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经皮兔肝内VX2肿瘤接种方法初探及其超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肝癌微创治疗的实验研究,同时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接种后肿瘤成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在超声引导下将瘤块(约0.5 mm×0.5 mm×0.5 mm)2~4个接种在兔肝左、右叶,于接种后203、6 d行超声检查,同期剖腹观察接种情况。结果15只兔接种30个肿瘤,16个(53%)接种成功,接种时间为15~40 min,接种位置与是否成瘤无关,接种并发症少;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改进后模型制作更简单,费时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接种后要动态连续行超声检查观察成瘤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腹直视瘤块接种法及超声引导下肿瘤单细胞悬液接种法制作兔VX2原位肝癌模型的特点。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开腹组及超声介入组,每组8只;分别在开腹直视下将瘤粒接种于兔肝内及超声引导下将单细胞悬液注入肝内,1周后间断行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并对两组动物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在兔VX2原位肝癌模型制作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开腹组与超声介入组原位种植分别为7只与6只,无明显差异。虽然开腹组平均成瘤时间早于超声介入组,但是超声介入组实验操作简单、省时,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分别是1只(超声介入组)和7只(开腹组)。接种后期(〉28d)均出现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分别为8个(超声介入组)和14个(开腹组)转移灶。且可以用超声实时监测肿瘤的大小、形态、回声、血流情况等。结论超声引导接种制作的兔VX2原位肝癌模型是超声介入治疗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超声检查可作为监测兔VX2原位肝癌模型的一种简便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醋酸注射治疗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醋酸注射治疗肝肿瘤的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20只家兔肝组织注射不同浓度及剂量的醋酸,分别于即刻1d、3d及1周后观察超声图像,之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同时测量其凝固区直径。采用兔肝VX2肿瘤模型8只(10个结节)进行醋酸瘤内注射。注射后即刻及注射后1d处死动物观察其病理变化。另有对照组动物6只(8个结节)同期处死,比较生长情况。结果 注射醋酸后动物肝脏立即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呈椭球形。坏死区大小与其浓度及剂量呈正比。超声引导下醋酸瘤内注射24h后8个结节肿瘤细胞发生完全凝固性坏死,而注射后12h内2个结节肿瘤原发灶大部分发生变性及凝固性坏死,边缘有少量肿瘤残存,而对照组肿瘤结节的平均直径为1.3c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醋酸对兔肝VX2肿瘤有极强的杀伤作用,治疗后24h完全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兔VX2软组织肿瘤模型,研究其高频超声表现.方法:2006年2~6月在12只大白兔后肢建立软组织肿瘤模型,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12只大白兔成功建立软组织肿瘤模型,超声表现为等回声为主,肿瘤边缘区域血供较中央区域丰富.结论:兔软组织肿瘤模型易于建立,超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兔肝VX2瘤血供超声显示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癌血供超声观测指标与其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建立兔肝VX2 瘤模型,利用CO2US、X- DSA、Doppler US及ECT显示肿瘤血管,并与肿瘤的组织病理、DNA 含量分析、PCNA 表达相比较。结果 经肝动脉、CO2 造影后瘤区回声增强组肿块DSA、Doppler US、ECT血流量信号显示率较高,癌灶血窦较丰富,平均DNA含量、PCNALI高于回声不增强组。结论 兔肝VX2 瘤以动脉供血为主,与种植途径无关,直径< 3 .0cm 的肝恶性肿瘤超声检测可仅见动脉供血。CO2 造影后回声增强肿块内血窦较多,荷瘤区血流信号检出率较高,瘤细胞增殖活跃,说明肿瘤血管形成对肝癌恶性生物学特征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兔VX-2肝肿瘤模型及影像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VX-2肝肿瘤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兔VX—2肝肿瘤属富血供肿瘤,它的肝动脉供血是周围正常肝组织的4倍,而门静脉血供仅为周围正常肝组织的 1/3[1,2]。因其血供特征类似于人类肝细胞癌常被用于肝肿瘤影像学、化疗方法、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肿瘤治疗学的临床前期研究[3-6]。本院1998年从美国引进该细胞株,摸索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肿瘤介入插管操作方法和影像学评价方法,现报告如下。1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采用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由上海万祥医用实验动物饲养场提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容积超声造影评估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22只新西兰白兔肝VX2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所有动物肝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消融前5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行程的连贯性分布,二维超声造影仅2个病灶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消融后,19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容积超声造影结果相同;2个消融完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不全;1个消融不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完全;容积超声造影均判断准确.结论 容积超声造影能更好地评估肝肿瘤血管及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在观察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兔VX2 肝肿瘤早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超声引导下将 2 5只大白兔建立VX2 肝肿瘤模型 ,随机抽取 5只作为对照组 ,其余 2 0只作为治疗组进行射频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 1d和治疗后当日 ,3d ,7d及 14d对肿瘤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超声观察。在治疗后每次超声检测结束处死 5只大白兔 ,取肿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肿瘤射频治疗后 ,治疗区呈极不均匀斑点状强回声及低回声 ,瘤内血流信号全部消失 ,部分肿块瘤周局部区域仍有血流信号。治疗后肿块未见明显长大 ,治疗组肿块治疗后 14d明显小于相应时间对照组肿块 (P <0 .0 1)。病理证实极不均匀回声及血流信号消失区域即为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区域 ,局部仍有术前肿瘤回声特点及血流信号存在的区域即为残存肿瘤或治疗不完全的区域。结论 兔VX2 肝肿瘤射频治疗后凝固坏死区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异性表现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 ,对肝肿瘤疗效观察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制备兔肾VX2实质性肿瘤(实体瘤)模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改进。方法对25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到肾实质内,分别在接种术后3、7、9、11、13、16d,采用超声观测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血供等改变,并观察大体及镜下肿瘤组织的形态特征。结果在接种术后第7天超声即可检测到肿瘤生长,第16天有24只实验兔(24/25)检测到肿瘤,以等至稍高回声表现为主,其中18只(18/24)是实体瘤,另6只肿瘤内部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兔肿瘤较小时,可见血流信号伸入肿瘤内部,表现为短棒状,少数可见树枝状血流信号;在肿瘤直径达1cm以上时,血流主要分布在周边,形成抱球状,内部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接种方法制备肾实质性肿瘤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所获得的肾实体瘤动物模型能基本满足经皮肿瘤消融治疗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HIFU非热效应诱导兔肝VX2肿瘤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炜  王维  周平  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2):2235-223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非热效应机制诱导兔肝VX2肿瘤损伤的效果及其特点。方法 将22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热效应组(n=11)和非热效应组(n=11),在实时测温下行不同参数HIFU辐照,分别诱导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损伤,结合病理学检查和辐照剂量对肿瘤的损伤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热效应组和非热效应组的时间-温度曲线分别表现为"快速升高、缓慢下降"和"缓慢升高、缓慢下降",损伤体积分别为(1.10±0.22)cm3和(1.21±0.24)cm3(P>0.05)。辐照区域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效应组和非热效应组残瘤率分别为72.73%和18.18%(P<0.05);破坏最大血管管径分别为(135.27±22.09)μm和(877.64±253.68)μm(P<0.001)。与热效应组比较,非热效应组的辐照点数明显降低、辐照时间缩短、总时间延长(P均<0.001),两组间损伤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非热效应可有效损伤兔肝VX2肿瘤及其滋养血管。  相似文献   

11.
兔VX2 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观察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方法兔VX2肝癌模型的生长特点,评价琼脂糖针道内注射减少肿瘤异位种植的效果及超声观测肿瘤生长的价值。方法4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第1组,将VX2瘤组织块悬液(约含10^7~10^8个瘤细胞/ml)超声引导下注入兔肝左叶,拔针时压迫针道3min;第2组,注射方法同1组,拔针前注入0.2ml加热的琼脂糖封堵针道;第3组,将VX2瘤组织块(1mm^3大小3块),经剖腹途径埋植于兔肝左叶。比较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超声监测肿瘤生长并与病理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三组植瘤成功率分别为20.0%(3/15)、80.0%(12/15)和73.3%(11/15),肿瘤的异位种植率分别为80.0%(12/15)、20.0%(3/15)和15.4%(2/13),第1组与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肿瘤超声表现为等回声、低回声及略高回声,以等回声居多,周围可见声晕;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均可检出血流信号;③肿瘤与肝实质无明显边界,可见多个核分裂相;④超声与病理下测定肿瘤的最大切面直径的相关系数r=0.946,P=0.000。结论超声引导下成功建立了兔VX2肝癌模型,瘤组织块悬液种植加琼脂糖封堵针道方式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异位种植。超声能有效监测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肝恶性肿瘤及其周围肝实质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经耳缘静脉对8只荷VX2肿瘤新西兰大白兔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0.1ml/kg),应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定量分析兔VX2瘤及其周围肝实质血流动力学特点及造影增强效应。结果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可动态显示肝实质与肿瘤内造影剂的增强过程,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客观反映造影剂的渡越过程。与肝实质相比,VX2瘤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明显提前,分别为10.13s和17.48S,峰值强度较低,渡越时间明显缩短。VX2瘤与肝实质各造影定量参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能很好地反映肝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机械指数灰阶造影对肝VX2瘤动态期相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恶性肿瘤的动态期相性增强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经耳缘静脉对8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0.1ml/kg),应用CnTI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兔VX2瘤及其周围肝实质造影增强效应。结果在所有造影过程中,肝肿瘤及肝实质内造影剂随时间呈动态增强。VX2瘤动脉期明显强化,呈“灯泡征”,与周围肝组织灰阶对比明显;随后造影剂逐渐退出,肿瘤回声强度从与周围肝实质持平,到低于周围肝实质,最后造影剂完全退出瘤组织,在肝实质增强的背景下呈极低回声。肿瘤强化呈“快进快出”型。结论VX2瘤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具有恶性肿瘤“快进快出”典型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能完全反映肝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肿瘤的动脉期是超声造影的关键,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程度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及血供演变过程中的价值. 方法 将18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0、15、20天接受CEUS,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计算各组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的TIC参数.CEUS后取兔肝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CEUS及TIC显示实质期兔肝VX2瘤呈典型"快进快出".3组肿瘤达峰时间(TTP)均短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1),但肿瘤T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绝对峰值强度(AEI)及肿瘤MVD:10天组、15天组、20天组依次减低(P<0.05).肿瘤MVD与正常肝组织比较:10天组肿瘤MVD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15天组等于正常肝组织(P>0.05),20天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肿瘤AEI与MVD呈正相关(r=0.83,P<0.05). 结论 超声造影TIC指标AEI能实时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状况.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呈"富血供-等血供-乏血供"逐渐递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改进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评价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日本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穿刺(A组)、开腹包埋(B组)、超声引导下18G针(C组)和16G针(D组)经皮穿刺四组(每组15只)。接种2周后,用超声、CT、MR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原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超声检查肿瘤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肝内低回声肿块,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星点状、短条状血管分支。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以肿瘤周边强化为著;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结论超声引导下16G针穿刺制作的肿瘤模型方法简单、接种率高、肿瘤呈单个生长,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对介入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消融治疗实验的意义。方法:40只家兔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开腹后肝穿刺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B组行开腹后肝组织内包埋法。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脏及腹腔情况,后处死家兔观察肝脏肿瘤生长情况及腹腔转移情况,并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确定是否为肿瘤组织。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A、B两组家兔术中出血情况及接种用时情况无明显差异;接种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1例,B组发现19例,肝脏病变发现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处死家兔后,家兔仅肝脏种植部位有肿瘤灶生长A组10例,B组16例,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肝脏成功种植A组17例,B组19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腹后肝组织内瘤组织块包埋与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相比,接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肝内外转移灶少于后者,较适合TACE和经皮超声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股动脉插管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结果60只实验兔中死亡2只,存活兔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54只(成功率93.1%,54/58);三组成瘤率分别为79%(15/19)、100%(19/19)、100%(20/20),前者成瘤多为多结节、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与后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后两者成瘤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多为孤立病灶且成瘤速度快,腹腔及远处转移少见。成瘤后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亦证实前述结果。所有实验兔处死前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4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其他介入操作,成功56例(成功率96.6%,56/58)。结论直视下注入瘤块后局部压迫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更适合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要求。经股动脉置鞘后行介入操作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所引起的肝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对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在其接种VX2肿瘤前、后不同时间行肝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肝血流量(HBF)、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的变化规律.结果肿瘤边缘区与非肿瘤区比较:除MTT值降低以外(P<0.01),其他各灌注值如HBF、HBV、HAI、PS均增高(P<0.01).这些变化在接种后5~9天开始产生,随肿瘤生长,各灌注值均有改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肝VX2瘤移植前后可引起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或碘-125粒子治疗兔VX2肝癌与两者联合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将80只单点种植VX2肝癌瘤株的新西兰大白兔,B超动态监测肿瘤大小2 cm时,随机分入四组,每组20只,A组,微波治疗组(40 W功率作用2min);B组,碘-125粒子治疗组(0.5 mCi,肿瘤周边处方剂量60 Gy);C组,微波和碘-125粒子联合治疗组;D组,未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制定治疗计划,A组、B组和C组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兔VX2肝癌,治疗后两天摄腹部平片验证,三周末切除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取肿瘤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分别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并取肿瘤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组,肿瘤体积大小为(33.6±12.3)cm3,B组,肿瘤大小为(35.1±13.2)cm3,C组,肿瘤大小为(6±2.3)cm3,C组联合治疗组与A组微波治疗组和B组碘-125粒子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肿瘤大小为(198.1±72.1)cm3,治疗组(A组、B组和C组)与未治疗的对照组(D组)比较亦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微波和碘-125粒子联合治疗兔VX2肝癌,可以弥补单独治疗组的不足,疗效可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