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士毅 《养生月刊》2016,(9):799-801
正秋风乍起,似玉如脂的芋艿纷纷在百姓餐桌上露面,让人们品味尝鲜。芋艿,又称芋渠、蹲鸱、芋魁等,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栽培历史悠久,《汉书·翟方进传》中有"饭我豆食羹芋魁"之载。《史书·项羽》亦载"士卒食芋菽"。芋艿,其踪迹遍及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分旱芋、水芋两大家族。水芋味胜于旱芋。苏、杭一带的"红梗芋"、"白梗芋",福建的"槟榔芋"和浙江奉化芋艿,乃芋中之佳品。如浙江奉化芋艿,以个大、皮薄、肉白、  相似文献   

2.
正秋风乍起,似玉如脂的芋艿纷纷在百姓餐桌上露面,让人们品味尝鲜。芋艿,又称芋艿、芋渠、蹲鸱、芋魁等,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栽培历史悠久,《汉书·翟方进传》中有"饭我豆食羹芋魁"之载。《史书·项羽》亦载"士卒食芋菽"。芋艿,其踪迹遍及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分旱芋、水芋两大家族。水芋味胜于旱芋。苏、杭一带的"红梗芋""白梗芋",福建的"槟榔芋"和浙江奉化芋艿,乃芋中之佳品。如浙江奉化芋艿,  相似文献   

3.
芋头,又名芋艿、毛芋、羊根等。因其形状像是蹲坐的老鹰,因此古代文人雅士又称它为。蹲鸱”。芋艿原产我国,南北皆有,以珠江流域栽培最为普遍,如福建的白芋、槟榔芋,广西的荔浦芋,宁波奉化芋艿头。都是久负盛名的佳品。  相似文献   

4.
蔓菁又名芜菁,古时也称作葑,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在《诗经·唐风》中记有:“采葑采药,首阳之东。”据《广群芳谱》记载:“根长而白,形如胡萝卜,霜后特软美,蒸煮煨任用,稍似芋魁,含有膏润,颇近谷气,茎粗叶大而厚阔,夏初起苔,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子,紫赤色……四时皆有,四时皆可食,春食  相似文献   

5.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载:"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三》载:"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由当归、白芍药、白术、泽泻、茯苓、川芎组成,具有养血和血、健脾利湿、调肝止痛的功效.《妇人大全良方》载:"妇人以血为本."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脾失调,则气血易于失和,气血失调则易于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到几种介绍饮食疗法的书籍,书中把番薯称为甘薯,或称为番薯,甚至有称甘薯为旋花科植物者。亦有人把《本草纲目》中甘薯的功效与番曹混为一谈。这里有必要将薯蓣科植物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与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ea batatas Lam]区别清楚。我国最早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记载:“甘藷,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粥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本草纲目》亦用此语描述甘薯的性状。近代植物工作者研究证实,甘薯即薯蓣科植物甜薯。  相似文献   

7.
正中脘穴位于"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中即正中,脘即脘腹,任脉沿人体前正中线循行,此穴在脘腹正中,故曰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又为胃之募穴。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载:"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八》载:"胃胀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载:"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中脘疗心闷。"元·  相似文献   

8.
白芍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又名杭芍、亳芍、川芍等,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1白芍的性能白芍的性味归经在古书中记载很多,如《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平",《药类法象》载:"气微寒,味酸",《本草经疏》载:"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等。白芍的功效较多,如《本草正义》云:"益阴养血",《药品化义》云:"补阴抑肝,能补能泻",《本草备要》云:"缓中止痛"等。现代教科书归纳白芍的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滑脉浅析     
滑脉是传统28脉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脉象,其脉象以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为特点.临证准确把握滑脉的脉象特点对指导辨证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浅析如下. 1 历代医家对滑脉的论述 滑脉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载:"滑者阴气有余也."王叔和《脉经》载:"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转替替然,与数相似."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载:"翕奄沉,名曰滑."滑寿在《诊家枢要》中云:"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不进不退."李时珍《濒湖脉学》将其概括为:"脉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徐灵胎《洄溪脉学》阐述更为生动形象:"流利圆滑,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  相似文献   

10.
<正>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关于素食的名词有不少,《诗经》里则称"素餐"。《礼记·坊记》里有"齐(斋)戒"的记载;《庄子·南华经》中称为"蔬食",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古汉语中,"素食"有三种含义,一指蔬食,如《匡谬正俗》及《南华经》所言"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二指生吃瓜果;第三指无功而食禄。《诗经》里的"素餐"包含上述三种含义,今天所谈的素  相似文献   

11.
<正>饮食三味,指的是美味、厚味和淡味。美味,通常人们对入口感觉鲜美爱吃的食品,都可以叫它"美味",味道很好,舒爽可口,且能让人引起强烈的食欲。读典籍《汉书·扬雄传下》,称:"美味期乎合口,上声调于比耳。"南朝梁简文帝撰《七励》载:"陈晨凫之美味,荐隽燕之肥甜。"唐代诗圣杜甫作《拨闷》诗:"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足见喜食美味由来已久。美味很浓的味道,就是厚味。《庄子·外篇·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  相似文献   

12.
<正>赵国荣教授从医30余载,用中医药尤其是经方治疗内科一些难治性疾病疗效显著。今从1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谈温补之弊。中医误补所带来的弊端,古人早有认识,如《素问·热论篇》载:"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进"补"却一直情有独钟,遂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之说。以下案例即为患者家属误补导  相似文献   

13.
胡献国 《气功》2012,(2):108-109
芋头,又名芋艿、毛芋,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我国南方和华北各省均有栽培。芋头,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早在朝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言其“主宽肠胃,光肌肤,滑中”。中医认为,芋头性味甘、辛、平,有小毒,人大肠、胃经,有解毒、散结、消瘰之功,  相似文献   

14.
    
正豆,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像器皿之形。《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因此,豆的本义是指古代一种食皿,形似高脚盘。《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郭璞注"豆,礼器也"。《诗经·大雅·生民》曰:"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到了汉代,"豆"字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即指农作物大豆。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引吴氏云:"古语只称菽,汉以后方呼豆。"如《诗经·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学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之功。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随息居饮食谱》载:"豆腐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本草纲目》载:"豆腐能清热散血。"《食鉴本草》载:"豆腐能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豆腐  相似文献   

16.
正牡丹皮一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牡丹"。未说明入药部位。据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载:"牡丹……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应是其全根入药。而牡丹皮之名则见于金·张元素《珍珠囊》,至唐·苏敬《新修本草》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并在注解中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后世即以"牡丹皮"之名用于临床至今。  相似文献   

17.
苍耳虫,又名苍耳蠹虫、麻虫,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草梗中。寒露节前后剖开有蛀孔之苍耳草梗即可得之。苍耳虫作为一种外治药物,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如宋·《圣济总录》载:“苍耳虫、白僵蚕、江茶,各等分有末,治一切疔肿。”  相似文献   

18.
<正>魏·吴普《吴普本草》:"萹畜,一名蓄辨,一名变蔓"。祝按:"蓄辨"曹元宇认为应是"辨蓄"之误。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萹蓄,无毒。主治女子阴蚀。生东莱。五月采,阴干。"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萹畜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蓄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宋·苏颂《图经本草》:"萹畜,亦名蓄竹,生东莱山谷。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旁,苗似瞿麦,叶细绿如  相似文献   

19.
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经方类"载九部著作,其中与本草相关的唯有一部"《神农黄帝食禁》七卷"。"食禁"通常谓禁食、忌食,亦即忌口。难道秦汉以前就有"食禁"专著?有学者认为《汉志》所载乃是"《神农黄帝食药》"。唐人贾公彦在《周礼·天官冢宰》中谓,"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疏中引此书作"《神农黄帝食药》七卷"。清代有两位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孙星衍与周  相似文献   

20.
苦寒论究     
<正>《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历代医家从《内经》出发,言苦能泄能燥。病有阴阳,药有寒热,苦味之药能泄能燥,可用于湿证。是故苦温之药,如苍术,多用于寒湿证;苦寒之药,如黄连,多用于湿热证。这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