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鉴于对2型糖尿病(NIDDM )骨生化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很不一致,本研究排除了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并发症、经济条件等因素,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特征。一、材料和方法1 .对象 (1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 9名,平均年龄5 1岁,体检合格,BMI 2 5 .2±0 .3;(2 )NIDDM组:4 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 985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平均年龄5 3岁,BMI 2 5 .0±0 .6 ,病程5~7年,尿白蛋白排泄量≤30mg/L ,当前血糖水平控制较好,排除其他疾病。2 .仪器与试剂 血清钙(Ca)、磷(Pi)、碱性磷酸酶(ALP)…  相似文献   

2.
胡继红  成金罗  叶新华  凌琰 《临床荟萃》2012,27(5):379-381,385
目的 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aibete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2 215例T2DM患者(男1 142例,女1 073例)腰椎正位1~4椎体(L1~4)、左侧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nter),髋部总体(Htot)和华氏三角(Wa rd) BMD.结果 ①中老年T2DM患者L1~4、Neck、Troch、Inter、Htot和Ward BMD在3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测量部位中Ward区BMD绝对值最低,是BMD变化的敏感的区域.②女性各测量部位BMD均低于男性(P<0.01).男女L1~4、Inter、Htot、Neck、Troch、和Ward区BMD分别为0.88(0.10) vs 0.78(0.22)、1.12(0.19) vs 1.00(0.23)、0.96(0.16) vs0.83(0.15)、0.82(0.15) vs 0.73(0.18)、0.69(0.14) vs 0.57、0.60(0.18) vs 0.52(0.22).③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4组后比较BMD,随着BMI值的增加,各测量部位BMD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老年T2DM患者BMD骨峰值出现在30~40岁.T2DM患者女性BMD值在各个测量部位均低于男性.各部位BMD随BMI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及无合并骨质疏松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INP和β-CTx,并对性别、年龄、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雌二醇(E2)、钙(Ca)、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PINP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及对照组(P均<0.05), 而T2DM无骨质疏松组PIN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βCTx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及对照组(P<0.01),且无骨质疏松组β-CTx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与BMD呈负相关(r=-0.402),与ALP呈正相关(r=0.270);β-CTx与BMD、E2呈负相关(r=-0.457,r=-0.385),与ALP呈正相关(r=0.362),P值均<0.05。 结论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与PINP、β-CTx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二者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为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骨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中所起的作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院6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另选35例中老年(女性为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二组受检人群进行骨标志物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受检人群中健康体检者3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7岁。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标志物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检测结果比治疗前检测结果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标志物能动态反映全身骨代谢的变化,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控和预后评估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与QRS记分和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5,15,30,90天及2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90天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MI患者第5,15,30,90天出血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均P<0.001)。结论: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3个月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密度(BMD)分为骨量正常组(n=94)、骨量减少组(n=92)、骨质疏松组(n=49)。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N-MID、β-CTX、甲状腺旁激素(PTH)以及25(OH)D3水平。分析血清N-MID、β-CTX与BMD、PTH及25(OH)D3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MID、β-CTX鉴别骨质疏松的能力。结果: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依次增大、糖尿病病程依次延长(P0.01)。骨质疏松组血清N-MID、β-CTX和PTH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N-MID、β-CTX水平与BMD均负相关(P0.05),与PTH均正相关(P0.05),与25(OH)D3无明显相关性;血清N-MID与β-CTX正相关(P0.01)。血清N-MID、β-CTX鉴别骨质疏松与骨量正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和0.85,特异度为100.00%、96.81%(P0.001)。结论:测定血清N-MID、β-CTX水平有助于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变化情况,进而为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以及与骨钙素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 :使用定量超声骨量 (QUS)分析系统测定 71例 2型糖尿病踝中部骨超声指数 (OSI) ,根据其测定结果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 ,并与同年龄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骨钙素 (BGP)、C肽、血糖、血钙、血磷及血浆硷性磷酸酶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SI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2型糖尿病BGP和C肽值三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人。骨密度降低者BGP和C肽呈同步降低 ,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可能与胰岛功能降低有关。血浆骨钙素测定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的监测指标之一。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 ,必要时早期使用胰岛素将可能会防止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4例2型糖尿病成年男性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收集20例健康成年男性为对照组,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受试者正位腰椎(L1-L4)、右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并依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病例组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terminal collagen crosslinks,β—CTX)、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临床化学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的脊椎骨密度值、髋部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r、FBG、HbAlC和β—CTX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质疏松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r、ALP、FBG、HbAlC、PINP、β—CTX、PTH结果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25(OH)D,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INP、β—CTX与大转子、股骨全部的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联合检测能更早反映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9.
董飞  王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9):1323-132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104例绝经后女性,其中53例骨质疏松症女性设为观察组,51例无骨质疏松症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K)、Ⅱ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骨钙素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与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theK、PINP、β-crosslaps、骨钙素及TR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以及腰椎和髋部的总T值(简称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T值与CatheK、PINP、β-crosslaps、骨钙素及TRA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表达和骨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血清骨钙素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179例50岁以上T2DM患者,根据双能X线(DXA)测量的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①T2DM骨质正常组;②T2DM骨质减少组;③T2DM骨质疏松组.对3组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钙素(OC)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正常组、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异常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每组6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OC、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Ca、血P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异常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正常组O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异常组OC水平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水平与HbA1c及HOMA-IR呈负相关(r=-0.67,P=0.004;r=-0.56,P=0.035),与HOMA-β呈正相关(r=0.46,P=0.024)。结论血糖代谢与骨代谢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代谢异常,骨形成下降是骨代谢特点之一,OC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发生、发展的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2.
13.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护骨素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护骨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5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T2DM对照组24例,T2DM实验组33例,实验组降糖方案中联合吡格列酮(30 mg/d),疗程3个月;正常对照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骨密度、血清护骨素(OP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T2DM血清护骨素(OP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T2DM实验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OPG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对照组治疗前后OPG无显著变化;③T2DM实验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髋部及腰椎BMD均有所下降,而T2DM对照组治疗前后髋部及腰椎BMD无显著变化。结论吡格列酮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不利影响因素可能超过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纳入116例肾功能正常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和45例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 4组L3、股骨大转子区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L3的BMD较A组显著降低,D组股骨大转子区BMD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BMD较绝经后健康女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骨密度与骨转换及骨重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1例T2DM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包括腰椎、左侧股骨颈和髋部总体,将纳入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85例(T>-1)、骨量减少组87例(-2.5 < T < -1)和骨质疏松组29例(T < -2.5),检测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和β-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分别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根据骨形成和骨吸收的T值分别计算骨转换率和骨重建率,比较T2DM患者骨质疏松组和骨量正常组患者的的骨转换率T值以及骨重建率T值的差异,并评估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率T值和骨重建率T值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组的骨转换率T值与T2DM女性患者骨量正常组的骨转换率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率T值与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0.14,P =0.049)。校正糖化血红蛋白后,T2DM女性患者骨转换T值与髋部仍呈骨密度负相关(r=-0.144,P=0.043)。结论在T2DM女性患者中,随着骨转换率的增高,患者骨密度越低,并发低创伤性骨折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6.
17.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5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188例:B组,应用胰岛素349例:C组)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并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另设健康对照组(A组)282例,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P<0.05);(2)C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C组男女间比较,男性骨密度高于女性(P<0.05);(3)B组和C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无统计学差异,C组HbA1c明显低于B组(P<0.05);(4)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年龄负相关,与体重正相关。结论女性、高龄、病程长、低体重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42例,平均年龄(70.1±6.4)岁。应用ES-1000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踝肱指数(ABI),并检测正位腰椎(L2~4)、双侧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华氏三角(Wards)骨密度(BMD);以ABI比值大小分为非外周动脉疾病组(ABI0.9~1.4)和外周动脉疾病组(ABI<0.9)两组。结果外周动脉疾病组的Neck、troch、Wards的BMD值分别为(0.63±0.10)g/cm2、(0.50±0.11)g/cm2、(0.39±0.09)g/cm2,低于非外周动脉疾病组(0.70±0.14)g/cm2、(0.56±0.13)g/cm2、(0.46±0.1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动脉疾病组较非外周动脉疾病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收缩压高,血尿素氮、肌酐、微量白蛋白尿值高(均P<0.05)。以neck、troch、WardsBMD值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三者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8、-0.367、-0.410,均P<0.01)...  相似文献   

19.
CT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27例50~82岁T2DM患者及89名50~83岁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L1~3椎体行BMD定量CT(QCT)测定。按年龄和病程分组对两组腰椎BMD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将腰椎BMD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女性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T2DM患者腰椎BMD及OP患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性T2DM不同病程腰椎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病程10年以上者L2椎体BMD显著低于5年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将年龄作为控制因子,T2DM患者腰椎BMD与病程无相关。④将年龄作为控制因子,女性T2DM患者腰椎BMD与绝经年限呈显著性偏相关(r=-0.216,P<0.05),与绝经年龄无相关。结论 ①T2DM患者腰椎BMD和OP患病率均与正常人基本相似。②随着年龄增长、BMI的减低,T2DM患者腰椎BMD呈下降趋势。③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女性T2DM患者腰椎BMD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