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对鼻咽癌(NPC)放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对32例(51耳) NPC放疗后经鼓膜切开抽液冲洗治疗无效的SOM患者进行鼓膜置管和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 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5年,治愈8耳,治愈率为15.7%,有效41耳,总有效率为96.1%。 7耳(13.7%)咽鼓管功能好转,所有重复置管耳的耳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置管后耳漏发生率为25.5%, 鼓膜穿孔发生率为9.8%。结论:鼓膜置管治疗SOM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对于咽鼓管功能已经严重损害 的患耳,重复鼓膜置管是维持耳功能的可靠手段;鼓膜置管的并发症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以影响儿童的智力及语言发育。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SOM有效手段,本文分析因腺样体肥大并发SOM患儿,经药物治疗无效而进一步在我院行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切除的综合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本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常见方法有药物治疗、咽鼓管通气、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鼓膜置管等。上述方法的主要弊端是需要反复鼓膜穿刺、通气管脱落、置管时间长所致感染及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穿孔不愈合、鼓膜硬化和胆脂瘤形成等并发症。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耳内镜钬激光鼓膜造孔治疗SOM,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我科从2003年1月~2007年9月,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病灶相邻区域手术及鼓室置管方法阶梯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鼓膜打孔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我科近年来应用腺样体切割吸引器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配合CO_2激光鼓膜打孔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6-01-2010-04期间手术治疗了37例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在鼻内镜下实施动力腺样体切割术,同期加鼓膜切开、鼓室内地塞米松灌注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SOM是迁延、复发的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鼓室天然通气道紊乱致中耳积浆-粘液性渗出物,治疗靠鼓室分流(shunt),最常用者为鼓膜切开置管,虽有效但操作技巧要求高,有可能损伤中耳重要解剖结构,通气管可能掉入鼓室或脱出耳道,管腔易被稠厚分泌物粘堵,治疗结束时须除管,长期置管可影响鼓膜功能。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附115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5耳,术后随访其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耳漏(10.1%),鼓室硬化症(8%),鼓膜穿孔(3.4%)、耳鸣(1.7%),感音神经性聋(0.8%).结论:应用小型鼓膜通气管可显著减少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l,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及中文期刊数据库(CBM,CNKI及CSTJ),获取对照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NPC放疗后SOM的临床研究资料;用Stata9.2统计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5篇,合计患者352例(484耳);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有效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78,1.32)];而鼓膜置管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鼓膜穿刺组[RR=0.25,95%CI(0.14,0.44)]。结论在NPC放疗后SOM患者的初次治疗中,鼓膜穿刺和鼓膜置管的疗效相似,鼓膜置管比鼓膜穿刺更易发生并发症。以上分析结果提示,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选择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小的鼓膜穿刺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行腺样体消融并单纯鼓膜切开不行鼓膜置管和行鼓膜置管2种方法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分析56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及声导抗检查明确诊断;分别行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切除腺样体并行鼓膜切开不置管(A组)与并行鼓膜切开加置管(B组),术后观察统计2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 A组28例,治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89.3%。B组28例,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9%。2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发生并发症12例,B组发生5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切开或鼓膜置管术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已被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已被认可。我科从1999年10月~2006年6月,对34例(39耳)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常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对鼻咽癌(NPC)放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对27例、39耳NPC放疗后的SOM患者进行鼓膜置管和随访。结果:随访3个月~3年,治愈9耳(23.1%),有效25耳(64.1%),总有效率87.2%。结论: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治疗SOM创伤小,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收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5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2例前期行鼓膜穿刺术)。随访3个月以上。记录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问卷评分(ETDQ-7)、鼻内镜、纯音测听、鼓室图及Val-salva动作下颞骨CT检查情况。结果 2耳前期行BET并鼓膜穿刺者,术后4周内均复发;23耳同期行BET并鼓膜切开置管术者,术后3个月ETDQ-7评分、纯音测听(4PTA)阈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颞骨CT提示乳突及鼓室内软组织影均消失或不到术前的5%。12耳在BET术后3个月拔管,其中6耳恢复正常,另6耳在拔管后8周内复发,予重新切开置管。结论 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坚持规律的Valsalva锻炼以及3个月以上时间的鼓膜置管才能保证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制鼓膜切开抽液置管手术器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陈舒华1汪宗文1中耳积液(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是耳科临床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前三者在治疗本病发病初期有一定疗效,但有不少患者应用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外科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和反复急性发作的中耳炎包括鼓膜切开术和鼓膜置管术。自从 1954年由Armgtrong发明这种方法以来 ,它已成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 ,但在鼓膜切开置管自然脱落或去除后 ,许多病人都会出现鼓膜穿孔。该作者回顾性研究了鼓膜置管术后患耳持续穿孔率及容易造成穿孔的各种因素。1980年到 1994年施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病例共有136 0例病人 ,2 6 0 4只患耳。施行置管术 2 878次 ,患儿年龄为 10岁或更小 ,从术前评估 ,手术报告和记录 ,随访记录 ,分析下列项目 :(1)年龄和性别 ;(2 )置管适应症 ;(3)以前行鼓膜切开和置管次数 ;(…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o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变性疾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听力下降原因之一.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有关.目前,临床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促纤毛运动及黏液溶解药物、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近年来我们采用He-Ne激光照射后给予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OME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常规治疗(如用药、单纯经鼓室穿刺)效果差、易复发;反复发作者行鼓膜切开置管,因手术复杂、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不做首选。我科门诊2001年1月~2003年1月采用经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疗法对30例(30耳)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与体征的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现临床上大多采用药物、鼓室穿刺注药、鼓膜置管等治疗,但后两者又有继发感染,鼓膜及鼓室硬化等并发症,故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我科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鼓膜置管后中耳功能综合评价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43耳)临床诊断为SOM的患儿,分别在鼓膜置管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导抗图(记录外耳道容积,ECV)测试;术后1个月加咽鼓管功能正负压平衡测试,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置管情况。结果:置管后1个月,39耳置管通畅者ECV>2.0ml,听力比置管前明显提高;DPOAE引出率及部分频率幅值提高,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咽鼓管功能尚无完全正常。结论:应用ECV、纯音听阈测试、DPOAE以及咽鼓管功能测试对患儿鼓膜置管术后中耳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术加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保守治疗无效的75例(9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51耳),行鼓室置管术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36例(45耳),单纯行鼓室置管术。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咽鼓管功能、鼓膜形态、中耳积液吸收。鼓室压图峰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室置管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除术治疗儿童SOM有较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