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同时严格把握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两种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淑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1-111,1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2例及阴式手术组31例,分别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天数、术后疼痛分级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阴式手术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的天数、疼痛级别、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优于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腹腔镜组),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5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病灶组织残留、术后疾病复发等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盆腔粘连、肠梗阻及性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病灶组织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情恢复快,且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病灶组织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金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1-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肌瘤剔除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腹腔镜辅助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辅助组术后使用止痛剂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年内复发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祝淑清  周远荣  杨晓琼 《西部医学》2011,23(12):2371-237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3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开腹组)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李霖凤 《大家健康》2013,(13):116-117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59例)和开腹手术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罗莹 《当代医学》2013,(9):99-10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患者2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11/104)比12.9%(13/101)(]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肛门排气及患者体温和子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免气腹组)病人3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气腹组)病人30例及类似条件下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病人3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气腹组和免气腹组,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长于气腹组及免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手术各有优、缺点。免气腹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具有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适应症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个数、肌瘤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开腹术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和大小、住院时间、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长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开腹手术具有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大小、深浅不限的优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吉林医学》2014,(3):465-46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2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70例),分别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手术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虽然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且术后在疼痛、肛门排气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子宫肌瘤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患者,应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因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不但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且术后复发率低,且费用也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虽然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并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选择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运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无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09年12月同期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均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对腹腔相对干扰小、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