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和肠绞窄/缺血的可能性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因素。早期病因诊断对于外科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64排螺旋CT能够进行连续快速的容积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准确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原因和肠管周围的情况,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为此笔者探讨了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经手术证实的肠梗阻病例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21~78岁,平 相似文献
3.
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手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提高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适时选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6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124例,手术治疗122例,治愈221例,死亡25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以及腹透或X线平片。32例病人作CT、B超,钡灌肠检查。结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因其起病隐匿 ,临床无特异性症状 ,早期不易发现。螺旋CT增强扫描可发现胆囊腔内强化的肿块及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的强化等特征性表现 ,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率。现将我院 1999- 2 0 0 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4例胆囊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4 8~ 81岁 ,平均 6 2岁。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 ,有的放射至右肩背部 ,伴有皮肤巩膜黄染者 6例 ;食欲下降 ,消瘦者 4例。既往有胆囊炎、胆石症者 7例 ,右上腹触及包块者 4例。 14例均采用美…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27例共3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19--228、39--42s扫描,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观察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动脉早期有21例在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到肿瘤供血动脉及异常血管网,3例结节型肝癌呈现高密度均匀强化。动脉晚期除7例肿块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例结节型无明显强化外,其余肿块型及结节型均呈明显高密度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细胞癌的血供特征,弥补了一般CT扫描的缺点,有利于多血供肿瘤病灶及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6.
刘秀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Z1):84-85
目的: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和50例非骨巨细胞瘤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增强扫描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增强扫描CT值大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增强扫描之前的CT平扫值大小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增强CT扫描诊断后,研究组患者的增强CT扫描值大小为(130.40±30.13),对照组患者的增强CT扫描值大小为(90.99±29.12),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实施增强扫描CT诊断后,其CT值以及增加值会发生明显增加,这对于临床中诊断骨巨细胞瘤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5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腹部X线诊断与腹部增强CT扫描,对比临床诊断结果、诊断费用、诊断时间及患者对诊断方式科学性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腹部增强CT扫描总检出率(χ2=10.2536,P=0.0000)高于腹部X线诊断,P<0.05。腹部增强CT漏诊率(χ2=9.5214,P=0.0000)低于腹部X线诊断,P<0.05。腹部增强CT误诊率(χ2=5.2541,P=0.0011)低于腹部X线诊断,P<0.05。腹部增强CT扫描敏感性(χ2=5.4712,P=0.0014)、准确性(χ2=7.5235,P=0.0000)均高于腹部X线诊断,P<0.05。诊断后,腹部增强CT扫描科学性(t=11.5247,P=0.0000)、安全性(t=8.5241,P=0.0000)评分均高于腹部X线诊断,P<0.05... 相似文献
8.
顾李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18):100-10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以胃镜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胃癌分型准确率以及判断可切除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在胃癌分型方面,螺旋CT增强扫描与胃镜病理诊断的Ⅱ型、Ⅲ型、Ⅳ型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旋CT增强扫描判断可切除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8%(47/52)、95.65%(44/46)、50.00%(3/6)、93.62%(44/47)、60.00%(3/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判断患者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诊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53例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因中,肠粘连18例,炎症10例,肠肿瘤8例,腹外疝6例,腹内疝3例,异物4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1例,CT诊断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符合率5%(49/53)。结论 CT对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以往的献大部分介绍了SPN的CT各种表现,而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报道较少.现将本院在这方面的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范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6):161-162
目的:进行探究胸部CT增强扫描的作用,并且将其应用于肺栓塞诊断当中,确定其具体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医院接受肺部检查的患者255例当做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确定两种的检查准确度。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100%,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45.45%。实验组的检出率明显超过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应用胸部CT增强扫描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肺栓塞诊断的准确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36-937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确诊为肝癌的68例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CT影像检查。通过总结分析,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经CT增强检出肝癌病灶49个,与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的结果完全吻合,肝癌病灶检出率100%,无漏诊,诊断准确率100%;对照组经CT增强检出肝癌病灶56个,其中40处于术前常规CT影像检查的结果相吻合,其中误诊4处,肝癌病灶检出率71.43%,漏诊16处,漏诊率28.57%,诊断准确率90.00%,误诊率10.00%。可见,两组检查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病灶检出率,但观察组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是确切可靠的。不仅对肝癌病灶有较高的检出率,图像更为清晰,而且能够做到准确、快速的定性定位诊断,特别是对于早期肝癌的检出,更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和欢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很多。单纯依靠平片、腹透和临床表现、体征做出病因诊断有一定困难。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12月利用CT对53例急性小肠梗阻病人进行病因分析诊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病人,男39例,女24例,年龄1~78岁,中位年龄47岁。以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诉,在发病6~29小时内入院。所有病人都已确诊为肠梗阻。 1.2 方法:在CT扫描前口服或经胃管注入12%硫酸钡或2%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300ml。常规使用静脉团注造影剂,于扫描前团注60%碘剂50ml(1.5~2.5ml/秒),然后给以0.8ml/秒维持量,总剂量40~50g。取仰卧位扫描,从肝脏膈面开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04-2306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肝左叶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接受CT平扫后追加增强扫描,接受CT平扫为对照组,接受CT平扫后追加增强扫描为观察组,并以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CT诊断方案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差异。结果诊断结果方面,观察组共检查出70例,总符合率97.22%,对照组共检查出56例,总符合率77.78%,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0.90%,均明显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灵敏度76.50%、特异度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利用增强扫描肝脏供血特点可定性诊断肝左叶癌病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的多期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主要CT表现为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和结节状突起以及胆囊内的肿块,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长。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的定性诊断及了解胆囊癌的侵犯范围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MRI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总共纳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新疆哈密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83例疑似小肝癌患者,83例患者均开展C T多期增强扫描与MRI多期增强扫描.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分... 相似文献
17.
李竹笙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6):2321-2322
目的:评价CT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184例,全部行肝胆胰CT常规扫描。部分病例分别行双期增强扫描、薄层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正确诊断169例,其中良性111例,恶性58例。结论:CT对大部分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可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率约91.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5例术前怀疑KIRC的病例,经术后病理确诊(金标准)为KIRC51例、非KIRC14例,同时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鉴别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KIRC及其Fuhrman分级诊断价值,对比分析其平扫、皮髓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KIRC的CT值。结果:KIRC患者与非KIRC患者的病灶大小、病灶单发或多发、坏死、囊变及强化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KIRC的敏感度94.12%、特异度71.43%、准确率89.23%、阳性预测值92.31%、阴性预测值76.92%、kappa值0.673;KIRC患者中Fuhrman分级高级别患者皮髓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强化CT值显著高于低级别(P<0.05);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鉴别高级别KIRC的敏感度88.57%、特异度87.5%、准确率88.24%、阳性预测值93.94%、阴性预测值77.78%、kappa值0.735。结论: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用于KIRC术前诊...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陆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82-83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病理确诊的小肝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特点,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66例小肝癌患者,共检出72个病灶,左半肝31个(43.06%),右半肝41个(56.94%),病灶平均直径为1.86±0.79cm;CT 平扫期检出低密度病灶63个,检出率为87.50%。小肝癌的动态增强CT 扫描影像主要表现为动脉期增强、门脉期消散型,72个病灶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均获显影,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平扫CT(P<0.05);66例小肝癌患者,动态增强CT定性诊断63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结论:小肝癌的动态增强CT 扫描影像图像具有特征性的三期表现,病灶检出率高,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好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