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耳鸣匹配法观察针刺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基于辨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B组基于辨病取穴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匹配法(测试耳鸣频率和响度的匹配)来评价患者的听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纯音听阈测试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纯音听阈测试部分指标(500、750、1000、2000 Hz)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耳鸣匹配法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有效方法,辨证辨病取穴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辨病取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管灸干预措施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症状改善、总体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简单随机化、单盲的研究方法将61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为耳管灸组和针刺组,其中耳管灸组31例,针刺组30例。以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耳鸣响度匹配,烦躁评估等级等为观察指标,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耳管灸组总有效率为74.2%,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耳管灸组和针刺组对THI评分、耳鸣响度匹配和烦躁评估等级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耳管灸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THI量表评分、耳鸣响度及烦躁等级,与针刺疗法相比,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王剑 《新中医》2020,52(1):136-138
目的:观察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联合阈值声音调节(TSC)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特发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TSC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耳鸣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耳鸣响度评分及心理适应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耳鸣响度评分及心理适应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耳鸣残疾量化表(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利多卡因耳后注射联合TSC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TSC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耳鸣响度评分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发生环境、对睡眠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工作影响、对情绪影响和主观感受6个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响度评分和THI评分降低(P<0.05),不同时间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降低耳鸣响度,改善耳鸣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气郁结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气郁结型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逍遥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6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TH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可明显降低耳鸣患者的症状评分及TH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金燕  傅锡品 《新中医》2018,50(5):144-147
目的:观察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神经性耳鸣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神经性耳鸣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中耳灌注适量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软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程度评分、耳鸣响度、听阈值、不同切变率全血黏度水平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耳鸣程度评分、耳鸣响度,2 kHz、4 kHz的听阈值,115/s、5/s下的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以上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神经性耳鸣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药物可能通过增加患者的耳部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理声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肝火上扰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滴剂、甲钴胺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变化。进行纯音测听和心理声学检测[音调匹配(PM)、响度匹配(LM)、最小掩蔽级测试(MMLs)、Feldman曲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病程、严重程度、耳鸣匹配频率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药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药组不同病程、不同耳鸣匹配频率、不同耳鸣严重程度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音调匹配频率(PMl)和音调匹配类型(PM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响度匹配感觉级(LMSL)、MMLs、MMLs差值、Feldman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治疗肝火上扰型特发性耳鸣疗效显著,对耳鸣及其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7例.对照组A采用传统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B给予每日3次口服弥可保0.5 mg,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疗程为2周.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耳鸣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声信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及分级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HI评分和耳鸣严重程度级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HI评分和耳鸣严重程度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心理干预与常规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该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L-90各项症状评分及THI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L-90各项症状评分TH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配合心理干预是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声治疗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声信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声信息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各项指标积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烦躁评估量表等级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各项指标积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各项指标积分中对睡眠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患者烦躁等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烦躁评估量表等级比较,观察组烦躁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声治疗可减轻神经性耳鸣患者烦躁程度,改善患者的情绪,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益气聪明汤合通气散加减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特发性耳鸣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8月于医院就诊的特发性耳鸣伴失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氯硝西泮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聪明汤合通气散加减而成的中药内服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耳鸣、失眠的疗效、耳鸣响度、耳鸣残疾量表(TH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在对耳鸣的治疗方面,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2.50%、92.50%,以观察组疗效更好(χ~2=5.817,P0.05);在对失眠的治疗方面,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7.50%、95.00%,以观察组疗效更好(χ~2=5.165,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耳鸣响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95,20.62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THI评分、睡眠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更好,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治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合通气散加减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特发性耳鸣伴失眠有确切疗效,能有效降低耳鸣响度,改善耳鸣残疾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用《内经》发蒙针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发蒙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发蒙针"法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针结合内服补肾开窍丸治疗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的200例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内服补肾开窍丸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与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耳鸣严重程度、THI耳鸣残疾与汉密斯抑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与7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耳鸣严重程度与汉密斯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HI耳鸣残疾评分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补肾开窍丸对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鸣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和抑郁状态,提高听力级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对痛经患者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依据循证医学/DME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将10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53例应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为观察组,以另53例应用普通常规辨证论治针法治疗痛经为对照组。对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药物治疗,阳性对照组(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组(C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A、B、C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和B组的指标改善均优于A组(P0.05);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96.7%,均明显优于A组的73.3%(P0.05);但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可显著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工作记忆测试,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HAMD评分、MoCA评分、数字顺背、数字倒背、词记忆广度、计算任务广度、连续减法测验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数字倒背、词记忆广度、计算任务广度、连续减法测验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不仅能改善患者认知及情绪情况,还可以改善工作记忆能力,加速脑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12±2.74)分、(1.53±0.71)分、(19.25±5.08)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1.87±2.58)分、(1.07±0.74)分、(25.67±6.15)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且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海员这一特定人群耳鸣特点及成因,从心肝论治,观察针刺联合苇管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神经性耳鸣海员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苇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及响度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疗程和随访时耳鸣严重程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耳鸣响度(P0.05),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苇管灸治疗海员神经性耳鸣能有效降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耳鸣响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