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报道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20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时机、全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的显微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结果 20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全切除17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加椎板减压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41个月肿瘤无复发.手术后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改善4例,不变12例,变差4例.手术前神经功能好的病例,手术后能够保留较好的神经功能. 结论 早期诊断和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脊髓髓内室管膜瘤.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脊髓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6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MRI表现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肿瘤位于颈髓(包括颈延髓)7例,颈胸髓5例,胸髓1例,圆锥3例,肿瘤长度2.5-18cm,肿瘤一端或两端有囊肿者14例,11例合并脊髓空洞,手术全切除15次,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2例术前McComick分级IV级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MRI是诊断脊髓室管膜瘤的可靠方法,早期显微外科全切除是治疗髓内室管膜瘤有效的措施,术前神经功能状态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和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1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全切除肿瘤保留脊髓功能的显微手术技巧以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9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4例,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随访4~50个月,14例复查MRI均无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是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正确的手术策略和熟练的显微技巧是提高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2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脊髓髓内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Mc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方法及MRI检查,对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以及肿瘤切除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8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9例,术后神经功能变差5例。结论 显微外科能提高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对髓内室管膜瘤及良性肿瘤全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颈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颈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32例颈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显微镜下分离蛛网膜,于脊髓最薄弱处或后正中沟锐性切开,肿瘤与脊髓之间有可区分界面者,从肿瘤上、下极锐性分离,整块切除肿瘤;肿瘤与脊髓之间无可区分界面者,瘤内分块部分切除病变.结果 32例颈髓髓内肿瘤中,星形细胞瘤18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或活检4例;髓内室管膜瘤13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仅行减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可提高颈髓髓内肿瘤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髓内室管膜瘤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21~60岁,平均33.5岁。首发症状主要为受累肢体麻木无力和(或)感觉异常,随病程由上向下发展为其特征。13例行MR检查,示髓内占位性病变。完全切除11例,大部切除3例,减压活检2例。结果12例得以随诊,时间为8个月~5年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7例,其中脊髓功能评分提高11~20分4例,10分以下3例;症状稳定3例;术后症状缓解再加重2例。结论特有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所见为诊断主要依据,因其在髓内膨胀生长,多与脊髓界限清楚,掌握手术要点即可完全切除,诊断一旦确立,根据MRI所见,应尽早手术。术中探查其与脊髓界限是否清楚为手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及survivin因子在脊髓髓内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髓内胶质瘤17例,其中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9例。术后进行临床随访并定期复查MRI。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髓内胶质瘤组织survivin因子表达。结果 髓内室管膜瘤8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9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在8例室管膜瘤组织中的survivin因子阳性表达有2例,9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因子阳性表达有6例,其中2例中度阳性表达的患者随访均出现肿瘤颅内及椎管内播散种植。结论 髓内胶质瘤中室管膜瘤显微手术疗效满意。髓内星形细胞瘤组织survivin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室管膜瘤,survivin中度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蛛网膜下腔播散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颈段广范围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李克坤,蒋富贵,鲁民强,庞伟,郝小元脊髓髓内肿瘤自50年代起仅作姑息性椎板切除,通过减压而缓解临床症状。Greenwood曾报道9例髓内室管膜瘤和1例髓内畸胎瘤的切除手术。1976~1981年Yasargil、Mali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经显微手术治疗42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全切除34例,近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时间3~8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术后2年内肿瘤复发14例,中枢神经系统种植转移5例,术后2年生存率61.9%,术后5年生存率42.9%. 结论 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肿瘤全切除和术后全中枢轴放疗可获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髓室管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治疗的26例多节段颈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手术中、术后注意要点。结果肿瘤完全在颈髓内14例、主要位于颈髓累及胸髓者12例,平均累及4.5个节段。双下肢不完全截瘫18例,不完全高位截瘫8例,呼吸困难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10例。MRI显示脊髓空洞形成24例。20例采用椎板复位固定,6例未采用,其中1例为二次手术无法复位固定者。术后患者肌力恢复21例,无改变4例,1例手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加重。术后呼吸困难1例。MRI均未见术后肿瘤残留,1例未固定者脊柱不稳定。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全切除多节段颈髓室管膜瘤,术后患者症状多有明显改善;手术后应进行椎板复位固定以保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脊髓髓内肿瘤33例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显微镜下切开脊髓后正中沟或最薄弱处,边界清楚者沿界面锐性分离全切肿瘤,边界不清者则瘤内分块切除部分肿瘤,并对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8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室管膜瘤11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神经鞘瘤4例全切除;皮样或表皮样囊肿3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和海绵状血管瘤1例均全切除;脂肪瘤2例次全切除.术后3d内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8例,好转7例,不变8例.3个月后复查好转26例,不变4例,加重3例.随访12个月以上21例,良性肿瘤全切除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彻底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重要方法,全切除肿瘤的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了解其预后.结果 肿瘤全切17例(68.0%),次全切7例(28.0%),1例多发病例术后CPA区γ刀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20例中术后肌力好转14例(56.0%),其中脑11例,脊髓3例(为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2例和Ⅱ级1例);肌力无明显好转4例(16.0%),其中脑3例,脊髓1例(为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Ⅱ级1例);肌力障碍恶化2例(8.0%),其中脑1例,脊髓1例,复发2例. 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室管膜瘤的有效手段,一期手术全切可获满意疗效,部分病例术后辅以局部放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过去10年来对21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本组21例椎管内肿瘤,其中椎管内硬膜外肿瘤4例,硬脊膜下髓外肿瘤15例,髓内肿瘤2例;颈段5例,胸段10例,腰段6例;术后病理分型脊膜瘤7例,神经鞘瘤9例,星形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21例中有11例行磁共振检查后再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0例为全切除,1例为次全切除,出院时症状均大大改善。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手术治疗效果好。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结果 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29例,其中经颈后入路手术23例,经颈前和颈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手术全切除肿瘤2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1例,神经功能与术前相同8例.术后随访36.5个月,肿瘤全切除病例无肿瘤复发,全部病例颈椎稳定性良好.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全切除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和颈椎自身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显微外科手术切除15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及部分切除3例.室管膜瘤8例均全切;星形细胞瘤3例,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脂肪瘤2例次全切除;血管母细胞瘤2例全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2年,症状消失9例,好转3例,无变化2例,1例星形细胞瘤复发,症状加重.结论 对脊髓髓内病变应早期诊断,显微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及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2例经显微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和手术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2个月~5年,症状明显改善8例,无改善1例,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疗效良好,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3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报告31例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结果,总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手术结果,讨论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处理。结果:31例病人中星形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脂肪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室管膜囊肿1例。显微手术下肿瘤全部切除26例(84%),次全切除3例(10%),部分切除2例(6%)。术后死亡1例。随访19例,症状改善13例,不变3例,加重3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髓内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强调室管膜瘤应全切除,星形细胞瘤追求全切除并尽量保持脊髓功能,脂肪瘤也可做到全切。  相似文献   

18.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以求提高疗效。方法 对近5年来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室管膜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6例星形细胞瘤,只有1例镜下全切;3例神经鞘瘤全切除。术后15例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髓内良性肿瘤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术前神经系统中度损害的病例,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钙化型脊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9例钙化型脊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髓病评分(EMS)及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组49例患者,病变累及颈椎段7例,胸椎段39例,腰椎段3例;平均累及(1.6±0.7)个椎体。首发症状多为相应节段疼痛、麻木等不适感,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术前VAS评分为2(1,3)分,EMS评分为(12.5±2.6)分,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1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SimpsonⅠ级切除29例、Ⅱ级17例、Ⅲ级3例。所有患者随访6~147个月,平均随访(42.2±34.9)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0(0,0)分,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P<0.01);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38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EMS评分为(14.5±2.5),神经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钙化型脊膜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显著,早期诊治至关重要。显微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但应注意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合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神经鞘膜瘤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1例神经鞘膜瘤在放大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包膜内切除术。结果11例经6~24月随访,切除部位无1例复发,其中1例多发性神经鞘膜瘤因肿瘤数量众多,切除部分神经后行端一端神经外膜吻合术后6月,有局部麻木症状。其余神经功能均正常。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合适入路治疗神经鞘膜瘤可获得瘤体切除彻底、神经干保护好、损伤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