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声对比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与低频电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穴取舌三针(第1针为上廉泉穴,在颌下正中1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中;第2针、第3针在上廉泉穴左右旁开0.8寸)和风池、风府穴,得气后舌2针及舌3针加电针,施以疏密波型,2 Hz/10 Hz/100 Hz周期性自动变化,间隔时间为3 s,持续30 min,双侧风池穴加电针,施以疏密波型,频率同上,持续30 min。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在患者的咽喉正中线的两侧分别贴上电极。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并用超声定量测量舌骨-甲状软骨的距离缩短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舌骨-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和低频电联合康复训练均可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且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超声能够有效地量化分析吞咽障碍患者舌喉复合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2%~65%,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严重影响,舌针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整理与归纳近20年相关文献,通过对聚泉穴、心脾肾穴、金津玉液穴、舌下穴、孙氏舌穴等舌针常用穴进行总结、临床评价、机制研究分析,提出5个层面的研究展望,包括提高临床实验设计科学性、规范临床实验设计、明确研究对象、建立全面的临床评估量表、深化舌针作用机制研究等,从而为研究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卒中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选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针结合体针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咽五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患者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碍吞咽障碍患者1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8例,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89例,给予咽五针联合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SA评分、VFS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等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较治疗前显著降低,V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8%,两组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五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困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多发于脑血管病变。近年来,该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有很大进展,中医疗法不断推进创新,其中舌针治疗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侧头针结合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营养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0.0%)(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侧头针联合体针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任督通调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穴取天突透膻中、上廉泉、百会透脑户、风府;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哑门、廉泉、通里、关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28/32),优于对照组的65.6%(21/32)(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督通调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8.
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清  李滋平 《新中医》2003,35(9):42-43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舌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均12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优于单纯体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滋平  符文彬  荣莉 《中国针灸》2003,23(9):509-510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取舌针的心穴、脾穴、肾穴治疗,对照组单纯体针治疗,均12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64.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治疗中风假性延髓麻痹优于单纯体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氏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现代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指南推荐的针灸组穴(风府、双侧百劳、双侧人迎、廉泉、双侧夹廉泉),观察组则配合"高氏项针",治疗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治疗前后及随访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估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VFSS及SWAL-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随访时SWAL-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96.77%(P0.05)。结论:"高氏项针"较"指南针刺法"配合现代吞咽康复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困难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颈项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颈项部穴位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颈项针刺法和舌三针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1.7%和9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7%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项针刺法对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2.
彭长林 《中国针灸》2010,30(7):551-553
(摘要)目的:探寻提高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的疗法。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任督通调法对观察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5.64%。结论:任督通调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延髓麻痹亦称球麻痹,包括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两者临床主要症状十分相似,都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高维滨教授多年来悉心研究针灸治疗延髓麻痹,在用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X线透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对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1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项针治疗前后的VFSS评价指标、吞咽造影评价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可明显缩短食物通过口咽部的时间,减少或去除食物滞留和误吸,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恢复。结论:项针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由于损害了双侧皮质脑干束或皮质运动区,可引起假性延髓麻痹。这种假性延髓麻痹,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难点,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男25例,女16例,年龄38~75岁,平均61岁。  相似文献   

16.
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是由双侧运动皮质或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损伤,使延髓与吞咽相关运动性颅神经核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所致,为舌、软腭、咽喉等中枢性瘫痪,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减弱等,同真性球麻痹十分相似,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变引起的,故而命名为假性延髓麻痹[1]。假性延髓麻痹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2011-11—2013-04,我们采用廉泉穴配合咽部点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63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药并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50例,对照组48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针刺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2.5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5,(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解语汤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至2014年5月在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就诊的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216例按随机数字表平均分配至对照组、针刺组以及观察组,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针灸和解语汤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构音障碍、血脂、血流变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针刺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2)治疗后针刺组患者构音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针刺组(P0.01);(3)对照组和针刺组患者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G、TC、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1),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1);(4)对照组和针刺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均较对照组和针刺组显著改善(P0.0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9%,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解语汤对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构音障碍及血脂和血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BAEP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研究对象 共10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9岁,平均59.1岁;病程最短6d,最长3个月,所有病人均经头部CT证实为脑梗塞病人。其中二次以上卒中发作者54例,首次卒中者20例,曾有TIA发作史者26例。 正常人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39~77岁,平均53.4岁,进行了BAEP检查。  相似文献   

20.
吞咽是人类进行生理活动的必要基础,吞咽障碍是延髓麻痹的主要症状,亦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卒中的发病率日趋增高,由此所致的吞咽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