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中医学认为,人是由脏腑经络构成的整体,人与外界事物共同构成人的藏象体系.人体内的营血对全身脏腑筋脉经络有濡养和滋润作用,而人体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改变导致的瘀血是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常见恶性肿瘤多表现瘀血阻滞证,可见于舌脉面色形体变化.现代研究证实,肿瘤患者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高凝状态,这证实了血瘀证与肿瘤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临床中观察到,血瘀既是DM的病理产物,又是DM的致病因素,贯穿于DM的始终,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在DM的综合治疗中,辨证地应用中医药,尤其是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DM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活血化瘀药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活血化瘀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病人中适用范围广泛,在临床疗效观察中起着主导作用。方法:采用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肿瘤病人中必须加入活血化瘀药物,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方法是用水蛭慈菇散治疗恶性肿瘤病人80例,用替加氟+亚叶酸钙+奥沙利铂的方法治疗40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35%,治愈率65%,对照组:有效率80%,治愈率2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药应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经临床实践有明显抗肿瘤复发(转移)作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对照组做比较,远期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有临床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的中药或复方可直接或间接的抑杀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癌基因和DNA的合成,改善肿瘤患者微循环障碍和血液高黏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放化疗具有减毒增效、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也有人发现其有促进肿瘤转移的不利影响。今后对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与机理应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7.
“血瘀证”有人称为“瘀血证”,实际上两者有所区别。瘀血是指瘀斑、瘀块、瘀点等皮下出血 ,紫癜、血肿等离经之血 ,是有形的出血性病理变化。而血瘀是广义的 ,除包括离经之血外 ,尚包括脏腑经络人体各部位的血液停滞 ,瘀塞不通 ,血脉不通 ,血不循经等广泛的病理性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虽然其本在于心气不足 ,但标证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证。心绞痛病机系由气滞、气虚所引起的瘀血 ,不通则痛 ,临床上广泛应用活血化瘀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冠心病人除常表现有心痛、舌质紫暗、瘀斑瘀点等传统血瘀证候外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 ,血瘀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9.
瘀血内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治法,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各个方面。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久病怪病从瘀治”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认为久积不消从瘀论治,以活血化瘀配合理气、化痰、除湿、解毒等祛邪治法,久虚羸瘦从瘀论治以活血化瘀配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等扶正治法,奇症怪病从瘀论治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辨治肿瘤诊治过程中常见疑难病症,癌性疼痛从瘀论治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辨证论治,或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对慢性肾炎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治疗有效。在辨证施治中提出血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的关键所在,临床中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能减轻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组方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明确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及作用时效。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评价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克隆形成、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将子宫内膜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异位病灶后予药物干预,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观察姜黄散高、中、低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的变化。[结果]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分别为20 mg/mL及10-6 mol/L,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及微球体形成能力。姜黄散高、中剂量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病的生长,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较给药前均明显减小。[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古籍查阅和文献检索,总结附子活血化瘀功效的发展沿革。认为附子活血化瘀功效在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时代的变迁中被逐渐忽略。慢性肾脏病"血瘀"形成的中医学机制及表现得到了现代研究成果的客观论证;附子活血化瘀功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现代药理,体现在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以及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阐述肿瘤血瘀证与纤维蛋白原 (Fng)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 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Fng含量 ,其中肺癌组 (未转移者 ) 5 0例 ,转移组 2 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 2 0例 ,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 肺癌组、转移组较对照组Fn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转移组与肺癌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血瘀证特征者 ,Fng含量增高尤其突出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肿瘤血瘀证 ,而肿瘤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的始终 ,在此基础上 ,根据辨证和病程辅以其它治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0例以中医的辩证施治及西医的基础治疗和对照组30例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3%,对照组治愈率13%;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80%。两组疗效比较P&lt;0.05。结论:活血化瘀法,经过临症的观察分析,可以在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与西医外科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8.
19.
传统治疗思路认为具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作用的芍药甘草汤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有效方剂.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古代文献及中医药理论认为,血脉瘀阻是RLS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应是治疗RLS的核心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