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表弟在日本仙台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十多年,那天,他休假回国探亲,我到机场去接他。在我的印象里,表弟一向长得瘦瘦弱弱,动不动就生病住院,而日本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强度也较大,就凭表弟的这副身板,他能在日本适应吗?如果是在国内,恐帕早就累趴下了。这次表弟休假探亲回来,我当然非常担心表弟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十年“无红包”名扬全国,成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江苏省卫生厅作出向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的决定,在全省推广南通三院以创建和保持“无红包医院”为主线,全面实施优质服务工程的做法。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视察南通三院后夸赞“这里有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和谐医患关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南通三院“无红包”的做法连声称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的诚信度和美誉度、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已成为患者关注的热点。构建良好医患关系,打造和谐医院已成为医院的主旋律。悄然而生的收受红包等现象,不仅使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因此而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公愤。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采取医务人员向科室承诺、科室向医院承诺、医院向社会承诺的"三级承诺制",拒收"红包",争创无"红包"医院。该院所有医务人员保证廉洁行医,谢绝病员及家属的"红包"礼品和有价证券,收受行为一经查实,严  相似文献   

5.
“红包”一直是医患之间敏感的话题,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推手,影响和制约着医患和谐发展,遏制送红包现象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维护和努力,医方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职业道德的严肃性的同时,患方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融洽、互信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岳阳市卫生系统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的做法、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挑战,对解决长期困扰医患关系的"红包"问题很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医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采取医务人员向科室承诺、科室向医院承诺、医院向社会承诺的"三级承诺制",向社会庄严承诺,拒收"红包",争创无"红包"医院。  相似文献   

8.
睡眠的故事     
正老李上班时总是精神萎靡、哈欠连天。他常常叹气:唉!人老了总是睡不着,好不容易睡下又噩梦连连。醒来体倦乏力、郁闷烦躁,啥也不想做。人老了总是睡不着,老李的这个观点看似不错,其实并非全正确。于是,我搭上腔儿:才56岁,不算老呀,不该是因年老睡不着吧。可能是其他原因,检查一下,对症治疗会好转。我母亲68岁那年,膝关节  相似文献   

9.
奶酪的故事     
据《圣经》记载,尚属童年的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给正与和腓利士人作战的犹太人首领送去了十大块长方形奶酪,使士兵们勇气倍增。从此以后,凯撒便批准奶酪作为罗马军队的主要食品来源。有趣的是,在1847年,乌拉圭海军准将科尔在一次战役中,由于弹药耗尽,他竟让士兵做了奶酪炮弹向对方轰击,结果竞大获全胜。然而,奶酪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粱晓然窈窕淑女,方荻雯似女中男儿,两人形影不离,如同姐妹。一日两人说起所遇见的尴尬事,晓然说,一次误入男厕,羞死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获雯闻曰,你进男厕尴尬,很自然的。有一次我进女厕,竞给追打出来,几位大嫂惊呼——抓流氓了!抓流氓了!  相似文献   

11.
正半年前,我们喜迁新居,住在第25楼。孩子平时不喜欢运动,缺少锻炼,将我们劝他加强锻炼的建议当成耳边风,身体越来越胖,每逢节假日,待在家里哪也不去,要么看电视,要么上网,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防止孩子因上网时间过长,对视力和身体健康不利,我们在电脑上设置了开机密码以及上网时间,非节假日,每天只准上网一个小时,节假日每天只准上网三个小时,时间一到,电脑  相似文献   

12.
<正>阆中城张老爷家宝贝女儿在十六岁生日后,就被怪病缠身,每月总有那么几天腹痛,痛得脸发白。张老爷从夔州请来巫师做法,依然不能解除她女儿的痛苦。张老爷的师爷对张老爷说,这阆中城,老百姓都把左曼称活菩萨。张老爷心想这神也求了,地也求了,就还没求人。既然左曼是阆中城神医,就找她解决。几日后,张老爷想到女儿腹痛的日子将来临。于是,他就派手下把左曼叫到家中  相似文献   

13.
熊的故事     
加拿大的北极地区,一头雌性北极熊第一次带着幼崽走出洞穴。 在这个星球上,北极熊是最庞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雌性北极熊尽管比雄性几乎小了一半,但仍有约200-300公斤的重量。而对于这只雌熊来说,之前的生育和哺乳过程已经使它的大部分脂肪消耗殆尽,为了继续提供给幼崽充足的奶水,已经到了这个消瘦的母亲必须出来觅食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14.
杏林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雅士和医家,对杏树怀有特殊的感情。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牧,曾写了一首哙炙人口的七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树。”白居易也有诗云:“行行见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提起杏坛,在《莊子·渔父》中有:“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记载。后人因  相似文献   

15.
赞美的故事     
吴敏 《科学养生》2016,(11):52-53
正故事一王先生的蒙圈:为啥给钱买来一通骂?64岁的陈老伯退休前是新闻媒体的笔杆子,一直到现在,他也笔耕不辍,常常给报纸杂志写东西。他有个在外地功成名就的儿子,怕老爸累着,几次劝过他别写了。可是,陈老伯说,我写点东西,不是图几个稿费,我退休金足够了,不差钱,差的是寂寞和无聊,写点东西正好可以有点事情做。前些天,陈老伯写的一篇稿子在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乐不可支,忙不迭地把获奖证书用手机拍照下来,连同获奖文章一  相似文献   

16.
玉竹的故事     
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锅巴的故事     
<正>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锅巴,尤其是经历过上世纪自然灾害和困难年代的农家人,对锅巴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年头,生产粮食的农家人无法满足填肚之需,干饭就愈显可贵起来。偶尔过年过节,别说大米饭,就是那烧得过火,结成焦黄色的锅巴也是小孩子求之不得的美食。锅巴这种煮干饭的副产品,闽南方言叫饭痞,普通话饭痞与放屁音接近,曾经闹出过许多笑话。过去笔者听过一个幽默  相似文献   

18.
<正>神农是民间传说中的药仙,他解除众生疾苦之伟绩,千古传颂。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五经四书,然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蚕豆班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书肝解郁之法,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9.
心的故事     
<正>脸面和心的故事金某某,男,45岁,面部肌肉痉挛近一年,不停地跳动,既痛苦又有碍美观。这是前几年的事情了,当时我给他开的是什么方子早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当时想,这样的疑难病症不能只靠中药,于是就推荐了一位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针灸专家,我给病人开中药,那位专家给他扎针。但是,这位专家并没有给他扎针,而是用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样,病人  相似文献   

20.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乌(今浙江义乌) 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死后,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后人习惯称朱丹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