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导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与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共培养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用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A组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为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C组为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10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评测效果.结果 在局部观察和肌肉测量、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A组)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情况良好,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桥接组(C组),明显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体重200~220 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用下面6种不同的实验组修复15 mm长坐骨神经缺损.A组:种植ADSCs的去细胞神经;B组:种植诱导ADSCs的去细胞神经;C组:种植许旺细胞(SCs)的去细胞神经;D组:去细胞神经;E组:自体神经移植;F组:空白对照.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测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12周,F组未见桥接物,A组和B组的神经电生理等各项指标均分别优于D组(P<0.05或P<0.01),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ADSCs及诱导后ADSCs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移植体,能够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雪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探讨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构建右侧坐骨神经14mm缺损,A组:单纯SIS修复组;B组:复合雪旺细胞的SIS修复组;C组: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组织学、透射电镜、图像分析、逆行示踪和小腿三头肌称重等方法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16周,B组移植段与近远段神经外观相似,未有神经瘤形成。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查见B组再生神经组织可顺利通过缺损区,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呈束状,含有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与C组相似。电生理检测见第16周B组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幅均较第12周有所提高,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蓝逆行示踪证实B组和C组再生神经轴突轴浆运输功能恢复良好。图像分析证实B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百分比、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髓鞘厚度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于A组。B组和C组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肉重量和恢复率均优于A组,C组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S复合雪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能有效修复大鼠长距离坐骨神经缺损,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三种去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差异.方法 取大鼠坐骨神经39条,分别用甘油(A组)、叠氮钠(B组)、三硝基甲苯(C组)萃取,每组13条.观察萃取神经结构.用A、B、C三组神经支架修复1.5 cm长的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另设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每组10只,术后12周比较五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萃取后A组90%细胞、B、C100%细胞消失,纤维性支架结构A组95%完整;而B、C组仅30%.修复后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A、B、C三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相当(P>0.05),与D、E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油、叠氮钠、三硝基甲苯等萃取神经可较好地修复坐骨神经缺损,但甘油处理神经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5.
RGD多肽接枝聚复合导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45只雄性成年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形成10 mm缺损,A组采用单纯PLA神经导管桥接缺损,B组采用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缺损,C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小腿三头肌恢复率、组织学、超微结构等测定.结果 B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湿重恢复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超微结构测定发现B、C组神经再生情况明显优于A组.结论 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近,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神经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50只成年雌性DA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5种移植物桥接大鼠1.5cm坐骨神经缺损。A组: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种植类许旺细胞移植组;B组: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E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4、24周通过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肌肉湿重及组织学指标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24周A、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B、C、D组(P〈0.05或P〈0.01)。结论冻干化学去细胞神经是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降解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处理后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5 mm坐骨神经缺损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为未经酶处理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B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8、12周进行痛觉刺激试验.术后12周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测小腿三头肌湿重和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8周,A组痛觉恢复率高于B、C组.术后12周A、C组痛觉均恢复,B组部分大鼠痛觉恢复.术后12周,A、C组小腿三头肌湿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段神经5mm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A组高于C组,移植段神经10 mm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段神经以远5 mm处胫神经平面有髓神经纤维密度A组略低于C组.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A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神经传导速度A组低于C组.A、C组上述指标均优于B组.结论 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处理的去细胞神经,有利于轴突进人生长,缩短靶器官神经重新支配时间,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猕猴4cm尺神经缺损的实验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分别用6种移植物桥接4cm尺神经缺损。A组:自体BMSCs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B组:自体SCs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C组:自体BMSCs PLGA支架导管;D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E组:PLGA支架导管;F组:自体神经。通过功能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研究评价各自的实验效果。结果A、B、C三种组织工程化神经实验组,术后6个月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能引起小鱼际肌群产生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复合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神经传导速度和再生的神经纤维数目与自体神经移植组(F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分别大于未加细胞的支架组(D、E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自体源SCs或BMSCs作种子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或自体源BMSCs与PLGA支架导管构建不同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猕猴4cm尺神经缺损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尚剑  袁绍辉  毕郑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74-1576,I0004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以DMEM为培养基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mm的Wistar大鼠动物模型,A组:经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雪旺细胞与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凝胶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将ECM凝胶注入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新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等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诱导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核大、周围有光晕、突起细长呈纵形排列,GAFP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动物模型各组经移植术后12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神经远端。A组、C组组织学及电生理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AB=0.021,PBC=0.001),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AC=0.065);A、B组聚乳酸导管降解吸收明显。[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利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0.
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构建猕猴组织工程化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评价用自体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或许旺细胞(SCs)作种子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猕猴尺神经4cm缺损的实验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分别用4种移植物桥接猕猴4cm尺神经缺损。A组:种植自体MSCs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B组:种植自体SCs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C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D组:自体神经移植。通过功能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指标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A、B组术后6个月能引起小鱼际肌群产生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复合动作电位的最大振幅、神经传导速度和再生的神经纤维数目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D组分别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自体源SCs或MSCs作种子细胞,与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猕猴4cm尺神经缺损,均能取得与自体神经移植相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许旺细胞(SCs)/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分别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SD大鼠SCs和ADSCs,并将SCs与ADSCs按照2∶1的比例和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共培养,来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用于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实验随机分为4组:单纯丝素/胶原支架移植组(Scaffold组)、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移植组(TEN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utograft组)、未手术对照组(Normal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Instron5865力学试验机测试导管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观察导管内部空间结构及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术后12周分别行电生理学及形态分析学等一系列检查评估神经再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Turkey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导管内部相通性良好,在三维的孔隙中及表面上有许多神经元样细胞生长并伸出长突起,细胞生长状况佳。力学试验机测试显示导管最大和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10.80±0.30)MPa、(8.14±0.20)MPa。根据再生神经大体观察、电生理学检查及形态学结果统计分析可得,各组实验动物都不同程度上实现缺损神经的修复再通。但从实验动物神经修复效果来讲,TENC组和Autograft组都较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优于Scaffo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SCs/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具备初步生物神经样结构,且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再生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及促进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盆腔内脏运动神经缺损的效果,为解决直肠癌手术盆腔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备用。制作比格犬盆腔内脏运动神经10mm缺损模型,分3组予以修复。A组:将BMSCs与胶原蛋白海绵混合移植于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共聚物(PLGA)导管中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桥接盆腔内脏运动神经缺损段;B组:仅将胶原蛋白海绵移植于PLGA导管中桥接神经缺损段;C组: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移植段神经通过大体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电镜扫描、轴突计数等方法评价各组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术后12周,PLGA导管基本吸收,各组再生神经均能通过缺损区长至神经远端,A组再生神经纤维密度和神经结构与C组相近,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与PLGA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用于修复盆腔内脏运动神经缺损效果好,与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组织工程神经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神经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力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将其与日益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回顾,着重从组织工程方面阐述周围神经修复方法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再生室中神经修复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神经再生室中周围神经修复过程各组成份的变化过程。方法 将大鼠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后分隔5mm,用硅胶管套接。术后7、14、21、28、35、42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再生室(长5mm,分5个节段,每节段长约1mm)中各节段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7d神经再生中主要为单核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于1mm和5mm处还可见到含髓样变性小体的巨噬细胞和新生的成纤维细胞;特别是1mm处可见雪旺细胞包裹的无髓神经纤维。术后14d有髓、无髓神经纤维已贯穿全室,神经再生室中段已有较多的含丰富内质网的新生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术后21、28、35、42d神经再生室中各段组织皆为不同成熟程度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并被成纤维细胞突起包裹成小束,束间有不少胶原纤维。结论 术后7d神经再生室近端已见再生轴突,术后14d再生的神经已贯穿全管。神经再生中成份的变化提示,神经再生需要有利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隔离技术应用在神经细胞/组织移植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sien-alginate,APA)微胶囊,包埋分离自SD大鼠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神经组织;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和ELISA法检测其培养后活性和分泌神经生长因子情况.制备坐骨神经横断损伤的SD大鼠模型,将微囊化SCs/神经组织移植到实验组坐骨神经吻合口处.结果:微囊化SCs/神经组织培养一定时间后,仍保持活力和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4周后实验组吻合口远端可见到再生的阳性纤维,明显大于对照组,瘢痕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生的神经纤维和新生的微小血管远较对照组密集.结论:微囊化SCs/神经组织移植后在局部持续分泌神经生长因子,有促进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兔缺损的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体质量1.5-2.0 kg,随机分成2组.两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造成2.0 cm长的缺损.实验组: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对照组:仅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观察、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且进行量化分析、肌湿重检测.结果 手术区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有髓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4、8、16周分别为(906.25±30.68,1726.25±51.89,2825.13±22.79)、(5.35±0.62,5.46±0.38,5.59±0.80),(1.65±0.37,1.75±0.41,1.83±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三头肌湿重于术后4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8、16周分别为(5.62±0.99,7.38±0.26)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长段神经缺损实验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研究组织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2.5c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90只2个月月龄的Lewis1W雌性大鼠,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成3个神经移植组,每组30只。A组:用种植同源雪旺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胶原神经管桥接,即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组。B组:用无雪旺细胞但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胶原神经管桥接,即对照组。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6月,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肌肉组织学观察;用S-100和神经微丝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后,行轴突计数等检测。结果 完成对21只大鼠(每组7只)的实验评估。从A组和C组的胫前肌中均能诱发出波幅明显的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段神经全长,远端肌肉轻度萎缩。B组中则没有或仅记录到波幅很低的CMAP,移植神经远端结缔纤维组织增生,再生轴突罕见,所支配肌肉明显萎缩。结论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可用来修复大鼠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