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电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尿动力学参数以及1h尿垫试验漏尿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P<0.05)。2组ICI-Q-SF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尿动力学(PQmax、PVLP、PMUC、PMU等)参数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盆底肌肌力和尿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姚舜  郝玉鹏  康洪  张艳 《黑龙江医学》2013,37(7):596-59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康复训练和功能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发病两周内的脑卒中偏瘫迟缓期的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和对照组(针刺)。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肌张力。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评定采用Brunnstrom分期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并且处于软瘫期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早期诱发软瘫期上肢肌张力的出现,缩短脑梗死软瘫期,并可显著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软瘫期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150只健康SD大鼠,采用线栓法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建立缺血性脑卒中软瘫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组、电针组、药线组、药线电针组,每组30只。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药线组进行壮医药线点灸,药线电针组采用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前后观察各组大鼠外观、行为变化,并采用改良行为学Tarlov评分评价大鼠肢体功能,评价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的外观、行为均有所改善,其中以药线电针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各组大鼠改良Tarlo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且药线电针组评分高于其他4组(P<0.05),药线电针组疗效优于其他4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单纯电针或药线点灸相比,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电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软瘫期大鼠肢体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0. 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对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ADL评分、BNP水平,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和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BNP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娟 《吉林医学》2010,31(27):4673-4673
目的: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诊断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经营养剂、尼莫地平,大面积脑梗死降颅压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钟玲  温悦华 《甘肃医药》2020,(6):510-512
目的:探究磁振热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磁振热疗法结合电针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一周、两周、三周后疼痛VAS评分、Fugl-Meya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与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Fugl-Meyar评分在治疗两周后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疗一周后比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一周后得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三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振热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HAMD量表积分、不良反应情况、月平均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抑郁量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抑郁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康复效果显著,三种方法联用,优势互补,可有效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和水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嘉清 《吉林医学》2012,33(28):6117-61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d,两组治疗过程中,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MSE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指数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56.76%)(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痉挛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肌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可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的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更优(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梗死体积、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玉侠  刘晓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6+222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肢体训练等脑梗死康复期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为2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显著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评分及MMSE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期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展期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NIHS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81%,与对照组的32.56%比较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期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该院内科收治的6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32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出院后对研究对象随访1年,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4±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5.3)分(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5.1%,明显低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1.2%(P<0.05).在治疗结局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尖针刺放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单元模式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尖针刺放血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肢体肌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运动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下肢肌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68.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中低、高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耳尖放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液流变学、肢体肌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提高Fugl-Meye运动量表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