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吁短叹——舒畅心情并能止痛人因工作、学习紧张而感到疲劳、不适之时长吁短叹几声,有安心定神作用;悲伤、忧愁时长吁短叹几下,能令人产生一种难得的舒畅感;气血不畅可产生疼痛,而适度的呻吟和叹息能有效地减轻胸闷和疼痛。正常人经常做长吁叹息,可使体内横膈膜上升,加速肺部气体  相似文献   

2.
眼下,都市流行休闲装。工作之余,休闲在家,穿上轻松、活泼、典雅、舒畅的一身休闲装,不仅显得精神、自在,而且由于休闲装一般较宽松,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服装可以松驰人的精神,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有助消除疲劳,因而对人的身心健康颇有裨益。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一般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机体疲劳或心理疲劳。下班回来,若继续穿着笔挺的西装、夹克服、牛仔服  相似文献   

3.
做幸福的人     
一个幸福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公民,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给予的五光十色的舒畅快乐,不会因为想到死亡而苦恼万分、心神不定,因为他感到自己不会真的与后来者分离。惟有在这种与生命之流如此深刻的、本能的结合中,人们才能找到无与伦比的欢乐。  相似文献   

4.
<正>欧洲人对于自己的身体非常知性,人们努力锻炼身体,同时注意饮食和健康。在法国,如果你问当地人喜欢什么户外体育运动,十有八九都会将"慢跑"放在首位。法国人不仅在度假时喜欢慢跑或徒步旅行,平时也爱慢跑享受大自然。法国的许多地方,都有"慢跑(徒步)路线"指示牌,人们可以充分享受慢跑运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叶云 《健康博览》2016,(8):11-15
正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从保持旺盛精力到优美曲线,从延年益寿到提高生命质量,想必大家都知道。除了传统的运动项目,骑行、铁人三项、马拉松等时尚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但运动的效果绝非一日就能立竿见影。所以,我们怎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能长期享受其中的运动?如何科学运动,预防运动损伤呢?听运动专家和达人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6.
紧张是人人都曾体验过的一种心理现象。一般来说,适度紧张可以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敏捷,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增强。譬如,学生在定期举行考试时,成绩往往比不举行考试时好一些。人们在从事有竞争性的工作时,也比没有竞争性的工作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这是因为考试和竞争使人们感到有压力,保持了适度紧张。某些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还能提高思维的效果,“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南岭 《医药与保健》2004,12(11):59-59
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诱惑,也有太多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所以不少人都觉得活得很累.因为要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加压,加倍努力地去工作.以获得更好的回报。在这种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循环之下.许多人都感到身心疲惫,想去运动放松自己,想去旅游忘记诸多的烦恼,想玩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但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长期如此,身心备受折磨,一旦达到极限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或者心理崩溃引发悲剧。  相似文献   

8.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后,思想压力非常大,极易造成精神过分紧张,该如何缓解呢?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多由患者自己引起,如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把糖尿病看得过于严重,从而很紧张;有些人急于求成,导致病情没能及时控制好或病情反复,也会产生紧张情绪。外因方面主要是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被别人理解等造成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紧张繁忙,一天工作下来,人们疲惫不堪,常常感到机体和心理上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疲劳",这即是所谓的"慢性疲劳"和"机体第三状态"。尽管许多人都知道通过按摩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但限于经济条件、时间等各种因素,大多数人是无法享受保健按摩这一"享受性服务"的。这里介绍的夫妻相互按摩法,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对所有考生来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紧张。如何有效地克服紧张心理,对考生顺利通过考试起重要作用。 首先,你要学会识别紧张。紧张一般表现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心理上可能有紧迫感、负担重、不知所措、急躁、焦虑、手忙脚乱等,这些一般比较容易识别,如果紧张已经转化为某种躯体症状,就需要你特别留心,注意。如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乏、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等。发现自己处于紧张状态时,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下原因。压力究竟从何而来。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功课没把握,觉得吃力还是缺乏计划性乱了手脚?或者是自己心理素质不好,承受压力的能力差?抑或是条件反射性的紧张?清楚地认识自己在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否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