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在溪蟹体内的分布、囊蚴或后尾蚴形态特点以及囊蚴脱囊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 :从溪蟹体内分离得到的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占 11 7% ,后尾蚴占 88 3 % ,囊蚴在 10min内全部自然脱囊而成为后尾蚴 .这一现象在并殖科虫种中较为独特 ,在虫种分类上有一定意义 .二种并殖吸虫囊蚴或后尾蚴在溪蟹体内的定居部位以胸肌分布最多 ,内脏次之 ,附肢最少 .  相似文献   

2.
丰宫并殖吸虫实验宿主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丰宫并殖吸虫的囊蚴及其宿主性。方法:从丰宫并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鉴定种类,分离囊蚴及后尾蚴,观测后感染实验宿主,收集成虫制片观测鉴定。结果:绝大多数后尾蚴在蟹体内不形成囊壁,形成囊壁的囊蚴体积巨大在1mm以上,一层极薄易碎的囊壁。第二中间宿主为景洪溪蟹和毛足溪蟹。前的自然感染率为53.19%,后为66.67%。丰宫并殖吸虫的适宜实验终宿主是大白鼠,犬、猫为不适宜宿主。结论:宫并殖吸虫囊蚴的大小在lmm以上,是已知的并殖吸虫囊蚴中之最大。第二中间宿主为景洪溪蟹和毛足溪蟹。大白鼠是其适宜的实验终宿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不同月份溪蟹斯氏并殖吸虫囊蚴自然感染率,探讨理化因素对囊蚴孵出的影响,明确囊蚴生物学特性,观察囊蚴对实验动物适应性。方法定时定点捕获野外溪蟹,解剖不同月份捕获的溪蟹并计数比较其体内囊蚴感染情况,实验观察囊蚴对温度的耐受性,生理盐水、蒸馏水及胆汁孵育囊蚴,判断不同理化条件对肺吸虫后尾蚴孵出的影响。口饲囊蚴,感染后1~4月解剖小白鼠、大鼠、家兔及豚鼠,观察其在实验动物宿主体内的发育。结果全年阳性溪蟹集中分布于4~11月份,囊蚴密度6月份最高而4月份最低,溪蟹体内囊蚴对45℃及以上温度较敏感,后尾蚴在胆汁内的孵出率高于生理盐水、蒸馏水。囊蚴在大白鼠体内可发育为成虫,而小白鼠、兔、豚鼠对斯氏并殖吸虫的耐受性较差。结论斯氏并殖吸虫感染中间宿主具有季节差异性,大白鼠可作为斯氏并殖吸虫的实验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梅州市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华溪蟹种类及其并殖吸虫感染情况。方法 检视收藏的华溪蟹标本及到自然疫源地捕捉华溪蟹鉴定,然后剖检并殖吸虫囊蚴。结果 梅州市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均为平和华溪蟹。检查平远县仁居镇木溪村平和华溪蟹发现携有卫氏并殖、三平正并殖、泡囊狸殖三种囊蚴,感染率分别为26.4%(114/432)、47.0%(203/432)、4.4%(19/432)。结论以前报道的梅州市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非福建华溪蟹而是平和华溪蟹,后者为梅州市并殖吸虫的主要第二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了在勐腊县农贸市场市售的溪蟹中查到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从偏远的山区贩运到城镇的农贸市场,可能导致城镇居民并殖城镇居民并殖吸虫病的流行或暴发,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长安县肺吸虫病患者居住的山区捕获溪蟹及野生动物果子狸,观察其体内自然感染的并殖吸虫囊蚴,脱囊后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 以囊蚴人工感染家犬,观察45、90、180、380天虫龄的虫体和虫卵的形态。根据各期形态特征和测量数值,并与国内报道的并殖吸虫资料比较,鉴定为斯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少数虫体形态和数值虽有差异,总体上仍具有斯氏并殖吸虫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从化区、增城区、龙门县、新丰县)山区淡水螺、淡水蟹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的情况,了解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山溪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结果从化区良口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拟钉螺;溪蟹感染率为36.73%,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龙门县南昆山尾蚴感染率0.15%,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为100%,溪种为平和华溪蟹。增城区、新丰县各调查点收集的螺蛳、溪蟹均未检测到尾蚴及囊蚴。结论广州北部山区从化区良口镇、南昆山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吕田镇为斯氏狸殖吸虫中度疫源地(Ⅲ级)。  相似文献   

8.
从1982年以来,我们调查了浙江宁海、乐清、遂昌和临安的淡水蟹体内并殖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并对分离所得的两种并殖吸虫(卫氏和三平正)的囊蚴、脱囊后的后尾蚴和感染动物后所得的成虫进行了测量及形态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淡水蟹体内并殖吸虫囊蚴的感染率与感染度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浙西南十个县疫区的华溪蟹,发现畸形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与普通型囊蚴混合感染,形状以孵圆形、肾形或三角形为主,95%分布于蟹的腮部。两种囊蚴分别感染犬、猫,76天后从虫体子宫内或猫粪中发现并殖吸虫卵。两型囊蚴所得的成虫,童虫与卵,均具有卫氏并殖吸虫之特征,提出扁囊并殖为卫氏并殖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0.
并殖吸虫由于其成虫通常寄生于终宿主的肺脏 ,亦称肺吸虫 .如果在肺脏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 ,引起异位损害 ,则称并殖吸虫异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 .本文报道小睾、丰宫并殖吸虫实验感染大鼠异位寄生 2例 .1 材料、方法与结果从云南勐腊县采集溪蟹分离得到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 ,腹腔注射法分别感染Wistar大鼠 (小睾并殖吸虫每鼠感染 1 5个囊蚴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 8个后尾蚴 ) ,2 1 0d解剖大鼠 .其中小睾并殖吸虫感染的 1只大鼠腹腔内查见 1童虫 ,肺脏未见虫囊 ,在胸腔内紧贴脊椎的结缔组织内…  相似文献   

11.
<正> 1982年10月我们在皖南歙县所采集的溪蟹体内,除检获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外,尚获得三平正并殖吸虫与扁囊并殖吸虫囊蚴,并分别感染家犬获得成虫。笔者曾将此项发现作了报导,并描述了两种新发现的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1984年10月又在休宁县流口区的溪蟹体内检获上述三种并殖吸虫囊蚴。现将感染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所有溪蟹均采自休宁县流口区。按体重分10克以上(简称大蟹),5-10克(中蟹),6克以下(小蟹)三组,总共检查100只溪蟹。溪蟹逐个捣碎,水洗沉淀后于解剖镜下检获囊蚴,并分別记录不同体重的每只雌、雄蟹体内卫氏、三平正与扁囊并殖吸虫的囊蚴数,统计其感染率及感染度。  相似文献   

12.
<正> 泾县近年来已证明有人体肺吸虫病的流行。但据报导至今未在溪蟹体内发现并殖吸虫囊蚴。我们此次在进行安徽并殖吸虫虫种的调查研究工作中,从泾县水东公社连虹大队所采集的溪蟹体内,发现了并殖吸虫囊蚴,并将所检获的囊蚴感染一只家犬,获得成虫。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粤北乐昌市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采集大洞村调查点山溪中螺蛳1 700余只、溪蟹88只,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应用检出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猫1只,收集猫粪便,检查并殖吸虫虫卵,解剖粪检虫卵阳性猫,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大洞村螺蛳中短尾尾蚴感染率为0.58‰(1/1 700),螺蛳鉴定为放逸短沟蜷。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09%(32/84),溪蟹鉴定为平和华溪蟹。解剖人工感染虫卵的阳性猫,检获P.w成虫4条。结论乐昌市乐城镇大洞村为一新发现的卫氏并殖吸虫高度(II级)自然疫源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卫部门及政府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小睾并殖吸虫形态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小睾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及虫卵形态作了大样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小睾并殖囊蚴是已报告的具两层囊壁的并殖吸虫囊蚴中之最大者,脱去外壁的囊蚴大小为0.728±0.086×0.703±0.094mm。67%的成虫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大多数的卵巢结构复杂,23%的标本在腹吸盘以前具盘曲的子宫环。尤其突出的是睾丸特小,为已报告的虫种中之最小者,无分技或仅有1—6个芽状突起,这是本虫种典型而又稳定的种群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云霄县淡水蟹种类及其感染并殖吸虫囊蚴的情况。方法选取不同地理方位为调查点,捕捉各调查点的淡水溪蟹进行分类和并殖吸虫囊蚴的检查。结果全县共调查6个乡(镇)20个村,共捕捉230只蟹,查出漳州华溪蟹(n=136)、漳浦束腰蟹(n=63)和闽溪蟹(待定种)(n=31)3种;检出感染并殖吸虫蟹15只,阳性检出率为6.6%(15/230),蟹的感染指数为0.11,对福建华溪蟹和中华束腰蟹种类及分布作了修正。结论云霄县并殖吸虫宿主淡水溪蟹有3种,蟹感染并殖吸虫呈下降趋势,但仍为中度并殖吸虫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浙南六县浙江华溪蟹体内两种肺吸虫囊蚴的分布情况。证明囊蚴在溪蟹体内的寄生部位因虫种而异。卫氏肺吸虫囊蚴在足、胸肌最多,背壳、内脏等处较少;在足关节附近囊蚴较多,蟹之眼、腮亦可检出。三平正肺吸虫囊蚴主要分布在蟹的心脏。实验表明,寄生在溪蟹体内的囊蚴在蟹体破碎时脱落,易污染水源或餐具造成感染。本文同时就囊蚴在溪蟹体内的分布与脱落情况,与流行病学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在蝲蛄体内的分布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讲是有其规律的,以头胸部和足肌最多,其次为螯肢肌肉、腹肌和鳃,内脏中最少。按每克组织的含囊蚴数计算,鳃仅次于足肌和头胸部,结果提示囊蚴的分布和尾蚴的侵入部位有一定关系。各部位囊蚴的大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三种类型囊蚴及囊壁的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壁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外壁薄而透明,平均厚度为5.1μm,内壁厚,色暗而坚韧,平均为16.6μm。内壁实际由两层构成,内壁外层较厚,平均为13.7μm,在扫描电镜下两侧缘各为一较薄致密层,中间为疏松层。内壁内层较薄,平均厚度为2.9μm。三层囊壁厚度平均之比为1:26:0.56。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查明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地理区划分布和种类,为今后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和制订并殖吸虫病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4月至11月间选择云南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具有代表性的 11个地州市作为抽样调查点,从其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经鉴定后的溪蟹除留下少量样本外,其余的采用水洗沉淀法分离囊蚴,对囊蚴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 从11个地州市的18个县共采集溪蟹1 584只,隶属于2科5属12种,其中束腹蟹科、束腰蟹属、非拟溪蟹属和小石蟹属为云南省首次报道.在西双版纳、大理、红河和普洱4个地州市的溪蟹体内检获阳性溪蟹157只,溪蟹的平均感染率为21.99%,共获得并殖吸虫囊蚴1 110个,隶属 2属8种.结论 云南省境内的溪蟹种类多,地理分布广,且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发现了一些新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并殖吸虫虫种和各阶段宿主及其感染率、感染度研究,调查三元区并殖吸虫疫源地。方法捕捉螺-、溪蟹和野猫粪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并殖吸虫囊蚴、尾蚴和虫卵的检查、留置观察和感染动物试验。根据病人线索进行人群感染率的调查,并了解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结果检查放逸短沟蜷654只、洱海螺新种846只、拟钉螺(待定种)135只和235只沼螺,只在1只洱海螺中检出并殖吸虫尾蚴,检出阳性率为0.12%。充当第二中间宿主的福建华溪蟹和华南三角肢溪蟹新种携带有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斯氏狸殖、泡囊狸殖、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蟹的感染率为44.28%,平均每只蟹和每克蟹组织携带囊蚴分别为24.90和2.47;人群皮试阳性率为8.64%(21/243),皮试阳性者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3.81%(5/21);3份野猫粪标本有2份检出并殖吸虫虫卵和孟氏裂头绦虫虫卵、缩小膜壳绦虫虫卵及一种棘口吸虫虫卵。结论三元区为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主的肺吸虫病高度疫源地,同时也是孟氏裂头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及一种棘口吸虫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扁囊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和虫卵各阶段在光镜下的形态学比较及所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认为这两种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