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89年5月以来。共收治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63例,其中住院时间最长72天,最短11天,平均22天。由于我们对术后患者进行良好的康复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近期疗效显著。在术后8~22个月随访观察54例,其中评定为优者8例,即肢体功能明显好转,步态明显改善,原扶单拐者能弃拐短距  相似文献   

2.
肌力均衡术在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采用肌腱移位、重建动力平衡手段矫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儿麻)各种类型肢体瘫痪216例。随访优良率为90.28%。提出了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和掌握手术时机的重要性以及肌腱移位的一些原则问题。肌力均衡术通过未损害肌肉的肌腱转位来代偿一块或多块失去功能的瘫痪肌肉,重建动力平衡,增强肢体功能,是儿麻后遗症矫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院骨科自1989年10月以来采用肌力均衡术矫治儿麻后遗症各类肢体瘫痪21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216例均为儿麻后遗症,其中男123例,女93例。年龄最大29岁,最小6岁,…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76年以来,对9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根据肢体残疾程度不同,采用多种手术方法,如挛缩松解术、肌腱移位术、骨延长术等,进行矫形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个别患者,因畸形严重,曾行多次手术,致使发生了某些并发症。这是我们应汲取的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我院在国家残疾人联合基金会的支持下,在省、县残疾人联合基金会的牵头下,在上海骨科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首次开展麻痹后遗症矫形术,共做了56例手术,通过随访调查,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几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30岁。均为下肢手术,住院时间最短的7天,最长的60天,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5.
鲁受余  齐凤英 《中国康复》1989,4(4):186-187
我院骨科1985年-1987年共做儿麻后遗症手术202人次,其中男162(80%),女40(20%);年龄最小5岁,最大38岁,平均14岁;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116天,平均16.6天;共做术式23种,各类手术方式总次数为447次。现将作者在202例儿麻后遗症术后护理中的主要体会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中断(IAA)矫治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例婴儿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本组病例术后均入ICU监护,实施严格的呼吸道护理,严密监测上下肢血压变化,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镇静肌松药,调整循环功能,努力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病例存活7例,2例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肺出血及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婴儿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绝大多数合并多种心内畸形,常伴有顽固性心力衰竭和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难度大,术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优良的术后监护及护理是提高术后存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以来,作者对43例白内障复明术患者和32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患者进行了逐人的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把治疗出院6个月以上的白内障和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患者作为追踪观察对象,了解其远期疗效情况。二、严格按照《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手册》和《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康复手册》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客观指标,并依照统一表格、统一方法的要求,逐人登门  相似文献   

8.
对8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孕产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观察子宫破裂先兆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结果8例孕产妇经治疗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1980年元月~1990年8月我科共完成儿麻后遗症矫治术174例次。其中足部畸形矫治术81例次(46%)。本组随访率92.6%,随访时间8~18年,绝大部分患者足部畸形基本纠正,功能恢复理想,自觉满意。少数疗效欠佳的病例,经再次手术,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81例,男性53例,女性28例;5~11岁9例,12~14岁12例,15-27岁60例。术式:跟腱延  相似文献   

10.
许红文 《全科护理》2009,7(29):2672-2673
对8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孕产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观察子宫破裂先兆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结果8例孕产妇经治疗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小儿麻痹后遗症(简称儿麻后遗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热后出现肢体驰援性瘫痪,部分患者留下终身残疾。我院自1985年~1998年共施行儿麻后遗症矫形术66例,男36例,女30例。其中绝大部分是中青年,本文着重介绍儿麻后遗症患者矫形术后的心身康复情况。1医疗康复儿麻后遗症的矫形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功能锻炼重视不够,即使手术做得很成功,而功能锻炼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也会导致关节活动严重障碍、肌肉萎缩继续加重等不良后果。因此,矫形术后我们应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具体锻炼方法包括: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并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参照省卫生厅三康办规定标准,72例83条肢体,优76条,良7条肢体,差无。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手术矫治与术后功能锻炼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3.
14.
手术矫治与功能锻炼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72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养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43-1443
目的 探讨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并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参照省卫生厅三康办规定标准,72例83条肢体,优76条,良7条肢体,差无。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手术矫治与术后功能锻炼两是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内服外浴合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早期患者,效果满意。外浴方:生草乌、干姜各20克,桂枝、伸筋草、川芎、丹参各15克,络石藤、鸡血藤各50克,浸入8~10倍量清水中15分钟,再煎汁2次,每次30分钟,共得液2,500~3,000毫升。待凉至38~40℃时,加入白酒100~200毫升,浸浴患处,每日1~2次,  相似文献   

16.
沈敬敬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07-1408
2002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共收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8例,并成功实施了矫治术,术后入ICU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8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敬敬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407-1408
2002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共收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者8例,并成功实施了矫治术,术后入ICU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共收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者8例,并成功实施了矫治术,术后入ICU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5~20岁,平均10.6岁。其中心上型5例,心内型1例,混合型2例,术后并发肺水肿1例,并发吻合口出血1例。2护理2.1维持循环平稳由于心上型患者右心明显增大,矫治术后流入右心房的血流明显减少,此类患者术后CVP常维持于较低的水平(CVP<10cmH2O),不能单凭CVP来判断其血容量,应动态地结合有创BP值、PAWP、PAP、心率、尿量、引流液量等综合指标来确定其血容量是否充足。由于本…  相似文献   

19.
背景15年前国内在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大规模爆发脊髓灰质炎流行,15年后存活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功能概况如何?目的明确残存患儿的功能状态,提出适合的康复医学建议.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横断面的调查.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1989年发病的邳州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共545例,以当地希望之家为中心随机化选取能够接受调查与评估的患儿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采用集中方式在一周内完成评估.方法邳州市进入康复项目的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集中至希望之家,由2位康复医师和1位治疗师为一个评估小组,共5组同时进行肢体功能与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手术矫治和辅助具配置的评定.肌力评定、肢体功能情况采用积分评定.关节活动检查用关节角度计方式.肢体长度测量采用皮尺测定髂前上棘至内踝和脐至内踝的距离,分别测定解剖长度和功能长度.肢体畸形分析主要采用目测和体检的方式.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包括足的形态、骨盆位置、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外形、肢体围度等.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年龄主要集中在15~17岁,占总例数的97%.独立行走135例(40.5%),使用双拐148例(44.4%).双下肢功能长度差距最小值0.5 cm,最大值13.0 cm.双下肢累及(112例,33.6%)少于单下肢累及(211例,65.8%),四肢累及3例,上肢累及仅2例.另外已有46例患者已经行脊柱侧弯矫正术.使用矫形器的患者共计254例,其中双长腿矫形器110例,单腿131例.其中单左腿62例,单右腿79例.踝足矫形器3例.结论除了肌力的因素外,导致步行能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是肢体畸形,多数肢体畸形可以通过手术、矫形器和康复训练得到显著改善,所有接受调查患儿存在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必要.建议成立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建立集体讨论制度,使这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功能达到最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背景:15年前国内在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大规模爆发脊髓灰质炎流行,15年后存活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功能概况如何?目的:明确残存患儿的功能状态,提出适合的康复医学建议。设计:以患为对象的横断面的调查。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1989年发病的邳州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共545例,以当地希望之家为中心随机化选取能够接受调查与评估的患儿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采用集中方式在一周内完成评估。方法:邳州市进入康复项目的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集中至希望之家,由2位康复医师和1位治疗师为一个评估小组,共5组同时进行肢体功能与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手术矫治和辅助具配置的评定。肌力评定、肢体功能情况采用积分评定。关节活动检查用关节角度计方式。肢体长度测量采用皮尺测定髂前上棘至内踝和脐至内踝的距离,分别测定解剖长度和功能长度。肢体畸形分析主要采用目测和体检的方式。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包括足的形态、骨盆位置、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外形、肢体围度等。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进入结果分析,年龄主要集中在15~17岁,占总例数的97%。独立行走135例(40.5%),使用双拐148例(44.4%)。双下肢功能长度差距最小值0.5cm,最大值13.0cm。双下肢累及(112例,33.6%)少于单下肢累及(211例,65.8%).四肢累及3例,上肢累及仅2例。另外已有46例患已经行脊柱侧弯矫正术。使用矫形器的患共计254例,其中双长腿矫形器110例,单腿131例。其中单左腿62例,单右腿79例。踝足矫形器3例。结论:除了肌力的因素外,导致步行能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是肢体畸形,多数肢体畸形可以通过手术、矫形器和康复训练得到显改善,所有接受调查患儿存在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必要。建议成立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建立集体讨论制度,使这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的康复功能达到最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