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MRI征象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病理证实为非典型性脑膜瘤共20例;探究其预后情况。结果:20例非典型性脑膜瘤中17例部位均较典型,不典型部位在侧脑室三角区、视神经各1例,多发者1例。病灶呈类圆形或半圆形,略呈分叶状状,信号多表现不均匀,其中出血者2例,明显囊变者3例,瘤周不同程度水肿,有脑膜尾征15例,表现为均匀线状或粗细不一。4例骨质改变,术后残留或复发6例。20例术前MRI诊断为脑膜瘤者18例,误诊2例,误诊率为10%。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充分认识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特点及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肿瘤的定性以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颅内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和DWI扫描,其中2例做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额区4例、枕区2例、岩椎区、桥小脑角区及桥延交界区各1例。术前误诊为胶质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关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报告14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非典型CT表现的脑膜瘤,其中有:瘤体呈混杂密度;肿瘤内有不规则不强化的低密度区;肿瘤呈环形强化或弧形强化;肿瘤有壁结节出现;全瘤以囊性为主要表现及以瘤周大范围脑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各种非典型CT表现。认为脑膜瘤病程较长;增强时瘤体实质部分强化较其他肿瘤显著;窟周水肿位于瘤体一侧的脑质内;有白质塌陷征;部位位于脑膜旁;有局部颅骨骨质改变等特点可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MRI与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前第一诊断误诊的35例脑膜瘤相关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21例同时行CT扫描,MRI与CT表现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脑膜瘤误诊为其他肿瘤27例;其他病例误诊为脑膜瘤8例.结论:因组织学结构复杂及一些特殊部位构成了对脑膜瘤误诊的不可避免性;而注重典型MRI特征结合CT征象、仔细阅片及结合病史等,是提高诊断符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沟通性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特殊类型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沟通性脑膜瘤的MRI及有关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形态呈分叶结节状,大小不一,在T1WI和T2WI序列上均呈较均匀等或稍长信号,部分瘤体边缘不清,无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4例伴有颅底解剖腔(孔)变形或扩大,颅底骨质局限性吸收、硬化或破坏共5例;5例术后病理可见肿瘤结构异型性,其中1例可见核分裂像、呈低度恶性.结论:沟通性脑膜瘤有一定的MRI特征,仔细分析肿瘤的起源部位和信号特点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将其MRI表现与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2例,大脑镰旁4例。1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以囊性为主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瘤内可见多发分隔影,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肿瘤呈细网状强化。5例误诊为非典型脑膜瘤(3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2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病理上,肿瘤内部可见多发类似细筛状结构(即微囊),可与MRI表现相对应。结论:通过与病理基础的对照分析,可更深入的认识及理解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从而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底区域肿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对此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底肿瘤63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脊索瘤10例,转移瘤5例,三叉神经瘤5例,软骨瘤5例,软骨肉瘤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脑膜瘤11例,侵袭性垂体瘤11例,鼻咽癌9例,颈静脉球瘤2例。颅底区域肿瘤MR表现各异,垂体腺瘤、脑膜瘤等少数肿瘤的MR信号具有特征性,肿瘤的位置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结论颅脑MRI可充分显示颅底区域肿瘤的部位、累及范围,部分肿瘤可依据其信号、部位与侵犯特征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渡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过渡型脑膜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3例过渡型脑膜瘤均为单发病灶,直径2.0~7.4 cm,平均4.9 cm,6例位于侧脑室,其中5例为儿童.12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1例呈分叶状;15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并边界清晰.MRI平扫,22例瘤组织T1WI呈等、稍低信号,14例T2WI呈结构有层次、成分多样的混合信号,增强呈有层次的不均匀明显强化;5例瘤组织中可见到血管流空双低信号.病理示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典型的同心圆漩涡状结构,16例可见到典型的沙粒体,8例见玻璃样变性,7例可见钙化块;血管丰富,可见到典型的脑膜上皮细胞区域.结论 过渡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血管瘤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MRI征象,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血管瘤型脑膜瘤与37例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资料,比较2种脑膜瘤的MRI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管瘤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相比,肿瘤分叶征(x2 =5.754,P=0.022)、脑膜尾征形态(x2=13.107,P=0.000)及长度(t=2.123,P=0.038)、瘤脑界面(x2=20.292,P=0.000)、邻近骨质改变(x2=4.321,P=0.044)及肿瘤强化程度(x2=8.846,P=0.005)6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瘤脑界面(x2 =9.761,P=0.002),邻近骨质改变(x2=9.547,P=0.002)2项联合对于2类脑膜瘤的鉴别有显著的影响(P均<0.05).肿瘤的囊变坏死(x2=0.003,P=1.000)、瘤内血管流空信号(x2=0.823,P=0.506)、瘤周水肿(x2=0.222,P=0.640)及肿瘤强化后均匀性(x2 =0.000,P=1.000)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征、脑膜尾征长度、瘤脑界面、邻近骨质改变及肿瘤强化程度的MRI征象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鉴别.  相似文献   

11.
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诊断及鉴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资料。结果:22例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后颅窝,3例多发。肿瘤表现为不均匀稍长T1及长T2信号,强化明显,轻到重度水肿,15例病灶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现象,17例与邻近脑膜关系密切。结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MRI在病变部位、强化方式、血管流空等方面有一定特征,但不典型者需与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结果:23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右顶枕叶。16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结节强化明显;8例表现为实质型;20例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本组MRI正确诊断22例,准确率为91.7%。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动静脉畸形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鞍隔脑膜瘤的CT、MRI诊断(附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鞍隔脑膜瘤 18例 ,17例经CT检查 ,其中 6例同时行MRI检查 ,1例单纯行MRI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例肿瘤位于鞍上及鞍内 ,17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15例、不均匀高密度 2例 ,明显均匀增强 14例、环形增强 3例 ;MRI(7例 )T1WI为均匀等信号 6例 ,略低信号 1例 ;T2 WI略高信号 6例 ,等信号 1例 ;肿瘤位于垂体腺之上 ,境界清楚。病理诊断 :上皮型 11例 ,合体细胞型 4例 ,微囊型、非典型型、混合型各 1例。结论 鞍隔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对临床确定正确的手术入路 ,提高肿瘤手术治愈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MRI增强影像的特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MR增强影像的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膜瘤11 例,神经源性肿瘤12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椎管内脊膜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肿瘤周边重度环状增强”、脊膜“尾巴征”;神经鞘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多灶样不增强;神经纤维瘤MR增强影像特征为病灶内星芒状不增强。结论:椎管内脊膜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都有各自的MR增强影像特征,其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的影像和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患者MRI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1例MRI表现类似脑膜瘤征象:实质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宽基底与脑膜接触和均匀强化;又有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特点: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伴多房小囊变,DWI高信号;室管膜强化提示脑脊液播散。另1例囊实性病变类似胶质瘤,但实质部分T2接近等信号,有微囊和明显均匀强化,又类似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两例病理均见肌母细胞和细胞丰富能解释等T1、等T2信号和DWI高信号;血管增生明显从而强化显著;灶性坏死易见类似胶质瘤,因此,MRI表现基本能反映病理学变化。结论成人颅内幕上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的MRI表现类似于髓母细胞瘤、PNET、恶性胶质瘤及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但成分更混杂、更具中枢神经系统播散潜力为本病特点,发生在幕上、多发可能有助于本病定性诊断,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常规MRI结合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昉  张发林  潘爱珍  赵海  高强   《放射学实践》2010,25(8):851-854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良性(Ⅰ级)、11例非典型性(Ⅱ级)和4例间变性脑膜瘤(Ⅲ级)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的最常见部位均位于额部;两者在肿瘤大小、形态和信号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囊变坏死、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肿瘤强化方式和脑膜尾征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侵犯脑实质或(和)破坏周围颅骨是诊断恶性脑膜瘤较为特异性征象;②良、恶性脑膜瘤的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8.73±1.68)×10^-9mm^2/s、(7.26±3.22)×10^-9mm^2/s,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MRI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一些特征性征象,结合ADC值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MRI鉴别囊变脑膜瘤与脑表面囊变胶质瘤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囊变脑膜瘤与靠近脑表面囊变胶质瘤的MRI表现,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囊变脑膜瘤38例与靠近脑表面囊变胶质瘤21例,分析增强后病灶边缘的"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毛刺征"及"指状水肿征"、"宽基底征"及"强化均匀"的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膜瘤组的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毛刺征、宽基底征、指状水肿征及肿瘤实质强化均匀的检出率分别为73.7%(28/38)、76.3%(29/38)、10.5%(4/38)、81.6%(31/38)2、3.7%(9/38)及57.9%(22/38);而胶质瘤组则分别为23.8%(5/21)、19.0%(4/21)、38.1%(8/21)、57.1%(12/21)5、2.4%(11/21)及33.4%(7/21)。白质塌陷征、脑膜尾征、宽基底征、毛刺征及指状水肿征在脑膜瘤组与胶质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强化均匀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宽基底、毛刺征、指状水肿征对鉴别脑膜瘤与胶质瘤价值较大,而强化较均匀对二者的鉴别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8.
血管母细胞瘤的MR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资料。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可分为3型:囊结节型、囊实性型、实质型。囊结节型典型者呈“大囊小结节”征,囊结节型、囊实质型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3型中结节或实性部分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强化明显。肿瘤实性部分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现象,且与邻近脑膜关系密切。结论MR I是一种诊断血管母细胞瘤有效的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9.
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多发胶质瘤4例,其中恶性室宫膜瘤3例,表现为脑室内及额顶叶脑实质内实质性肿块或囊性病变,多发星形细胞瘤1例,病变分别位于额叶及小脑蚓部;双侧听神经瘤及多发脑膜瘤各3例、CT和MRI表现均较典型;脑膜瘤合并胶质瘤3例、脑膜瘤合并听神经瘤1例和垂体瘤合并胶质瘤1例。结论:结合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可对大多数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作出正确诊断,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