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湖南地区拟诊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探讨近年来该地区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演变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针对性指导本地区AR防治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6 276例拟诊AR患者门诊资料,以及常见11种吸入性变应原的SPT结果,依据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描述特征。结果 共有5 178例AR患者对至少一种吸入性变应原SPT呈阳性反应。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的前3种依次为粉尘螨(96.81%)、屋尘螨(96.33%)和蟑螂(57.92%)。97.89%的阳性患者存在至少2种阳性变应原的共同致敏现象。变应原SPT总体阳性率在不同年度组和性别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不同个体SPT阳性率在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研究期间,杂草SPT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霉菌1 SPT阳性率呈逐年上升(P<0.05)。此外,男性患者的杂草和葎草的SPT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而动物毛发SPT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对泉州地区1236例拟诊为AR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轻重程度的患者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SPT阳性率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6.7%)、粉尘螨(65.5%)、蟑螂(32.8%)、海蟹(18.2%)、海虾(16.8%)。未成年组中SPT阳性率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SPT阳性率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和哮喘史的患者阳性率与无家族史和哮喘史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海蟹、海虾是泉州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SPT阳性率有所不同,有家族史、哮喘史的患者阳性率比无家族史、哮喘史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以及变应原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分布的差异性.方法:对2 808例确诊为AR患者,应用本地区常见的变应原标准化试剂行皮肤点刺试验,结合年龄及变应原分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本地区AR患者中,屋尘螨和粉尘螨是最主要的变应原(91.03%、86.47%),其次分别为蟑螂(19.55%)、豚草(15.63%)和艾蒿(14.13%).不同年龄人群中主要变应原并不完全一致.真菌Ⅰ在3~9岁儿童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豚草、艾蒿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蟑螂阳性率则在30~39岁年龄组最高.AR患者中单一变应原过敏者随年龄增长其比例不断下降.结论:尘螨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变应原,阳性变应原分布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16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比较本地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致敏的特点。方法 4383例(3~75岁)临床疑似AR的患者被分为未成年人组(3~17岁)及成年人组(18~75岁),其中未成年人组又细分为三组(3~5岁组,6~14岁组,15~17岁组)后进行SPT结果分析。结果 未成年人组SPT阳性1063例(78.9%),其中男717例(67.5%),女346例(32.5%);成年人组SPT阳性1687例(55.6%),其中男715例(42.4%),女972例(57.6%)。未成年人组与成年人组均以粉尘螨、户尘螨为最主要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92.9%、90.8%及81.0%、78.9%。主要变应原第3~5位者,未成年人组为猫毛(7.2%)、蟑螂(6.9%)、葎草花粉(5.8%),成年人组为蟑螂(14.2%)、葎草花粉(13.0%)、海虾(6.4%)。经χ2检验,未成年人组与成年人组的SPT阳性率,SPT阳性男女比例,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葎草花粉及猫毛变应原阳性率,单一尘螨阳性率,单一尘螨阳性男女比例,粉尘螨及户尘螨阳性等级中+++及++++构成比与++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细分的未成年人三组间,除6~14岁组SPT阳性率与3~5岁组和15~17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上述各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存在显著差别。未成年人组中,男性SPT阳性率及单一尘螨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未成年人更适合特异性免疫治疗(SIT)。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人性变应原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10 030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21组共4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4 813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诊断AR 10 030例,男性和女性均按年龄(以周岁记)分为4组,分别是:3~17岁、18~39岁、40 ~59岁以及≥6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不同变应原反应呈阳性的例数分析显示,男性占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德国小蠊,女性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藜.②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的分布显示,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患者,双重变应原阳性均位列首位,其次是三重变应原阳性或单一变应原阳性.③单一阳性变应原分析显示,男性3 ~17岁患者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交链孢霉菌、艾蒿,其余年龄组男性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均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德国小蠊;女性3~17岁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交链孢霉菌,18 ~3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蒲公英,40~5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混合树1,≥60岁患者前4位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艾蒿.④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双重阳性变应原占首位的均是粉尘螨+屋尘螨.在3 ~17岁的患者中,对交链孢霉菌的双重阳性患者例数排在粉尘螨+屋尘螨之后,高于其他变应原组合.18岁以上的患者,交链孢霉菌双重阳性患者比例下降,而花粉类变应原、德国小蠊、粉尘螨或屋尘螨的双重阳性率上升.⑤不同性别患者三重阳性变应原居首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其次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其余组合少见.结论 尘螨、夏秋花粉及杂草花粉、交链孢霉菌和德国小蠊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患者,致病变应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4637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62.84%,屋尘螨、粉尘螨为主要变应原;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81,P<0.01),其中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各月份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001,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792,P<0.01),屋尘螨和粉尘螨的反应强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x2 =122.513,P<0.01;x2=138.475,P<0.01).结论 尘螨为近5年来上海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较高.尘螨阳性率在季节分布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儿童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了解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方法对AR患儿进行SPT,描述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根据年龄和季节分层分析,同时对尘螨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74.67%患儿对2~4种变应原过敏。阳性率前三位的变应原分别是屋尘螨(93.16%)、粉尘螨(86.23%)、热带螨(40.73%)。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蠊在学龄组和学龄前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国小蠊在春、夏、秋、冬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尘螨强阳性率在学龄组、学龄前组及春、夏、秋、冬季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尘螨是广州地区AR患儿的主要变应原。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镰在学龄组阳性率较高。德国小蠊为常年致敏变应原。尘螨过敏有强阳性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应用20种变应原对本地1164 例疑似AR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主要变应原在年龄和季节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 天津地区居于前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其中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5.40,P <0.05),螨虫组合变应原阳性率在春、夏季节明显低于秋、冬季节(χ 2=28.52,P <0.05)。艾蒿在秋季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00,P <0.05)。蟑螂在5~17岁组和≥60岁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其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02,P <0.05),秋季最高。结论 天津地区位于前 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均为吸入性变应原,并且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秋季是天津地区AR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太原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AR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1 382例疑似AR且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943例(68.23%)患者sIgE呈阳性反应,其中艾蒿(48.26%)、豚草(21.56%)、室内尘螨组合(19.10%)为主要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34.88%)显著高于食入性变应原(3.40%);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变应原呈降低趋势,不同年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3年最高(80.00%);不同月份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月最高(79.89%);不同季节间艾蒿、豚草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夏秋季高发;患者变应原阳性个数组合从1种到12种均有分布,其中2种组合最高(15.63%)。结论 太原地区的主要变应原是艾蒿、豚草、室内尘螨组合。绝大数患者为多重致敏,年龄、病程、季节也是影响变应原阳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云南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893例确诊为AR的患者的皮内试验结果,按照年龄分为4个组:4~17岁组(605例),>17~35岁组(660例),>35~50岁组(507例),>50~70岁组(121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917例)和女性组(976例)。比较各组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①变应原皮内试验总阳性率为70.1%。阳性率前10位的变应原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夏秋季花粉、旱冬瓜、藜科、大籽蒿、禾本科、油菜、蟑螂;②变应原阳性个数中,以3重变应原阳性最多,其次为双重变应原阳性和单一变应原阳性;③阳性率前10位的变应原中,不同年龄组患者前3位阳性变应原均为户尘螨、粉尘螨和室内尘土。4~17岁组与其他3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不同性别组患者间,除户尘螨、粉尘螨和室内尘土男性高于女性外(P<0.05),其余变应原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云南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主要是尘螨,其次为夏秋季花粉、旱冬瓜、藜科、大籽蒿、禾本科、油菜。各年龄段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变应原分布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谱。方法将具有典型AR临床症状的567例患者按年龄分为9组,采用13种当地常见变应原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进行变应原分布情况分析。结果①女性患者粉尘螨、户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的过敏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t=2.701,P=0.012)。②不同年龄组中,过敏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93.5%患者检测出过敏原,其中2.1%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91.4%患者为多重过敏。在粉尘螨与户尘螨两种过敏原中,5.46%仅对其中一种尘螨过敏,85.4%同时对两种尘螨过敏。④平均过敏原的个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F=8.738,P=0.012),而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400)。结论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是昆明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患者的人均变应原个数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同一地区人群,比较2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剂阳性率的差别。方法:收集2005-06-2013-02期间上海地区9 233例被拟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别使用阿罗格(阿罗格组)和安脱达(安脱达组)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2种试剂在检测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阿罗格组总体阳性率(62.90%)高于安脱达组(5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粉尘螨、屋尘螨为2组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在阿罗格组和安脱达组中粉尘螨的阳性率分别为55.23%和45.57%,屋尘螨分别为54.83%和47.89%,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同一地区拟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中,使用不同变应原点刺试剂进行SPT,其总体阳性率有所不同,变应原种类较多者更易于提高检出阳性率;尘螨均为主要变应原,但不同试剂检出的阳性率不同,在决策特异性免疫治疗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湖北宜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结果分析,为宜昌地区合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1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分布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结果:1 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1 545例(78.1%)呈阳性反应,男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未成年组变应原阳性率高于成年组,1 545例阳性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1 242例(80.4%)、屋尘螨1 003例(64.9%)、蟑螂205例(13.3%)和蒿属花粉127例(8.2%)。结论:在宜昌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应作为宜昌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防治工作,尤其重视未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两广交界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致敏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124例AR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资料,统计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并分析有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点刺时间及性别对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及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结果:吸入组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为户尘螨(77.0%)、粉尘螨(77.1%)、蟑螂(42.3%);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为海蟹(39.5%)、海虾(31.1%)、带鱼(10.8%),总体样本的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为(3.6±2.7)分。各种变应原阳性率以及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随着患者年龄、点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吸入组中户尘螨、粉尘螨与猫毛阳性率在男性组与女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螨类是该地区AR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患者年龄、点刺时间以及性别对AR患者致敏原的检出率与多重致敏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可用来作为衡量患者致敏水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甘肃庆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该地区AR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8种变应原对576例疑似AR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480例(83.3%)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艾蒿(73.3%)、大豚草(55.7%)、树Ⅱ(51.7%)、树I(48.3%)、粉尘螨(43.3%)及屋尘螨(36.7%),并且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男女性别组问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艾蒿、大豚草、树Ⅱ是庆阳地区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梧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出该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 80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查找变应原。结果 受试患者中2 221例(79.32%)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粉尘螨2 040例(91.85%)、户尘螨1 960例(88.25%)、蟑螂1 056例(47.55%)。结论 在梧州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占据主要地位,应作为梧州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