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东营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各型在宫颈癌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1)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 Ⅰ级20例、CIN Ⅱ级16例和CIN Ⅲ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1)HPV在宫颈炎、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 Ⅱ/Ⅲ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 Ⅰ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 Ⅰ组及CIN 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 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1)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HPV 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16检出率升高,提示HPV 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P16和Ki67对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在该医院收集患者共212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宫颈癌,根据疾病类型共分为5组。对HPV、P16和Ki67检测对判断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疾病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及相关性评价。结果 HP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CINⅠ组和宫颈炎组,除宫颈癌组与CINⅢ组间比较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阳性率及过表达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CINⅠ组和宫颈炎组,除宫颈癌组与CINⅢ组间比较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率及过表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CINⅠ组和宫颈炎组,除宫颈癌组与CINⅢ组间比较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两者的表达情况与HPV感染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HPV、P16和Ki67三者与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联系,可根据以上3种检测的情况预测宫颈疾病的进展和恶化,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Ⅰ组(P<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89例HR-HPV或TCT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术。以病理活检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金标准,分析HR-HPV、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1289例HR-HPV或TCT阳性患者,宫颈活检显示正常/宫颈炎10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53例、CINⅡ级55例、CINⅢ级63例、宫颈癌13例。2HR-HPV阳性患者共244例,其中HPV单一感染219例、HPV多重感染25例,单一感染以HPV16型最为常见、HPV18型次之,多重感染以HPV16/18型最为常见。宫颈活检显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41例、CINⅡ级52例、CINⅢ级59例、宫颈癌12例。3TCT阳性患者共251例,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5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4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2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宫颈活检显示正常/宫颈炎101例、CINⅠ级51例、CINⅡ级45例、CINⅢ级49例、宫颈癌5例。4HR-HPV对CINⅠ级检出率显著低于TCT,对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R-HPV与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各有所长,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行宫颈癌筛查的10 482例,均行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观察HPV基因型与年龄、TCT结果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与21岁组比较,21~29岁组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L-HPV)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1~29岁组比较,30~65岁组、65岁组HR-HPV阳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0~65岁组比较,65岁组HR-HPV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CT结果 HR-HPV及L-HPV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为正常(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CINⅡ~Ⅲ级、CINⅢ级及宫颈浸润癌的HR-HPV及L-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81-2382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HPV的分型结果。方法选取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为CIN的患者117例,根据其CIN分级分为Ⅰ组(Ⅰ级)42例、Ⅱ组(Ⅱ级)38例、Ⅲ组(Ⅲ级)37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三组患者病理组织切片的HPV。结果三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V阳性率与CIN级别呈正相关。三组患者主要表现为HPV单一高危亚型感染,其中以HPV16、58感染率最高。结论各级CIN组织中HPV阳性率均较高,且HPV阳性率随着CIN级别上升而增加,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l6、58。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分别为88例,86例和46例,分别作为宫颈炎组、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33例).上述患者经过严格操作取样后检测HPV.结果 本文所选的220例患者中,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检测阳性率为10.2%;8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4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48.8%;46例宫颈癌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3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69.5%.宫颈癌组患者的HPV检测显示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的HPV检测显示阳性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进行HPV检测有助于在上述人群中开展防治工作,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CO)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I级20例、CINⅡ级16例和CINHI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在宫颈炎、CINI级、CINⅡ级、CINIII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II/III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I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I级、CINII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I组及CIN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强Pv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栓出率升高。提示HPV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CINⅡ、CINⅢ共116例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PV16、18型的存在。结果 ①Bcl-2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组织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CINⅡ、CINⅢ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组织(均为P〈0.05)。②HPV阳性组中,CINⅡ、CINⅢ组织的Bcl-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5);CINⅡ、CINⅢ组织的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HPV感染呈正相关。结论 HPV感染可能通过诱导Bcl-2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组织增殖从而在宫颈癌发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宫颈癌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表达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基因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92例宫颈病变患者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宫颈炎37例、CINⅠ级组9例、CINⅡ级组12例、CINⅢ级组10例、宫颈癌组24例,将58名健康者设为健康组,比较各组人类白细胞抗原-I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宫颈病变不同程度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基因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基因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癌发病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首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Ⅲ级组及宫颈癌组宫颈上皮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递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CINⅠ级组、CINⅡ级~CINⅢ级组、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为慢性宫颈炎且HPV DNA呈阳性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行HPV E6/E7mRNA检测,并行组织病理学检验。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观察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HPV E6/E7mRNA检测结果显示,63例呈阴性,101例呈阳性,阳性率为61.59%,特异度为54.72%,灵敏度为91.38%,阴性预测值为92.06%,阳性预测值为52.48%。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CINⅡ患者及CINⅢ患者HPV E6/E7mRNA阳性率分别为47.17%、80.00%、93.75%、90.91%,慢性宫颈炎患者HPV E6/E7mRNA阳性率显著低于CINⅠ患者、CINⅡ患者及CIN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患者、CINⅡ患者及CINⅢ患者HPV E6/E7mRNA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度,能对慢性宫颈炎及CIN患者进行有效鉴别,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有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惠州地区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惠州地区不同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 0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等方法将其按宫颈病变的不同级别分为健康组、慢性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以及宫颈癌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凯普高危型HPV(HR-HPV)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8 000例女性共检出1 361例HPV感染者,HPV感染率17.01%,不同的年龄段感染率不同,HPV的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各年龄段之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的级别上升而逐渐增高,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病变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值得进行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细胞涂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Ki67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一种新的有效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在138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细胞涂片中的表达,同时取40例宫颈炎患者作对照,并与病理学及HPV分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Ki67在宫颈炎、CINⅠ、CINⅡ~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3/40)、60%(30/50)、87.5%(42/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在宫颈炎、CINⅠ、CINⅡ~Ⅲ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8/40)、66%(33/50)、91.7%(44/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表达与HPV感染在CINⅠ组、CINⅡ~Ⅲ组中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CINⅠ组、CINⅡ~Ⅲ组分别为0.63、0.66(P0.01)。结论 HPV的感染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进展有关。检测Ki-67可作为筛查宫颈病变、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宫颈癌人半翼(hWAPL)基因mRNA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试剂盒以及建立的FQ-PCR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共100例患者hWAPL基因mRNA和高危型HPV。结果宫颈癌组hWAPL基因mRNA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Ⅰ~Ⅲ组(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CINⅠ~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宫颈炎组和CINⅠ~Ⅲ组部分患者中查出高危型HPV,但无宫颈癌变。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检出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癌病变各组。结论高危型HPV检出率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但hWAPL基因mRNA表达与宫颈癌变更直接相关,更有特异性,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宫颈病变病人130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0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病人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的表达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宫颈癌组和CINⅢ组高危型HPV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组(x^2=7.414~29.501,P〈0.01);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均高于CIN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2045.871,P%0.05)。宫颈癌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高于CINⅢ组,CINⅢ组高于CINⅡ组,CINⅡ组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4.022~4.329,P〈0.05)。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病人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5)、25.00%(2/8)、37.50%(6/16)、72.22%(13/18)、100.00%(19/19)。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处理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状况的整体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宫颈炎组(1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68例)、CINⅡ~Ⅲ组(72例)及宫颈癌组(93例)。比较各组患者多重HPV感染情况,比较多重HPV感染患者HPV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构成比。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多重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Ⅰ组、CINⅡ~Ⅲ组高于宫颈癌组(P<0.05)。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高于CINⅠ组,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P<0.05)。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以高危型为主,且按照构成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HPV16、HPV18、HPV56及HPV58等。结论 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促进了CIN进展,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端粒酶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不同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2例、CINⅡ112例、CINⅢ41例,同时进行TCT、HPV-DNA、端粒酶的检测,并对3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单独检查CIN阳性率为64.6%,其中CINⅡ~Ⅲ诊断阳性率为77.8%;HPV-DNA诊断CINⅡ~Ⅲ的阳性率为96.7%,高于该组TCT的阳性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2项联合检测。结论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相互可以提高检出率,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0例年龄18~65岁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常规阴道镜检查与活检,并应用流式荧光杂交法筛查高危型HPV。结果 CIN及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为47.60%。高危型HPV亚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为HPV16、HPV18、HPV31、HPV33、HPV56、HPV58。CINⅠ、CINⅡ~Ⅲ级及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增高,阳性率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CIN及宫颈癌存在明显相关性,高危型HPV筛查可以为CIN、宫颈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针对以上亚型研发单价或多价HPV疫苗,对预防及降低宫颈癌及CIN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924例妇女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6组:宫颈鳞癌组28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78例;CINⅡ组61例;CINⅠ组153例;宫颈湿疣组40例;正常或炎症组305例。结果⑴503例检测到HPV感染,阳性率为54.4%。所有标本共检测到19种HPV基因型,未检测到HPV43、44型。不同病变组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与宫颈湿疣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Ⅲ组(P<0.05),CINⅢ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Ⅱ组与CINⅠ组(P<0.05),CINⅡ组与CINⅠ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或炎症组(P<0.05)。⑵不同病变组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CINⅢ组、CINⅡ组、CINⅠ组HPV多重感染率显著高于湿疣组与正常或炎症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HPV感染型别有着一定的关系,HPV多重感染可能是宫颈鳞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