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孕早期流产孕妇433例,其中适龄组(30岁)226例,中间组(30~35岁)129例,高龄组(35~40岁)61例和超高龄组(≥40岁)17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孕早期自然流产组织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结果 433例孕早期自然流产组织中,200kb以上基因组CNVs 259例(59.8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80例(41.57%),染色体结构异常79例(18.24%);CNVs主要分布在15、16、22及X染色体(6.70%、9.70%、8.55%、9.24%),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最高的为16-三体(8.78%),其次是22-三体(8.08%),染色体结构异常多发生于15号染色体(3.23%)及X染色体(2.08%);适龄组、中间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32.30%、44.19%)均低于高龄组(63.93%)和超高龄组(64.71%)(P0.05),且适龄组低于中间组(P0.05),高龄组与超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组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23.01%)高于高龄组(8.20%)(P0.05)。结论 CNVs主要分布在15、16、22及X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孕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孕妇年龄可影响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而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发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高通量测序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9年3月)搜集的114例孕妇一般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高通量测序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114例孕妇的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结果。结果高通量测序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结果为:54例正常、60例异常[45,X;标本降解;14q32.13q32.33缺失片段大小为11.34 Mb;47,XN;47,XN,5p15.33p13.3缺失片段大小为33.56 Mb;5p13.3p13.2重复片段大小为2.38 Mb;dup(X);del](P<0.05)。结论高通量测序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 array)技术在自闭症患儿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NP array技术对45例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自闭症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良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的检出率为11.1%(5/45)、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15.6%(7/45),未检出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VOUS)。7个致病性CNVs包括4个微缺失(3p14.2p14.1、3p26.3、16p13.12p13.11、Xp22.2p22.33)和3个微重复(3p26.3、15q11.2q13.3、16p13.11p12.3)。结论 SNP array技术可提高自闭症患儿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在自闭症患儿的遗传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1 135例,于孕中期时进行羊水穿刺,对抽取的羊水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唐筛高风险、无创高风险,不良接触史、夫妻染色体异常、双方地贫)中的检出情况。结果 1 135例羊水标本中,检出致病核型91例(8.02%)、平衡易位2例(0.18%)、罗伯逊易位3例(0.26%),异常核型检出率为8.46%(96/1 135),另外检出多态39例(3.44%);CNV-Seq检出明确致病变异115(10.13%)例、疑似致病变异15例(1.32%)、临床意义未明(VUS)310例(27.31%)。两种方法异常变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型分析正常结果中CNV-Seq额外检出32例致病性变异(2.82%)。依据不同高危因素分组,核型分析与CNV-Seq结果中无创高风险组致病变异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2.05%(38/73...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 VIPR2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方法,并应用于 VIPR2拷贝数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中。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1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纳入精神分裂症组,同期选择3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多重竞争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10例受试者进行 VIPR2微重复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中 VIPR2拷贝数变异检测阳性率为0.97%(3/310),健康对照组 VIPR2拷贝数变异检测阳性率为0.00%(0/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5,P=0.259)。结论多重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法能对多位点拷贝数变异进行快速分型,是验证拷贝数变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DXD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家庭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该院产前诊断门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为DMD基因缺失或重复突变的14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先证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MLPA技术针对DMD基因全部79个外显子进行缺失和重复突变检测,对先证者、先证者母亲及其再次妊娠所怀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结果 DMD基因MLPA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拷贝数缺失突变13例,重复突变1例;家系1~8先证者拷贝数缺失或重复片段遗传自其母亲;胎儿拷贝数杂合缺失突变3例,杂合重复突变1例,其余10例胎儿未检测到外显子缺失或重复。结论 MLPA技术是一种灵敏、准确、高效的分子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对DMD基因外显子拷贝数进行相对定量,从而明确致病因素,更好地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家庭优生优育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IPT)对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该院行NIPT筛查的22 998例单胎妊娠且筛查结果提示为CNV的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经介入性产前诊断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随访妊娠结局,评估NIPT对胎儿CNV的检测效能,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90例NIPT提示CNV的孕妇中60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其中31例(51.67%)未发现致病性CNV或其他染色体异常,28例(46.67%)发现CNV(27例与NIPT检测结果一致,1例不一致),1例仅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但未进行CNV-Seq。NIPT检测CNV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4%、99.85%、49.23%、99.90%。28例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异常的孕妇17例引产,11例顺产;31例介入性产前诊断未见异常的孕妇1例引产,1例顺产多趾,其余新生儿出生时表型未见异常。30例未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4例引产,1例出生表型U型嘴,1例失访,余24例新生儿表型正常。结论 NIPT对胎儿CNV...  相似文献   

8.
9.
张素华  徐月新  傅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0):1166-1170,1175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潜力.方法 316例孕妇根据产前诊断指征进行羊水穿刺,同时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共发现49例异常,占受检总人数的15.51%;其中两种方法同时发现异常1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FICTION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18例MM患者和2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制作滴片.从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中选取覆盖IgH、MMSET待测基因位点的质粒,用缺口平移法制备带有半抗原检测标签的核酸探针.在经CD138标记和酪胺信号放大的细胞滴片标本上,使用上述自制探针[t(4;14)、t(11;14)和t(14;16)]和商品化直标缺失探针(13q和p53)进行FISH检测.结果 20例患者标本均使用上述5种探针进行检测,其中检出t(4;14)4例,t(11;14)6例,t(14;16)1例,p53缺失3例,13q缺失8例;另有4例未检测出此5种异常.结论 应用FICTION技术原位分析骨髓中特定瘤细胞亚群的特征性遗传学异常,能够提高FISH检测的效率和敏感性,并可作为对MM患者遗传学分层诊断的初筛实验,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FICTION技术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异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FICTION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18例MM患者和2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制作滴片.从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中选取覆盖IgH、MMSET待测基因位点的质粒,用缺口平移法制备带有半抗原检测标签的核酸探针.在经CD138标记和酪胺信号放大的细胞滴片标本上,使用上述自制探针[t(4;14)、t(11;14)和t(14;16)]和商品化直标缺失探针(13q和p53)进行FISH检测.结果 20例患者标本均使用上述5种探针进行检测,其中检出t(4;14)4例,t(11;14)6例,t(14;16)1例,p53缺失3例,13q缺失8例;另有4例未检测出此5种异常.结论 应用FICTION技术原位分析骨髓中特定瘤细胞亚群的特征性遗传学异常,能够提高FISH检测的效率和敏感性,并可作为对MM患者遗传学分层诊断的初筛实验,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FICTION (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eoplasms) technique, combining immunofluorescence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detect genetic aberra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 (MM). Methods Bone marrow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8 MM and 2 plasma cell leukemia (PCL)patients. Probes targeting IgH and MMSET were prepared using a Nick Translation Kit from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clones. The immunophenotyping was achieved via the CD138 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 (TSA)-mediated immunofluorescence, followed by FISH with the prepared probes [t (4;14), t (11;14), t(14;16)] and the commercial deletion probes (13q and p53) to detect common genetic aberrations in MM. Results All the 20 samples were assayed with the probes mentioned above, and revealed 4 cases with t(4;14) ,6 with t(11 ;14), 1 with t(14;16), 3 with p53 deletion; and 8 with 13q deletion. The remaining 4 cases had none of the 5 aberrations. Conclusion FICTION technique facilitates the detection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of MM in situ; enhances both efficiency and sensitivity of positive det~tion, thus, could be used as the screening test of molecular diagnosis of MM to guide coming-up risk-adapted therapy and evaluat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FICTION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遗传学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18例MM患者和2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制作滴片.从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中选取覆盖IgH、MMSET待测基因位点的质粒,用缺口平移法制备带有半抗原检测标签的核酸探针.在经CD138标记和酪胺信号放大的细胞滴片标本上,使用上述自制探针[t(4;14)、t(11;14)和t(14;16)]和商品化直标缺失探针(13q和p53)进行FISH检测.结果 20例患者标本均使用上述5种探针进行检测,其中检出t(4;14)4例,t(11;14)6例,t(14;16)1例,p53缺失3例,13q缺失8例;另有4例未检测出此5种异常.结论 应用FICTION技术原位分析骨髓中特定瘤细胞亚群的特征性遗传学异常,能够提高FISH检测的效率和敏感性,并可作为对MM患者遗传学分层诊断的初筛实验,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技术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CHD)胎儿染色体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探讨胎儿期CHD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CHD胎儿脐带组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技术检测CNVs,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22例CHD胎儿共检出CNVs异常8例,异常率为36.4%。其中致病性CNVs异常4例(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Di George综合征、猫叫综合征各1例),致病性未知的CNVs异常(VOUS)5例,包括3q29del 1.66M、3q28del 0.24Mb、15q77.1q11.2dup 2.38Mb、Xdup 0.4M、Xq26.3dup 0.4Mb各1例。结论胎儿期CHD与CNVs关系密切,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技术有助于发现与CHD遗传易感相关的CNV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基因组中共有的拷贝数变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提供基本依据. 方法 使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样本基因组DNA的拷贝数变异.将得到的拷贝数变异在人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和孟德尔遗传数据库进行变异分析,寻找样本共有的拷贝数变异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发现1q21、8p11、8p12、8q11、14q32、14q32.33(其中包含2个片段),20q13和22q11共9个共有拷贝数变异,其中4个拷贝数变异通过人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证实为正常多态性拷贝数变异.有5个拷贝数变异在人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中不存在相似片段并且在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有致病基因,包括4个扩增片段和1个缺失片段. 结论 1q21.1q42.2、8q21.12q23.3和20q13.2q13.31 3个片段的扩增及8p12p11.23的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联系,但8q11.22q11.23的扩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以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为代表的基因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全面深度的染色体筛查和基因诊断提供了机会.NGS也迅速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临床检测中,成为常规检测技术,经济与可靠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的进步使得NGS在PGD和PGS的临床应用中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植入前胚胎的遗传学信息,可以检测到更加细微的差异;基于NGS技术的PGS和PGD将给移植成功率和试管婴儿(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出生率带来明显提升.本文主要介绍PGD/PGS的定义、传统的PGD/PGS检测技术,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以及NGS在PGD/PG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基因芯片技术在乙肝病毒基因型及YMDD变异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在HBV基因型及HBVP基因YMDD变异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不同基因型病例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提HBV DNA,用PCR方法扩增S基因及P基因部分区域,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杂交结果通过芯片影像读取仪扫描到计算机上,经软件分析可得到HBV基因型、HBVYMDD野生型及YVDD、YIDD变异型结果;部分标本通过HBV preS/S基因序列测序证实。结果38份高病毒滴度标本(HBV DNA定量>1.0×105拷贝/毫升)中22例为B基因型(58%),16例为C基因型(42%);32例为HBV YMDD野生型,2例为YVDD变异型、4例为YIDD变异型。临床情况方面,无症状携带者中有2例为基因型B、3例为基因型C,慢乙肝患者中有16例为基因型B1、2例为基因型C,肝硬化患者中有4例为基因型B、1例为基因型C;B型和C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4.5%(12/22)和87.5%(14/16)。10份HBV DNA定量<1.0×105拷贝/毫升的标本不能检测出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情况。11例阳性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1)基因芯片检测HBV基因型及HBV P基因区YMDD变异准确性高、特异性好,同时每次实验得到的信息量多,适合于临床开展应用,但需提高灵敏度;(2)C基因型乙肝患者HBV e抗原阳性率高于B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拷贝数测序(CNV-seq)技术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孕期超声筛查显示胎儿NT≥3.0 mm的孕妇110例,收集胎儿绒毛或羊水样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结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国际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UCSC)、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GV)及PubMed数据库等公共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检出的CNV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胎儿NT增厚的孕妇样本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26例(23.6%),其中25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例为嵌合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异常(嵌合比例为20%)。CNV-seq检出全部26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及10例染色体微缺失/重复。CNV-seq检出的10例微缺失/重复样本中,有3例为可疑致病变异、7例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明确定位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的1例胎儿携带的标记染色体来源于12 p13.33-p11.1(34.66 Mb,嵌合比例为20%)。结论 CNV-seq可在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同时检测微小变异,并能界定标记染色体的来源及片段大小,有利于提高对NT增厚胎儿遗传病因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9.
应用MLPA-微阵列技术分析基因组内拷贝数变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LPA-微阵列技术检测人类基因组内拷贝数变异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改变MLPA-微阵列实验两步杂交的温度,监测并分析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考察该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MLPA-微阵列的检测信号值的改变与MLPA杂交(第一步杂交)温度变化呈负相关,但在芯片杂交(第二步杂交)温度改变中,温度为45°C时显示出相对于35°C和55°C更高的信号强度。非目的阵点的杂交(非特异性杂交)信号在两步杂交温度变化时的改变较为一致,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同阵列上的探针在不同条件下显示出相对稳定和一致的变化规律。结论MLPA-微阵列技术的两步杂交温度的变化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不同阵列上的探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显示出相对稳定和一致的变化,表明该技术平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检测基因组内拷贝数变异所引发的疾病等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2004年10月,我科对36例无创通气患者采用纱布和一次性手套改良口鼻面罩,使无创机械通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准备36例无创通气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45~91岁,平均年龄66岁。急性呼吸衰竭3例,慢性呼吸衰竭31例,ARDS2例。2.方法。准备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