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导读陆渊雷(1894—1955)为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的二代传人,更是民国时期上海中西医汇通界的中流砥柱。本文记述渊雷先生的生平纪事,并介绍其主要学术观点及著作。陆氏天资聪颖,酷好科学,兼习百家,一生致力于国医改良及中医教育事业,为捍卫及发展中医鞠躬尽瘁。渊雷先生深得其师铁樵先生中西医汇通之真传,并又有所发挥。"以今日之理释古人之法"是渊雷先生中西医汇通的主要思路与方法。渊雷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  相似文献   

2.
前文从生平纪事、学术著作两个方面,记述了恽铁樵先生的杏林经历及学术贡献。本文从恽铁樵的著作入手,分七个方面总结其学术成就。(1)岐黄溯洄:认为中西医学媾通需认真研究发展《黄帝内经》,著《群经见智录》《群经见智录续篇》《内经讲义》等,提出"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是《内经》之纲领。(2)长沙接武:著《伤寒论研究》《伤寒论辑义按》《伤寒广义按》《金匮方论》《读金匮翼》《金匮翼方选按》等,结合临床实际研究仲景思想。(3)本草传薪:著《论药集》《十二经穴病候撮要》《验方新论》等,解析桂枝等21味药物及毓麟丸等60余首方剂。(4)温热点睛:著《温病明理》《热病讲义》等,主张寒温统一,温病亦当以《伤寒论》为准,凡《伤寒论》中用辛凉者皆是治温病之方。(5)博涉知病:著《脉学发微》《临证笔记》《临证演讲录》《风劳鼓病论》《霍乱新论》《梅疮见垣录》《保赤新书》《幼科》《妇科大略》等,录其临证实践与感悟。(6)中西汇通:著《生理新语》《病理各论》《病理杂谈》《神经系病理治要》等,借鉴西医的学术体系与术语诠释古书晦涩之医理,"中医发展需要引进西医"论由此可见一斑。(7)文坛蜚声:译著《豆蔻葩》《黑衣娘》《波痕荑因》等中篇小说,反映了其外语水准、文字修养和对西方文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沈自尹(1928—2019)为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的第四代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学家,师从姜春华教授。本文记述沈自尹先生的生平纪事,并介绍其主要学术创见、实验成果及著作。先生继承与发展了姜春华教授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创新性提出"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观点,并  相似文献   

4.
前文记述了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二代传人陆渊雷的生平纪事,并介绍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著作。本文分六个方面总结渊雷先生的学术成就。(1)独步国医改良:先生一方面强烈反对废止中医,一方面又强烈提倡改良中医,认为中医执业者当具备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并从政府层面进行督管考核;提出改良中医的第一步为统一中医病名,并在后期自我修正了"中医不识病能治病"的观点。(2)质疑《黄帝内经》:主张从西医解剖生理学解释中医理论;认为《黄帝内经》徒事空洞说理,而于药方治病的原理几乎一字不提;极力反对《黄帝内经》的气化学说。(3)今释仲景古法:尊崇仲景之学,著《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并以之授课,力倡以今日之理释仲景之法。(4)师范《医案》《医话》:医案中主张以西医病名诊断,重视临床症状的描述;医话中有论药,有论医,或答疑,或明理,真知灼见,不胜枚举。(5)领航中西汇通:主张改良中医,实行中西汇通,著《生理补正》《病理补正》《诊断治疗学》《流行病须知》《细菌学补编》等并以之授课,重视医理今释,强调识病诊断,以求提高疗效。(6)潜心佛学书法:译《法海搜珍》,著《书法浅说》《题文明书局影印兰亭十二种》,反映了其佛学修养及书法功底。  相似文献   

5.
<正>导读前文[1]记述了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三代传人姜春华的生平纪事并介绍其学术创见,本文总结姜春华教授七大学术成就。①《黄帝内经》探赜:反映姜老对《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及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造诣,其所撰《阴阳原始》《相火考略》两文尤显功底。②《伤寒杂病》索隐:潜心仲景之学,著《伤寒论识义》,撰"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等论文,其风格与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尊崇仲景之学的特征一脉相承。③《神农本草》续焰:认为本草的主治也只有医经、经方可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正>导读姜春华(1908—1992)为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的三代传人,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主要倡导者之一,师从陆渊雷先生,悬壶、执教于沪上。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子、集及中医经典,尤喜研读中医医案,后又自修西医课程。姜老在继承陆渊雷"以今日之理释古人之法"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倡导"西为中用,古为今用"。通过实验阐明了中医  相似文献   

7.
前文记述了沈自尹先生的生平纪事、学术创见、实验成果及著作,本文阐述其三方面的代表性学术成就。(1)基础理论现代研究:从现代科学的全新视角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撰写有关基础理论研究论文35篇,内容涉及太极阴阳、藏象生理、证候本质、辨证论治等;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仅要立足临床实践,而且要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2)肾的本质科学实验:沈自尹先生及其团队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肾的本质,历时半个多世纪,出版《肾的研究》等相关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要涉及肾主调节研究、肾主衰老研究、肾主纳气研究、肾主水液研究、肾主骨髓研究五大主题。(3)治疗法则临床阐述:著有《中医治疗法则概论》及《中医治则研究》,重视医理对治疗法则的指导,并结合中西医临床实际阐释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8.
从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兴起、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形成、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传承脉络和主要代表人物、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治学风格、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核心理论5个方面,总结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传承与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9.
文庠 《中医教育》2023,(1):17-23
恽铁樵,江苏武进县孟河镇人,以其扎实的古文、医籍基础,加之会外语、懂西医的学术视野,终以一介寒儒,卒成医林一代宗匠。面对西医对中医的挑战,他揭示了中医的科学价值,简明了“新中医”的观点,形成了系统的中西汇通学术思想。为传承创新中医学术,他开办函授教育,将学术与教育融会贯通,实践“保国粹”与“利民生”相统一的教育目标;编写系列讲义,建构中西医汇通的中医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注重临床实践,形成遥从指导与跟师带教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强化思维培养,形成博学与精读、技巧与学问结合的教学方式。恽氏中西汇通、学教融会的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医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恽铁樵医学著作中关于肝脏理论的论述,对恽铁樵肝脏理论构建的方法、结构及学术演变做一研究。结论:恽铁樵的肝脏腑理论学术体系演变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基于“气化论”,认为“肝”并不是实体解剖的肝脏,而是授春气的时序的脏腑,肝所表现出来的功能都是气化的结果。中后期,将西医生理病理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运用生理解剖及神经生理对“肝藏血”“肝郁”等中医理论进行了解释,将实体肝与中医的气化(功能)肝通过病理“形能观”结合在了一起,为现代从肝郁病理反推生理而得出的肝主疏泄理论奠定了病理学基础。厘清恽铁樵学术理论演变的过程,无论是对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创新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学是联系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文就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诊断学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是:①讲授中医,联系相关的西医知识;②结合临床实际,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③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西医的学科特点及临床诊疗工作的实际,围绕培养实用型中等中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西医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这一中心,本文从端正中医专业思想、树立中西医结合意识、创新中医诊疗手段、培养病证结合的诊疗技能4个方面对中等中医类专业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中医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和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基于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药物的成分、用量、配伍原则要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同时应用新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采用现代技术为新型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的更好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中医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和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基于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药物的成分、用量、配伍原则要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同时应用新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采用现代技术为新型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的更好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恽铁樵是民国著名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恽氏秉承振兴中医之志,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开启了中医函授教育的新篇章。本文就铁樵函授中医学校的特色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自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起步,至今已有15年的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发展还远远滞后于社会需要,为此,我们必须认清现状,把握机遇,勇于挑战,促进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及整个中西医结合事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兵  李宁  马建昕  郭佳 《中医教育》2007,26(6):16-18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建议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培养应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根据培养前受训医师水平,初步规范住院医师培养周期3~5年,明确培养要求,逐渐推广和完善标准化培养制度,早日与国际毕业后教育及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中晚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文章提出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充分运用中医理论优势,多种辨证思路相结合;二是要整合多种治疗手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整合运用中医药、介入微创、化疗、靶向、免疫等多种手段,同时整合运用内服外用、局部...  相似文献   

19.
20.
广州中医药大学从2001年开始推行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教育教学改革,2003年得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立项资助研究。2年多来,课题组在深入调查、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拓展和强化学生管理育人功能“”、落实和推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为主线的研究思路和工作目标,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和管理进程的要求,构建了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学生阶段式综合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一管理模式,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绩效。1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教育发展现状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设置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