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锦平  尹岭  朱克 《针刺研究》2003,28(2):151-156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针刺的镇痛作用及对功能性疾病的调节作用研究颇多 ,除应用传统电生理学方法外 ,还采用了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脑功能成像等先进的技术来探讨针刺对脑的经典神经递质、神经激素、神经元代谢等的影响 ,为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就针刺的中枢作用及方法学等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然而,反复多次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导致电针耐受,严重影响电针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电针耐受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针耐受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急性与慢性耐受;(2)电针与吗啡的交叉耐受;(3)抗阿片类物质,如胆囊收缩素、孤啡肽和血管紧张素Ⅱ等,参与电针耐受;(4)其他参与电针耐受的物质,包括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5)参与电针耐受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和Ca2+。目前,电针耐受的研究仍缺乏深入性,对其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兰蕾  吴凤  曾芳  梁繁荣 《中国针灸》2013,33(5):426-430
目的:通过剖析近年来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国外发表文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整体趋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acupuncture”和“fMRI”为检索词,检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Pubmed数据库,最终纳入3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研究多以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主要从针刺镇痛的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的中枢响应特征、针刺效应的时间特性3个角度切入研究.然而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活动显著不同于患者,针刺疗法也不同于现代疗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尽量规避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偏倚.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在抑郁症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5-HT递质、5-HT受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往抗抑郁药的选择主要集中于5-HT再摄取抑制剂和5-HT受体拮抗剂上,虽然临床上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但也有很大的不良反应。针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中枢5-HT系统,阐述了抑郁症与5-HT及其受体的关系,并对针刺调控抑郁行为的机制与中枢5-HT系统的相关性做出探讨,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与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埋线组开始治疗,周期21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的NE、5-HT和DA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针刺与埋线均可使脑内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埋线组在提高下丘脑的5-HT和DA以及海马的DA方面更具优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刺与埋线对抑郁模型大鼠均有效,其作用机制具有相似性,均可通过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The articl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and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PSD from January 2010 through to June 2020 were retriev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Wanfang Database, VIP China Science-Technology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e. In summary,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PSD is explain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cupuncture regulating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acupuncture regulating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acupuncture regulating cytokines. The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are also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and to determin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近年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抑郁症诊断及针刺治疗疗效等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针刺和成像方法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纳、总结,认为针刺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明确,能够明显改善焦虑、睡眠障碍和躯体化症状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从脑微观结构及内在功能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进行多角度评价,体现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刺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患者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情感性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心理并发症之一.脑血管意外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下降,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思想负担,导致患者焦虑不安、精神沮丧、情绪失控,甚至有自杀倾向等;这些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PSD有很大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近年来,针刺治疗PSD的临床及机理研究逐年增多,现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针刺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强烈的竞争压力,抑郁(depression,DEP)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为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关DEP的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心身医学界的热门课题,其防治方法和对策也倍受瞩目。针灸疗法在改善DEP方面发挥的作用已日渐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现就DEP的机理研究概况以及针刺干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心系疾病日显优势,针刺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应用于心系疾病优势明显。本文从针刺干预心系疾病作用机制、干预方式、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治疗心系疾病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杨俊华  袁如玉  王丽  刘茹 《河北中医》2007,29(6):534-535,548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针刺加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般药物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加一般药物治疗。2组均28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自评抑郁量表分值(SDS)、自评焦虑量表分值(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刺干预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可以改善负性情绪,降低血脂水平及T3升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0例脑卒中后中枢痛患者针刺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证明选用头皮针、体针、耳针穴位相结合,电针刺激及手捻针相结合,住痛以移疼,可以对这一顽症获取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损伤机制及其针刺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自由基 (FR)与缺血性脑损伤FR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 ,由于有FR生成抑制剂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抗氧化剂 (如VitC、VitE)和机体自身的调控机能 (如脂酶、蛋白酶 )的存在 ,FR处在生成和清除平衡状态 ,不损害机体 ,具有毒物降解作用。实验研究证明[1] ,FR代谢失平衡是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由于脑缺血时产生大量的FR ,它们主要攻击细胞膜脂、蛋白质、nDNA和RNA等 ,造成一系列损伤 ,使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元膜和血管遭受破坏 ,引起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 ,蛋白质则…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糖和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尤其是我国的迅速城市化,胰岛素抵抗和T2DM发病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且T2DM逐渐年轻化,在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中,T2DM患者已经占这一人群糖尿病病例的一半。针灸由于效应机制不明,难以为现代医学理论所接受,加强针灸治疗T2DM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减缓T2DM快速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预防其并发症、缓解或治疗已有病例。本研究从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临床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疼痛抑郁共病(pain-depression dyad,PDD)是指同一患者疼痛与抑郁相兼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国际疼痛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是心理、情绪、行为、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慢性疼痛是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相似文献   

16.
抑郁(“Depression”or“Depression disorder”)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是以情感低落、哭泣、焦虑、活动能力减退,思维、认知功能迟缓及生理机能障碍(如失眠)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相当于中医郁证范畴.随着各种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抑郁症患者正日渐增多,好发人群从过去的老年人居多,转化为今天的青少年、孕妇、独居老年人均普遍增加.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大致分为生物学治疗模式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针刺作为生物学治疗模式的一种,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近十年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推拿是干预慢性疼痛的常用外治疗法之一,镇痛效果显著。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非介入式的神经功能影像学动态检测技术,为揭示推拿干预慢性疼痛的脑中枢重塑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文章对近年来运用fMRI技术研究推拿干预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推拿可通过调控脑中枢功能区域缓解慢性疼痛,同时也可通过关键节点调节脑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目前,基于fMRI技术揭示推拿干预慢性疼痛的脑中枢重塑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可扩大在优势病种机制研究中应用,增加样本量,完善质量控制,丰富数据分析方法,重视全脑网络研究,进一步深化推拿干预慢性疼痛的脑中枢重塑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4%,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7.0%;药物对照组仅为40.0%与73.3%,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文章从两个方面回顾和整理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临床研究从卒中后抑郁、产后抑郁、抑郁失眠和抑郁神经症等方面分析阐述,得出针刺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相关症状;机制研究从针刺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神经递质、炎症反应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针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但二者都存在不足之处,仍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复杂和难治的生殖-代谢类疾病,其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符合中医不同证型特征及辨证论治疗效优势。针刺治疗PCOS临床上收到了很好的疗效。PCOS动物模型进展为病证结合研究的深入层次、系统全面和精准分型提供手段。病证结合的方法学研究为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方向,本文综述了PCOS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与采取针灸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疾病和证候研究思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