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定量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临床上评估肝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对53例肝癌患者行MR DWI、常规平扫T1WI、T2WI和T1WI钆对比剂增强扫描,系统化分析并观察病灶内部存活的肿瘤组织与肿瘤液化坏死组织成分的DWI与增强图像上的信号特征,测量各组信号强度值,并计算出各组ADC值与对应的MR T1WI增强扫描最大强化值,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MR DWI像上肝癌病灶内残存或复发的肿瘤组织表现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正性强化;液化坏死部分表现为明亮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ADC图上肿瘤组织为稍高于正常肝实质的高信号,肿瘤坏死组织部分为低信号;均数ADC值分别为:b=500 s/mm2时,肝癌肿瘤组织约为(1.15±0.43)×10-3mm2/s,肿瘤坏死囊变组织约为(1.88±0.43)×10-3 mm2/s,正常肝实质约为(1.31±0.16)×10-3 mm2/s;b=800 s/mm2时,肝癌肿瘤组织约为(1.02±0.37)×10-3mm2/s,肿瘤坏死组织约为(1.71±0.32)×10-3mm2/s...  相似文献   

2.
兔肢体VX2软组织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培安  周正荣  张国福   《放射学实践》2012,27(3):337-341
目的:建立兔肢体软组织肿瘤模型,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于软组织肿瘤成像的合适的b值。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月龄2~3个月,体重1.5~2.0kg,雌雄不限),将肿瘤瘤株种植在左前上肢内侧。在种植瘤株后2~3周使用1.5T磁共振仪行常规MRI及DWI检查,b值取200、400、600、800和1000s/mm2。在MRI检查后3~4周分批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观察肿瘤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表现。结果:肿瘤成瘤率96%(24/25)。种瘤后14、21和28天,肿瘤直径分别约为2.0、4.0和5.5cm。肿瘤直径比较小(14天)时,质地硬,肿瘤坏死、瘤周水肿很少见。在常规T1WI上肿瘤实质多呈等信号,瘤内出血少见;T2WI上肿瘤实质为不均匀高信号,肿瘤中央和瘤周可见信号更高的坏死、水肿区;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强化更显著。DWI图像上,当b值较小时(200s/mm2)受T2透过效应影响明显,b值比较大时(1000s/mm2)图像信噪比下降明显,b值为600和800s/mm2时,图像质量比较好;b值为200、400、600、800和1000s/mm2时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56±0.11)、(1.32±0.12)、(1.25±0.10)、(1.19±0.08)和(1.14±0.07)mm2/s;b值为600和800s/mm2时,肿瘤实质的ADC值明显小于坏死区及周围肌肉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DWI可以用于兔肢体VX2软组织肿瘤的观察,b值为600和800s/mm2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DWI图像。肿瘤组织、肌肉组织及坏死组织的ADC值明显不同,DWI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肢体软组织肿瘤模型,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于软组织肿瘤成像的合适的b值.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月龄2~3个月,体重1.5~2.0 kg,雌雄不限),将肿瘤瘤株种植在左前上肢内侧.在种植瘤株后2~3周使用1.5T磁共振仪行常规MRI及DWI检查,b值取200、400、600、800和1000 s/mm2.在MRI检查后3~4周分批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观察肿瘤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表现.结果:肿瘤成瘤率96%(24/25).种瘤后14、21和28天,肿瘤直径分别约为2.0、4.0和5.5cm.肿瘤直径比较小(14天)时,质地硬,肿瘤坏死、瘤周水肿很少见.在常规T1 WI上肿瘤实质多呈等信号,瘤内出血少见;T2 WI上肿瘤实质为不均匀高信号,肿瘤中央和瘤周可见信号更高的坏死、水肿区;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强化更显著.DWI图像上,当b值较小时(200 s/mm2)受T2透过效应影响明显,b值比较大时(1000 s/mm2)图像信噪比下降明显,b值为600和800 s/mm2时,图像质量比较好;b值为200、400、600、800和1000 s/mm2时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56±0.11)、(1.32±0.12)、(1.25±0.10)、(1.19±0.08)和(1.14±0.07)mm2/s;b值为600和800 s/mm2时,肿瘤实质的ADC值明显小于坏死区及周围肌肉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DWI可以用于兔肢体VX2软组织肿瘤的观察,b值为600和800 s/mm2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DWI图像.肿瘤组织、肌肉组织及坏死组织的ADC值明显不同,DWI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兔VX2肝肿瘤模型作动物实验,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在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 9例兔VX2肝肿瘤模型做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后1周做常规MRI检查确定肿瘤平面后,选择b值(扩散敏感度)为100 s/mm2,300 s/mm2和1000 s/mm2分别做水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作比较分析正常肝组织、残留肿瘤灶和消融坏死灶的DWI图、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差异.结果 由于受患兔呼吸与心跳影响,DWI图像均存在不同程度伪影.以DWI图像上正常肝组织信号作为对比,对应于病理观察到的存活肿瘤组织区域在DWI图像上表现为更低信号,而消融坏死灶区域表现为高信号.而在选定平面所重建的ADC图像上则刚好相反,存活区域色彩鲜明,而消融坏死区域色彩暗淡.正常肝组织、存活肿瘤组织与消 融坏死组织的ADC值(单位:×10-3mm2/s)分别为1.658±0.866、2.011±0.925、0.709±0.511(b=100 s/mm2);1.242±0.651、1.436±0.425、0.529±0.387(b=300 s/mm2);0.819±0.357、1.136±0.217、0.558±0.332(b=1000 s/mm2).在同一b值下,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存活肿瘤组织、正常肝组织与消融坏死组织,而存活肿瘤组织与消融坏死组织在同一b值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b值的升高,不同组织的ADC值普遍降低,在b值分别为100 s/mm2和1000 s/mm2时,同一组织的ADC测量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消融坏死组织除外),消融坏死组织在不同b值下测量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能从微观、功能成像的角度区别消融坏死灶与肿瘤残留灶,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RFA评价手段,但图像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 ,以及对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用GE1.5T超导MR成像系统 ,对17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13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MRI及EPI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敏感系数(b值) :b=0s/mm2 及b=1000s/mm2,测量了病变感兴趣区的ADC值。结果 :肿瘤组织的ADC值(1.23±0.52mm2/s)及瘤周水肿(1.40±0.40mm2/s)与正常组织(0.76±0.09mm2/s)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与3~4级星形细胞肿瘤之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 ,但不能用于鉴别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 ,对于单个病例ADC值有部分重叠。结合常规MRI则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癌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扩散系数b=0和500 s/mm2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肝脏行DWI,计算DWI、T2WI中新发肿瘤病灶.肝脏的对比信噪比(CNR),观察上腹部CT增强扫描和肝脏DSA图像,并与DWI相对照,分析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碘油沉积区、肿瘤坏死区和肿瘤复发/残留区等在DWI上的信号特点,并测量上述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analysis,ROC)分析ADC值鉴别肿瘤活性和坏死组织的价值.结果 新发肿瘤病灶在DWI和T2WI上的CNR分别为46.36±19.49和33.24±17.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P=0.025);在DWI上,肿瘤坏死组织呈低信号,肿瘤活性组织呈高信号,而碘油沉积区呈低、等或稍高信号.用ROC分析ADC值区分肿瘤内的坏死组织和活性组织能力,以1.84×10-3mm2/s为阈值,诊断坏死组织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100%.结论 MR DWI能够敏感发现新发肿瘤,ADC值能有效区分肿瘤内部坏死和活性组织成分,可用于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定性和定量评价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的能力。方法对16例行TACE术后肝癌患者分别进行DWI、上腹部增强CT和DSA造影检查。DWI检查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5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与上腹部增强CT和DSA造影检查相对照,观察碘化油沉积灶、肿瘤坏死组织和肿瘤组织在DWI上的信号特征;分别测量TACE术后病灶的ADC值和对应的CF最大强化值,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DWI显示TACE术后病灶内部信号较复杂,2例(2/16)病灶碘油沉积完整,DSA检查无肿瘤染色,CT图像显示为完整的碘化油沉积灶,DWI为均匀低信号;2例(2/16)病灶为碘油沉积但出现局部缺损,DSA检查可见缺损区肿瘤染色,DWI图像上碘油沉积区表现为低信号,肿瘤染色区为高信号;12例(12/16)病灶DSA检查可见无或稍许碘油沉积,造影见大量肿瘤染色,其内可见无或轻微染色的缺血、坏死肿瘤组织,DWI图像上肿瘤染色区域表现为高信号,缺血坏死区为低或较低信号;对14例(14/ 16)病灶内肿瘤组织的ADC值与其最大CF强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存在相关性(r=-0.76490,P<0.01)。结论DWI是一种灵敏的检测肝癌TACE术后肝内新发病灶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可监测TACE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活组织和坏死情况,小b值(500s/mm~2)的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供,可以用于肝癌TACE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放疗前后ADC值的变化特点,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直肠腔内超声导引下穿刺证实为前列腺外周带腺癌的患者在放疗前1个月和放疗后3个月内行DWI检查。放疗前后分别测量外周带肿瘤阳性侧和阴性侧的ADC值。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对复发组及控制组放疗前及放疗后的ADC值、腺癌阳性侧与阴性侧放疗前及放疗后的ADC值进行t检验。结果:肿瘤阳性侧放疗前ADC值为(1.26±0.19)×10^-3mm2/s,放疗后为(1.43±0.13)×10^-3mm2/s;阴性侧放疗前ADC值为(1.54±0.20)×10^-3mm2/s,放疗后为(1.46±0.12)×10^-3mm2/s。阳性侧与阴性侧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例患者复发(复发组),35例控制良好(控制组)。放疗前复发组ADC值为(1.23±0.22)×10^-3mm2/s,控制组为(1.27±0.18)×10^-3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放疗后复发组ADc值为(1.35±0.10)×10^-3 mm2/s,控制组为(1.45±0.12)×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癌放疗后ADC呈升高趋势,控制组ADC值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复发组,提示DWI在监测前列腺癌放疗效果、早期评估预后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行3.0T磁共振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选取显示直肠癌的最适b值。方法对75例术后确诊的直肠癌患者分别行b=800、1 000、1 200、1 500 s/mm2与1 800 s/mm2五组扩散加权成像,分别将不同b值的各组间肿瘤本身SNR、肿瘤与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和肿瘤与脂肪的CNR作比较。结果 SNR、CNR值均呈正态分布,b值为1 200 s/mm2与1 500 s/mm2时SNR、CN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低于b值1 200 s/mm2及高于1 500 s/mm2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高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直肠癌的b值选取1 200 s/mm2和1 500 s/mm2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成像参数及图像特征.方法 将传代兔瘤块种植到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的肝左叶,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接种后用二维超声监测肿瘤长至1~2 cm大小,用头线圈进行MRI成像及DWI检查.结果 肿瘤的接种成功率为100%,2周后可在B超下监测到肿瘤.2~3周肿瘤生长最旺盛,其体积迅速增大.T1WI肿瘤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初期可见肿瘤明显强化,后强化程度较前减低,与肝实质强化程度相近.DWI扩散敏感因子(b值)在350、550 s/mm2和1000 s/mm2时,对应的肝组织和肿瘤组织的ADC值分别为(3.0732±0.5326)±10-3mm2/8和(1.7900 4-0.5310)×10-3mm2/s;(2.7204±0.4726)× 10-3mm2/s和(1.5611±0.2007)±10-3mm2/s;(2.0843±0.3312)×10-3mm2/s和(1.2000±0.2148)×10-3mm2/s.b值增大,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ADC值减小.结论 随着b值增大,肝组织和肿瘤病灶ADC值呈下降趋势.b值大小影响DWI上肿瘤的显示及信号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对直肠癌病变的显示及对背景的抑制能力,探讨直肠癌术前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合理b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直肠癌36例,术前行3.0 T MR DWI,b值取500、800、1000、1200、1500 s/mm2.分析各b值对肿瘤信号强度(ST),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直肠系膜(CNRT/F)、肿瘤与盆壁肌肉(CNRT/M)等对比噪声比(CNR)的影响,以及各b值对肿瘤病变的显示及对背景的抑制能力.结果 ST、SNR、CNRT/F及CNRT/M分别在b值为1000 s/mm2~1200 s/mm2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22,P=0.119,P=0.102,P=0.161),而在b值<1000或>1200 s/mm2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b值对肿瘤病变的显示及对背景的抑制能力判定中,主观评分在b值为1000 s/mm2~ 1200 s/mm2之间及1200 s/mm2~1500s/mm2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67、P--0.110),而在b值<1000 s/mm2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b值取1000或1200 s/mm2时,既能获得良好的DWI图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可作为直肠癌术前3.0 TMR扩散加权成像的合理b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 DWI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了23例软组织肿瘤DWI.弥散敏感系数b分别取300s/mm2、600s/mm2和900s/mm2,在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场得到DWI,获得肿瘤实质的ADC值.结果:①23例软组织肿瘤的DWI只有1例肌间脂肪瘤为混杂信号,其它均为高信号;②在b=3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为(1.64±0.12)×10-3mm2/s、(1.86±0.19)×10-3mm2/s,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在b=6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分别为(1.42±0.13)×10-3mm2/s、(1.46±0.15)×10-3mm2/s,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b=9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分别为(1.10±0.12)×10-3mm2/s、(1.00±0.13)×10-3mm2/s,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DWI信号对软组织肿瘤诊断价值有限.在b=300s/mm2时,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大于良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于介入术前后行MR DWI。在GE Signa Excite HD 1.5TMR扫描仪上,先取多个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分别为300 s/mm2、500 s/mm2、800 s/mm2、1000 s/mm2、1200 s/mm2、1500 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对28例经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的膀胱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 h、术后7~10天各进行一次多b值的DWI。经分析比较后选取合适的b值为1200s/mm2,测量出每例膀胱癌不同监测时间点的肿瘤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例膀胱肿瘤治疗前平均ADC值(1.15±0.12)×10-3mm2/s,介入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1.36±0.15)×10-3mm2/s,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升高,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对膀胱肿瘤的ADC值进行动态测定,可以评价膀胱癌介入治疗后早期病理学反应。  相似文献   

14.
f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1H-MRS)、扩散加权成像(DWI)和首过灌注成像(PWI)对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19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比较化疗前和2个疗程后病灶的1H-MRS,DWI和PWI表现,观察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乳腺癌在DWI上信号强度较高,ADCb=1000值较低[(1.12±0.03)×10-3mm2/s];17例化疗后缓解病例在治疗后ADC值升高[(1.29±0.05)×10-3mm2/s],肿瘤有缩小趋势.1H-MRS示乳腺癌组织可出现明显的胆碱复合峰(11/17);化疗后部分缓解病例(10/11),肿瘤内胆碱复合峰下降或消失.PWI示乳腺癌灶的负性灌注曲线表现为MR信号在短暂平台期后快速下降,较少或不出现信号强度恢复;新辅助化疗后肿瘤负性灌注曲线渐趋平缓.结论:1H-MRS、DWI和PWI均可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并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监测疗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 T MR DWI评价兔肝VX2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2只.20只用于建立VX2瘤模型,2只健康正常兔用于行正常肝射频消融术对照.于VX2瘤种植后14~21 d(平均17 d),对符合实验条件瘤兔(病灶位于肝实质内,最大直径≤3 cm,坏死病灶直径≤整个病灶直径的1/2)行3.0 T常规MRI和功能DWI.对瘤兔及对照组正常兔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术后7~10 d(平均8 d)行3.0 T常规MRI及DWI.所有射频消融治疗兔行MR检查后均行病理检查.测量兔肝VX2瘤、正常兔肝射频消融治疗前后ADC值,分析兔肝VX2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3.0 T MR常规成像、ADC值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同一b值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组织间ADC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 20只实验组兔肝VX2瘤模型均建立成功,1例肿瘤突出于肝表面、1例肿瘤病灶出现明显坏死未纳入实验.所有18个瘤灶及2例正常兔肝射频消融均成功.兔VX2瘤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肝VX2瘤兔射频消融治疗后7~10 d,射频消融病灶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稍高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T2WI序列周边环形稍高信号为肉芽组织,增强扫描明显强化,T2WI序列低、中等信号为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在DWI图上为低信号,活性肿瘤组织位于病灶周边,呈结节状,在T2WI、DWI图上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标本为灰白色,部分肿瘤组织间夹杂增生血管、少许肉芽组织.b值为600 s/mm2时,射频消融治疗后活性肿瘤组织(9只)、坏死组织(18只)、肉芽组织(18只)、正常组织(18只)ADC值分别为:(1.227±0.140)×10-3、(0.702±0.050)×10-3、(1.918±0.124)×10-3、(1.739±0.044)×10-3mm2/s,各组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 s/mm2时治疗后坏死组织、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肉芽组织、正常肝组织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兔VX2瘤模型适合3.0 T MR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对射频消融治疗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的55例患者(34例为肿瘤患者怀疑有肝脏转移,21例CT、B超等影像学检查拟诊肝脏占位性病变无法进行定性诊断)行MR常规序列及DWI,共发现92个病灶(25个原发性肝癌,27个肝转移瘤,3个肝胆管细胞癌,2个肝硬化结节,2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血管瘤,26个肝囊肿)。通过分析肝脏病灶信号强度随b值不同的变化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平均数±标准差)等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MR DWI上,b=50 s/mm2、500s/mm2及b=50 s/mm2、10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信号衰减程度高于恶性病变,即b为50 s/mm2、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为高信号,而良性病变呈相对等信号或低信号,良恶性病灶信号强度差异明显。恶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0.845±0.0110)×10-3mm2/s,n=5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2.230±0.0497)×10-3mm2/s,n=37],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905,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6%和83.78%。结论 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 1年5月的55例患者(34例为肿瘤患者怀疑有肝脏转移,21例CT、B超等影像学检查拟诊肝脏占位性病变无法进行定性诊断)行MR常规序列及DWI,共发现92个病灶(25个原发性肝癌,27个肝转移瘤,3个肝胆管细胞癌,2个肝硬化结节,2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血管瘤,26个肝囊肿).通过分析肝脏病灶信号强度随b值不同的变化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平均数±标准差)等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 MR DWI上,b=50 s/mm2、500s/mm2及b= 50 s/mm2、1000 s/mm2 时,良性病变的信号衰减程度高于恶性病变,即b为50 s/mm2、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为高信号,而良性病变呈相对等信号或低信号,良恶性病灶信号强度差异明显.恶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 (0.845 ±0.0110)×10-3mm2/s,n=5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 (2.230 ±0.0497)×10-3mm2/s,n=37],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905,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6%和83.78%.结论 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及PET-CT在腹部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以来在我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资料,术前肿瘤标记物筛查增高,术后一段时间恢复正常后升高,监测患者术后肿瘤标记物情况,对于肿瘤标记物增高者进行PET-CT检查。结果术后肿瘤标记物增高,多数提示肿瘤复发,行常规CT检查难以发现者,PET-CT检查能明确复发和早期转移。结论肿瘤标记物检测结合PET检查可以早期确定肿瘤复发及转移,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新辅助化疗(NCT)的早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32例LABC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推注,第1天给药,3周方案)进行NCT治疗.每21d为1个周期,至肿瘤缩小到可手术或保乳手术可行时停止化疗.于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和手术前行DWI扫描,分析肿瘤体积、ADC值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20例(62.5%,95% CI 45.7%~79.3%)患者行2个周期化疗后出现整体有效(OR),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156% (5/32)和9.4% (3/32):疾病稳定(cSD)率为34.4% (11/32),疾病进展(cPD)率为3.1% (1/32);第1个NCT后,cCR+部分缓解(cPR)组AD)C值显著增加[化疗前ADC值为(0.98±0.16)×103mm2/s,化疗后为( 1.22±026)×103mm2/s] (P< 0.001).化疗前cCR+cPR组初始ADC值显著低于cSD+cPD组[(1.13±0.06)×10-3mm2/s](P<0.001).初始ADC值与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呈负相关(r=-0.58,P=0.02);化疗后肿瘤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正相关(r=096,P<0.001).结论 乳腺癌病灶初始ADC值及NCT后早期ADC值变化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对NCT敏感性和化疗早期评价乳腺癌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MR扩散加权成像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 DWI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36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顺铂+甲氨喋呤+表阿霉素+异环磷酰胺)前、后进行常规MBI、DWI.检查采用1.5 T超导型MR仪,测定化疗前、后肿瘤内活性肿瘤组织、坏死区及肿瘤平均ADC值变化.术后病理肿瘤坏死率评估按Huvos标准分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化疗反应不同2组病例的各项指标.结果 36例化疗后肿瘤内活性肿瘤组织和坏死区的ADC值分别为(1.06±0.30)×10-3mm2/s和(2.39±0.44)×10-3mm2/s,坏死区ADC值明显高于活性肿瘤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P<0.05).25例化疗反应良好组肿瘤平均ADC值由化疗前的(1.18±0.19)×10-3mm2/s增加至化疗后(2.27±0.20)×10-3mm/s,11例化疗反应不佳组的平均ADC值从化疗前(1.45±0.11)×10-3mm2/s增加至化疗后(1.83±0.16)×10-3mm/s,两组间化疗前后ADC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1,P<0.01).结论 DWI能够区分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内活性肿瘤组织与坏死组织,进而对骨肉瘤化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检查,对手术计划的制定、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