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病例为2000.3~2001.10月住院及部分门诊病人.入组条件:①符合CCMD-2-R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4,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无癫痫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西汀(20~40mg/d)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氟西汀(20~40mg/d)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SI)定期评定,观察四个月。结果 在治疗2个月、4个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5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予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率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研究组4周来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度洛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4.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行为疗法。分别于治疗后半月、1月时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评分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半月、1月时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认知行为治疗,可通过纠正其失调认知模式,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帕罗西汀片20 mg;观察组患者在每日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每次30 m in,每周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P〈0.01),并且以观察组的下降幅度相对较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效率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马文华  胡雪峰  王兆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441-441,443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取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6个月,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BPRS有明显差异。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姜默琳  卢伟 《医学综述》2021,(6):1146-115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老年功能失调性认知发生实质性改变,而合理地加入心理治疗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应激水平和情绪状态.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疗法,临床上也用于老年抑郁症的干预.老年抑郁症的个体CBT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及患者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减少自杀意念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CCDM-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为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在治疗第1、2、4、6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对焦虑症状疗效更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5例老年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BT,每周2次,每次1 h,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有无配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SIO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绝望因子及睡眠因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8周后差异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绝望因子、睡眠因子及乐观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绝望感,增加乐观积极性,从而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降低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 CBT)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选用SAS、SDS、HAMD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测量患者病情治疗进展的操作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情况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认知行为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比普通药物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纠正抑郁症患者的错误认知,显著地提高其康复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取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6个月,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BPRS有明显差异.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且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西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氟西汀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第1、2、4、8周末,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优于对照组,尤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差异更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记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8.32±2.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8±5.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及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分别为(10.61±3.12)分、(7.63±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3±3.56)分、(9.58±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图片回忆、联想学习、理解记忆、背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躯体化症状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应用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因子及12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来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8、12周,研究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解郁胶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中药加认知行为疗法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中药组单纯口服醒脑解郁胶囊,中药加认知行为疗法组口服醒脑解郁胶囊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西药对照组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21d为1个疗程。观察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g中药加认知行为组治疗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后单纯中药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解郁胶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以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减分率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氟西汀用量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时间短,药物用量少,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的疗效.结果 (1)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289.9±38.0,239.2±36.1,P <0.01)和SRSS评分(32.1±4.7,38.7±5.4,P <0.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促进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随机选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接诊的8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认知行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焦虑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周(20.24±1.37)分、4周(14.25±0.84)分、8周(9.02±1.05)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58.41±2.07)分、4周(49.52±3.02)分、8周(39.11±1.11)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289.9±38.0,239.2±36.1,P<0.01)和SRSS评分(32.1±4.7,38.7±5.4,P<0.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促进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岩滨 《中外医疗》2011,30(36):24+26-24,2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2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观察6个月.结果 在治疗4个月和6个月末,治疗组对强迫行为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强迫症的强迫行为远期疗效好,且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