;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交叉反应率为0.22%。经检测120例健康人,将参考值定为<65.7 IU/mL。与Abbott公司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85(P<0.01)。 结论:间接包被模式适合TPOAb测定,包被抗原用量少,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5.
免疫复合物中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免疫复合物(IC)中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的ELISA法。方法以Cu2+-ox-LDL包被固相板,70 g/L聚乙二醇(PEG)沉淀免疫复合物(ox-LDL-IC),测定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的ox-LDL-Ab,与检测ox-LDL-Ab的某试剂盒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7.5 mg/L;血清最佳加样量为200μl;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6 000;灵敏度18.5 mU/ml;批内变异系数3.6%、批间变异系数8.2%。平均回收率97.1%。对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测定结果与某试剂盒测定的ox-LDL-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本法测定IC中ox-LDL-Ab水平UAP组比SAP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测定IC中的ox-LDL-Ab有利于区分UAP组和SAP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Mp)抗原量子点免疫层析的检测方法,初步评价其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偶联剂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用下,使鼠抗人Mp单克隆抗体(针对P1蛋白)与羧基量子点(CdSe/ZnS)偶联,制备量子点标记抗体包被在玻璃纤维膜上,以另一株Mp单抗(针对P1蛋白)作为捕获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建立双抗体夹心量子点免疫层析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该方法检测130份临床咽拭子标本,并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比较。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条件优化,确定偶联剂EDC用量为0.4mg/mL,sulfo-NHS用量为0.58mg/mL,标记抗体浓度1∶100稀释,捕获抗体浓度为0.75mg/mL,反应时间为10min。量子点免疫层析法检测临床标本,阴性符合率为96.4%,阳性符合率为90.0%。结论量子点(CdSe/ZnS)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Mp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具有较好的符合性,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Mp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酶标固相免疫试验(ELISA)法检测包虫病患者的特异性抗体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当抗原包被浓度为4μg/ml 时其灵敏度较高,25例包虫病患者血清作1∶200稀释时阳性率为100%,82例正常人血清作1∶100稀释时,没有假阳性,而10例猪囊病患者血清对本试验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脑心肌炎病毒(EMCV)免疫球蛋白M(IgM)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用于感染EMCV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用抗人IgM(μ链)单抗进行包被,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EMCV为酶标抗原,初步建立EMCV IgM捕获ELISA;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及特异性、精密性、稳定性等验证。结果建立的EMCV IgM捕获ELISA检测方法抗体包被浓度为1μg/mL,EMCV-HRP工作浓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400和45min,封闭液为10%马血清时该法检测效果可达最佳,3批试剂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且特异性、精密性及稳定性较好。结论建立的EMCV IgM捕获ELISA法特异、精密且稳定,可用于人感染EMCV的早期检查,为EMCV的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国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仪建立TrFIA法检测IgG类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IgG抗体)。方法以人工合成的环瓜氨酸肽作为抗原包被微孔板,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络合铕(Eu3+-DTTA)标记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建立TrFIA法,分析CCP抗原包被浓度和Eu3+标记抗体最适用量,测定Eu3+标记抗体的标记率,用国产TrFIA仪进行检测,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本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特异性,计算回收率。对比分析建立的TrFIA法和欧蒙公司的ELISA法结果的一致率。结果本法CCP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5μg/mL,最适Eu3+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 000;平均每个鼠抗人IgG分子上连接10.27个Eu3+;标准曲线为Y=1.162X+2.819,相关系数(r2)=0.998;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8%~5.6%和5.9%~7.6%;平均回收率为97.4%(96.5%~98.6%);用本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CCP抗体无交叉反应;与ELISA比对试验结果,两法一致率为96.8%(90/93),Kappa值=0.95。结论建立的TrFI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为抗CCP抗体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及顺式-8-二十碳烯酸(c20:1)在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0例为恶性积液组,肺结核30例为良性积液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胸腔积液中游离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及c20:1准确定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胸腔积液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蛋白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CA125、CA19-9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16:1、c18:1及c20:1对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响;ROC曲线分析c16:1、c18:1及c20:1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效能,并与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CYFRA21-1、AFP、CA15-3、CA125、CA19-9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积液组胸腔积液c16:1[(2.37±1.77)μmol/L]、c18:1[(63.34±23.56)μmol/L]、c20:1[(0.78±0.33)μmol/L]、CYFRA21-1[(263.77±200.01)μg/L)]、AFP[(2.24±0.88)μg/L)]、CA15-3[(115.75±87.34)u/mL]、CA125[(1 765.58±1 668.10)u/mL]和CA19-9[(296.93±436.44)u/mL]水平均高于良性积液组[c16:1(0.94±0.57)μmol/L、c18:1(27.03±12.90)μmol/L、c20:1(0.50±0.37)μmol/L、CYFRA21-1(58.40±48.66)μg/L、AFP(1.56±0.77)μg/L、CA15-3(12.81±6.91)u/mL、CA125(661.32±481.99)u/mL、CA19-9(3.46±3.12)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16:1(OR=4.89,95%CI:1.867~12.807,P=0.001)、c18:1(OR=1.15,95%CI:1.072~1.238,P0.001)、c20:1(OR=18.03,95%CI:2.063~157.528,P=0.009)是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16:1以0.87μmol/L为最佳截断值,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AUC为0.818(95%CI:0.714~0.923,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3%、53.3%;c18:1以45.30μmol/L为最佳截断值,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AUC为0.936(95%CI:0.879~0.993,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90.0%;c20:1以0.40μmol/L为最佳截断值,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AUC为0.816(95%CI:0.705~0.927,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56.7%;c18:1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AUC均高于c16:1、c20:1及CYFRA21-1、AFP、CA15-3、CA125、CA19-9(P0.05)。结论 c16:1、c18:1及c20:1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均明显升高,其中c18:1对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