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切割球囊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与普通球囊成形术 (POBA) ,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近、远期血管造影结果 ,评价CBA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16 6例支架内再狭窄PTCA病人 ,按所用球囊不同 ,分为CBA组 (98例 ) ,POBA组 (6 8例 ) ,分别比较术后即刻及远期定量冠脉造影最小血管径 (MLD)、狭窄度及再狭窄率。结果 术后即刻MLD及狭窄度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CBA组最大扩张压明显为低 [(8 3± 0 9)atm比 (14 7± 4 6 )atm ,P <0 0 5 ]。追踪造影结果 ,CBA组MLD明显大于POBA组 [(1 7± 0 5 )mm比 (1 4± 0 5 )mm ,P <0 0 5 ]、狭窄度明显小于POBA组 [(36± 13) %比(46± 15 ) %,P <0 0 1],再狭窄率低于POBA组 (2 6 1%比 4 0 3%,P <0 0 5 )。结论 CBA的低压扩张效果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亦是有效的 ,并且获得了较POBA低的再狭窄率 ,值得进一步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经皮冠状动脉内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人,探讨其对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3月-2003年3月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3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切割球囊成形术病人,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32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单纯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率为93.8%,配合支架置入术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处病变狭窄为95.0%,切割球囊不能到位,在用2m小球囊预扩张后顺利到位并扩张成功.无严重内膜撕裂、血管闭塞、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外科急诊手术的病例,所有病人均在术后5 d内出院.平均随访8.4个月,随访率达83.9%(26/31),无死亡及心肌梗死心脏事件发生;临床心绞痛发生率为11.5%(3/26),复查造影率为46.2%(12/26),被证实支架内再狭窄2例.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与普通球囊成形术 (POBA)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近远期血管造影结果比较 ,评价 CBA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37例 ,共 39处病变 ,2 3处进入 CBA组 ,16处进入 POBA组。分别比较术后即刻及远期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最小血管径 (ML D)、狭窄度 (DS)、再狭窄率、即刻管腔获得 (AL G)、即刻血管弹性回缩 (AR)及弹性回缩率 (ARR)。结果 术后即刻 ML D、DS、AL G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CBA组最大扩张压、AR及 ARR均较 POBA组低 (P<0 .0 5或 P<0 .0 0 1)。随访造影结果 ,CBA组 ML D明显大于 POBA组 (P<0 .0 5 ) ;DS及再狭窄率均小于 POBA组 (P<0 .0 1)。结论  CBA组的低压扩张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是有效的 ,对血管损伤小于 POBA,且获得较 POBA低的再狭窄率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切割球囊(Cutting Balion.CB)是1991年由美国的Barath Peter开发研制并投入I临床使用的一种新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新型球囊。它的设计思想是将外科的微创切开技术与介入治疗中的球囊扩张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单纯球囊扩张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增大狭窄冠状动脉内腔的疗效。1999年初国内引进该项技术.2001年首先见到报道.以后陆续有多篇报道。本文就近年来切割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切割球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即刻和 6个月时治疗效果。 方法  6 9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分配到切割球囊 (38例 )和普通球囊 (31例 )治疗组。球囊扩张前及扩张后即刻 ,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测定相关参数。随访 6个月时临床改善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终点包括出现心肌梗死、需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再介入治疗。 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为 10 0 %。切割球囊组 1例患者扩张后在支架的远端出现夹层。平均随访 (6 7± 0 3)个月。切割球囊组于术后 3和 6个月时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普通球囊组 (分别为 15 %对 38%及 18%对4 3% ,均为P <0 0 0 1)。扩张后即刻血管直径获得值在切割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分别为 (1 72± 0 5 2 )mm和 (1 15± 0 5 4 )mm ,而 3和 6个月后切割球囊组的血管直径晚期丢失值为 (0 2 6± 0 0 5 )mm及(0 38± 0 0 6 )mm ,普通球囊组丢失值为 (0 78± 0 19)mm及 (0 89± 0 16 )mm(均为P <0 0 0 1)。 结论 切割球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效果可靠、安全 ,容易操作 ,再狭窄率低 ,易于被患者接受 ,是一个较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CBA)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文章时间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6月。收集CBA和POBA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960例患者,其中CBA组493例,POBA组467例,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时,CBA组即刻弹性回缩低于POBA组,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MD:-0.52,95%CI:-0.76~-0.29,P<0.0001);弹性回缩率CBA组明显低于POBA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MD:-13.83,95%CI:-16.17~-11.49,P<0.00001)。球囊扩张后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度POBA组大于CBA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MD:-12.99,95%CI:-18.09~-7.88,P<0.00001)。晚期丢失血管内径CBA组低于POBA组,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MD:-13.83,95%CI:-0.50~-0.28,P<0.00001)。6个月后随访支架内再狭窄率POBA组明显高于CBA组,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MD:0.44,95%CI:0.44,10.24,0.80,P<0.00001)。结论 CBA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冠脉内支架置入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急性期病情及长期预后,但支架内再狭窄限制其临床应用。2004年4月~2006年5月,我们应用切割球囊治疗235例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陆士娟  Sengjue Tahk 《心脏杂志》2003,15(4):344-346,34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切割球囊及β射线 (1 66Ho)冠脉内放射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1- 0 1~2 0 0 2 - 0 3韩国亚洲大学医院心脏中心完成的 6 0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 ,全部使用切割球囊预扩张 ,满意扩张后使用充满液态 1 66Ho的长球囊 (30~ 40 mm )进行冠脉内放射治疗。术后随访主要临床不良事件 ,并于术后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 ,用 MEDCON Viewer软件包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QCA)分析。结果 :6 0例患者 6 5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均被满意扩张 ,血管内放射治疗全部成功 ,无撕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 8个月 ,无 1例死亡。 5例 (8.3%)于术后 3个月出现心绞痛行靶病变血管重建术 ,其余 5 5例患者均于术后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 ,4例于支架内发生再狭窄 (7.3%) ,6例于支架边缘发生再狭窄 (10 .9%) ,全部患者无晚期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病变长度为 2 5 .1± 4.7mm。晚期管腔丧失为 0 .19± 0 .6 8mm。最小管腔直径术前为 0 .38± 0 .2 6 mm ,术后即刻为 2 .0 8± 0 .36 m m ,8个月随访时为 1.82± 0 .76 mm。结论 :联合应用切割球囊及β射线 (1 66Ho)冠脉内放射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是有效及安全的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切割球囊成形术在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观察组行切割球囊成形术,对比两组球囊扩张后即刻弹性回缩率、血管最小直径和狭窄程度、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结果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球囊血管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球囊扩张后即刻弹性回缩率〔(6.28±2.65)%〕明显小于对照组〔(20.08±12.56)%〕(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随访各时刻血管最小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6、12个月管腔直径丢失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狭窄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老年患者行切割球囊成形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即刻弹性回缩率低,血管扩张效果明确,再狭窄率低,可作为首选的球囊扩张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而减少术后再狭窄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再狭窄高达39%~67%[1],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置入术后再狭窄可达5%~35%[2],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再狭窄仍达5%~10%[3]。近些年来出现了预防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技术—药物洗脱球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患者(n=60)分为对照组(n=30,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研究组(n=30,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各组干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7.38%高于对照组75.95%(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的总体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冠脉)内β-射线放射疗法(β-放疗,Novoste)与切割球囊成形术(CBA)联合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ISR>70%的病人295例(男性188例,女性90例,年龄59.76±10.83岁),其中112例均行CBA联合β-放疗为β-放疗组(n=112),183例单独采用CBA(89例)或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94例)为对照组(n=183).弥漫性长病变ISR者β-放疗先照射病变远段,再回撤导管照射病变近段.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期行定量冠脉造影(QCA),分析病变长度,最小管腔直径(MLD),参照管腔直径(RLD)和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DS).防访靶血管再次成形率(TVR)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即刻两组病人的QCA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6.3±1.6月)β-放疗组的MLD大于对照组,Ds小于对照组,P<0.015.β-放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率相似(心绞痛为10%对17%,心肌梗死为1%对2%,死亡率为0%对2%,P=NS),但β-放疗组的TVR和MACE明显低于对照组(TVR为5%对16%,MACE为10%对25%,P<0.05).β-放疗组28例(26%)弥漫性长病变ISR,回撤β-放疗导管分段照射后,随访TVR和MACE无增加.结论冠脉内β-放疗和CBA相结合治疗ISR安全、有效,TVR和MACE明显降低.采用回撤β-放疗导管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弥漫性长病变ISR.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0例患者共21处再狭窄病变接受DCB治疗,术中即刻成功率95.23%,1处病变在应用DCB治疗后并发夹层并出现TIMI 2级血流,然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心绞痛再发,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12例患者在术后6~9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复查时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与术后即刻直径比较,按病变血管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治疗DES支架内再狭窄即刻及短期疗效肯定,可以作为支架内再狭窄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旨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内 β 射线放射疗法 (β 放疗 ,Novoste)与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联合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ISR)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ISR >70 %的病人 2 95例 [男性 2 0 5例 ,女性 90例 ,年龄 (5 9 76± 10 83)岁 ],其中 112例均行CBA联合 β 放疗为 β 放疗组 (n =112 ) ,183例单独采用CBA(89例 )或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 (94例 )为对照组 (n =183)。弥漫性长病变ISR者β 放疗先照射病变远段 ,再回撤导管照射病变近段。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期行冠脉造影 ,分析病变长度、最小管腔直径 (MLD)、参照管腔直径 (RLD)和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 (DS)。随访靶血管再次成形率 (TVR)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发生率。结果 术前及术后即刻两组病人的冠脉造影结果差异无显著性。随访期 (6 3± 1 6月 ) β 放疗组的MLD大于对照组 ,DS小于对照组 ,P <0 0 5。β 放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率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心绞痛为 10 %vs17% ,心肌梗死为 1%vs 2 % ,死亡率为 0 %vs2 % ) ,但β 放疗组的TVR和MACE明显低于对照组 (TVR为 5 %vs 16 % ,MACE为 10 %vs 2 5 % ,P <0 0 5 )。β 放疗组 2 8例 (2 6 % ,2 8 10 6 )弥漫性长病变ISR ,回撤 β 放疗导管分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是指初次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经过成功介入治疗后再次发生同一部位的支架内狭窄。目前,ISR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反复ISR的研究较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治疗,且ISR发生率无降低趋势,治疗过的ISR患者存在再次发生ISR的风险,所以R-ISR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ISR的发生发展与ISR的发生发展因素相似,但却不尽相同。最近的研究探索了各种R-ISR的预测因素和治疗策略。现对R-ISR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腔内影像学评估、治疗选择和现有知识的空白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1969年 ,CharlesDotter报道了在犬动脉中植入弹簧线圈状支架的实验结果 ,第一次提出了血管内修复的观点 ,今天支架置入技术已经成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最初 ,支架仅获准用于球囊扩张术后急性血管闭塞的预防与治疗 ,但是完成于 1994年的Benestent及STRESS研究证明支架可以改善手术近期疗效 ,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1,2 ] 。同时 ,随着新一代抗血栓药物和无鞘支架的问世 ,以及介入技术的改良 ,使得支架使用量呈指数性增长。但是支架并未“治愈”再狭窄 ,还导致一个新的问题的出现 支架内再狭窄(In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Cypher或Cypher select)和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近期及10个月疗效。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253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采用了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并完成了10个月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53例中男性218例,女性3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7.2岁。结果253例(262处病变)中152例使用Cypher支架176个,101例使用TAXUS支架132个。使用的Cypher和TAXUS支架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96±0.27)mm和(3.05±0,35)mm,P=0.04,平均长度分别为(23.31±6.68)mm和(23.56±6.54)mm,P=0.745。支架内再狭窄表现为100%闭塞29处,≥90%狭窄143处,〈90%狭窄90处。病变类型为A、B1、B2和C型各为9处、45处、73处和135处。PCI的成功率两组均为100%,住院期间无死亡,Cypher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63%,TAXUS组为2.97%,P=0.872。10个月临床造影显示在Cypher支架和TAXUS支架组中造影再狭窄率分别为14.0%和29.4%,P=0.075,MACE发生率分别为6.7%和16.0%,P=0.031。结论应用Cypher和TAXUS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10个月疗效Cypher支架优于TAXUS支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有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患者行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并对上述患者进行了6~8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和4年的临床随访.66例中冠状动脉主干开口病变9例,前降支开口病变50例,回旋支和右冠脉动脉开口病变各为3例和4例.按照切割球囊与血管直径1∶1的原则,选择切割球囊的大小.结果66例患者中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8个月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者38例,造影随访率为57.6%,其中9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6例中完成4年临床随访55例,其中死亡2例,1例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癌,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2例,均由支架内严重再狭窄所致,经再次PCI治疗成功.4年间行血管重建术8例,其中再次PCI 4例,行CABG 4例,总计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6.4%(9/55).结论本研究显示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有良好的近远期效果,未发现有晚期血栓形成致心脏事件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冠脉内切割球囊术67例使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冠脉内切割球囊术对支架内再狭窄、分叉处病变、起始部病变、多支病变及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从 2 0 0 0 - 0 9~ 2 0 0 1- 0 7共完成冠脉内切割球囊术 6 7例 ,其中支架内再狭窄 9例 ,分叉处病变13例 ,起始部病变 11例 ,小血管病变 2 2例 ,较大血管 (≥ 3 0mm)单纯行切割球囊 6例 ,多支病变切割球囊 6例 ,用切割球囊作扩张后植入支架的患者 12例。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1例患者出现第 2对角支起始部严重撕裂 ,经支架植入后无不良后果。支架内再狭窄者随访 1~ 8个月 ,平均 5 6个月 ,3例复发心绞痛 ,其中 2例为切割球囊术后再狭窄 ,另 1例为回旋支病变明显加重 ,而支架内无明显再狭窄 ,经单纯切割球囊术后已 3月余 ,无心绞痛发作 ,其余病人随访 3~ 8个月 ,平均 5个月 ,无心绞痛发生。结论 冠脉内切割球囊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冠脉内介入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