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改良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和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5例(750个间隙)和1999年2月~2003年12月应用第二代N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3例(634个间隙)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APLD手术组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4.6个月,疗效优263例,良305例,差87例,优良率86.7%;NED手术组随访6~64个月,平均28.6个月,疗效优311例,良218例,差34例,优良率94.0%。结论 APLD和NED椎间盘镜手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而NED技术总体上优于APLD技术。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椎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82例192个椎间隙。结果单间隙单侧突出者165例,单间隙双侧突出者7例,双间隙突出者1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70例。突出间隙和突出位置以L4/5节段(109个)和后外侧型间隙176例为最多。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25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术后发生椎间盘炎1例,硬膜囊撕裂2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3例,无神经根损伤发生。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MED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MTD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MED组血清C-反应蛋白增加低于MTD组(P<0.05).两组VAS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6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MTD组优66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较MT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两种方法早、中期疗效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自1934年Mz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效果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在脊柱外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如何在解决患者疾患同时又尽可能少的破坏邻近组织,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期,这就是现代微创技术的根本目标。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尤其是当纤维环的退变较其包容的髓核退变加快时,易出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目前关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生理方面还有很多尚不明了。其治疗方法很多。常规手术如全椎板、半椎板、椎板间开窗等人路行椎间盘摘除术,但这些方法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伴有因腰椎不稳、粘连及瘢痕等所致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创伤小、恢复期短、疗效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讨论注射法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两种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问题,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同期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病例各200例,对其临床疗效、住院费用、住院天数、适应证及禁忌证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4.3%,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816元、9837元,住院天数分别为5.5天、6.5天.后者适应证较前者广泛,禁忌证较少.结论 上述两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脊柱力学结构完整,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及乐于接受等优点,微创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可根据条件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微创与传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显微镜组(43例)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传统组(43例)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进行JOA评分、VAS评分及ODI评价。结果显微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2个月的JOA、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大量文献报道此方法具有良好效果。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从简单的微创手术,到复杂的人工椎间盘置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争议,如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常规髓核摘除术后影像学出现的一些解剖学改变?是否所有的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都需要融合?如何正确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如何评价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参加本期讨论的各位作者都是在本领域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他们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如果能将不同专家的讨论从头到尾读一遍,可能有助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这一问题的总的了解,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您还有其它见解,欢迎来稿参与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下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欠佳者的原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推拿失败后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及术中所见。结果 其术中所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23例有明显的局部粘连。结论 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症者及有明显粘连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不宜反复进行推拿,而选择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与微创通道下椎间盘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tubular discectomy, MIT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166例于本院行单节段微创腰椎间盘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0例采用UBE,116例采用MIT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UBE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ITD组[(107.9±19.0) min vs (63.2±11.0) min, P<0.05],但是,UBE组切口长度[(2.0±0.2) cm vs (2.8±0.3) cm, P<0.05]、术中透视次数[(2.7±0.8)次vs (3.2±1.1)次, P<0.05]、术中失血量[(30.8±15.6) ml vs (42.0±22.3) ml, P<0.05]、住院时间[(8.7±2.1) d vs (10.2±3.9) d, P<0.05]均显著少于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在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切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缘,安放工作通道,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完成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分等评定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min,平均出血量20ml,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h即可在硬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212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8±3.6分,术后12个月为1.8±1.1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ODI为(53.2±13.5)%,术后12个月为(17.3±6.4)%,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个月MacNab评分优167例,良36例,中9例,优良率为95.8%。5例患者术后7~20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4%,均行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翻修术后恢复。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12.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MED治疗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59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优良率96.6%(57/59). 结论 MED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是ME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肥胖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肥胖患者56例,体重指数(BMI)均>30 kg/m2,分别行MIS-TLIF与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其中MIS-TLIF组32例,Open-TLIF组24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血液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Open-TLIF组手术时间为(200.00±43.05)min,术中出血量为(420.56±86.42)mL,切口长度为(8.00±4.01)cm,术后下床时间为(100.80±53.04)h,平均住院时间为(9.30±3.40)d,并发症发生率为8.33%,MIS-TLIF组手术时间为(120.00±28.26)min,术中出血量为(110.83±50.5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00±2.52)d,术后下床时间为(24.37±8.50)h,切口长度为(2.50±0.18)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MIS-TLIF组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Open-TLIF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5 d,MIS-TLIF组WBC、ESR、CRP均明显低于Open-TLIF组(P<0.05)。术后5 d,MIS-TLIF组JOA、VAS和ODI评分较Open-TLIF组显著改善(P<0.05);MIS-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Open-TLIF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肥胖患者,MIS-TLIF具有失血量少、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腰椎间盘突出肥胖患者未来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后路显微内窥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适应征及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后路显微内窥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单间隙或多间隙一次手术,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结果 本组58例,随访6~16月.平均10.2月.按Nakai分级.优46例,良8例,可4例。结论 该术式较常规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适应征的合理掌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经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椎体后缘突出的钙化型椎间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2月采用脊柱后路MED治疗经CT诊断并在术中证实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结果:随访3-9个月,平均5.6个月,16例患者下肢痛,间歇性跛行全部消失,恢复了原工作和正常生活,但其中2例足趾,小腿外侧麻木未完全消失,参照陆裕朴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7.5%。结论: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病史较短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分析显微镜与椎间盘镜辅助下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治疗病例分别为33例和36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及VAS(Visual Analog Scale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年2个月(11个月至4年),2组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及VA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疗效满意,均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经3~18个月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优10例,良65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7.2%,有效率为96.5%。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有效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疼痛VAS评分、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7.8±3.4)个月。无硬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 d和术后1、3、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1.93%(57/62)。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68岁(47.8±13.5岁),病程3~48个月(18.4±12.5个月);病变节段:L3/4 4例,L4/5 9例,L5/S1 7例;行PELD、PRP凝胶微球置入;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62岁(45.9±10.5岁),病程5~54个月(21.9±13.4个月);病变节段:L3/4 3例,L4/5 11例,L5/S1 6例;行PEL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间隙高度,MRI上评估手术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