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霞  王芳  龙子江  陈明  王靓 《中国药房》2010,(31):2894-2895
目的:研究芪术功血宁颗粒的止血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与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妇科止血灵及芪术功血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各组小鼠的凝血时间变化,测定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并测定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芪术功血宁颗粒能显著缩短模型小鼠的凝血时间,能明显缩短模型大鼠的PT和APTT,能增强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论:芪术功血宁颗粒能缩短凝血时间,可作为临床子宫出血的止血药物,其止血的机制可能与促进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的生成、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消瘀止血片治疗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瘀止血片治疗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消瘀止血片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5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S)。分别观察该药对正常大鼠的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系列的影响,以及对华法林致凝血功能障碍大鼠凝血系列的影响。结果本药各剂量组均可缩短正常大鼠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高、中剂量可缩短正常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P<0.05);对华法林致凝血功能障碍大鼠,本药高、中剂量组可缩短TT、PT、APTT(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消瘀止血片对动物的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各剂量组均可促进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消瘀止血片可缩短大鼠PT、TT和APTT,增强血小板聚集,有促进止血、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白及非多糖部分的止血作用,初步了解其止血机制。方法白及95%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经水洗脱后,用80%乙醇洗脱得到不含多糖的80%乙醇组分(BS-80EE);以小鼠全身肝素化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考察BS-80EE的止血作用;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观察BS-80EE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通过考察BS-80EE对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P-S)、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的影响,分别从血小板和凝血纤溶系统角度了解BS-80EE的止血机制。结果BS-80EE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全身肝素化小鼠的CT和BT(P<0.01或P<0.05);明显促进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作用(P<0.01);明显缩短大鼠的TT值(P<0.01或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FIB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P-S、TAT、PAI-1的含量,减少D-D的生成(P<0.01)。BS-80EE虽有缩短大鼠APTT和PT的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白及非多糖组分(BS-80EE)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用Labor aggregometer-153型双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同时通过对Beagle犬各个时间点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观察,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beagle犬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聚乙二醇化降纤酶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延长beagle犬TT、PT、APTT时间,等剂量的聚乙二醇化降纤酶药效达峰和维持时间均较阳性药降纤酶的长。结论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具有较强的对抗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吸收性氧化纤维素止血胶囊(XYZJ)的止血作用和止血机制。方法通过小鼠凝血、断尾止血模型和大鼠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本品的止血作用;通过血小板活化实验研究本品的止血机制。结果本品各剂量组小鼠体外凝血和外伤出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本品高、中剂量组1~5min血小板聚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本品高、中剂量组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吸收性氧化纤维素止血胶囊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可能是缩短凝血时间和增加血小板聚集度,其止血的机制可能是增强血小板活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芪止血胶囊止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参芪止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参低、中、高组)和宫血宁组。测定大鼠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参芪止血胶囊能够显著缩短BT、CT、PT和APTT的时间(P〈0.05,P〈0.01),与宫血宁组比较,参中组缩短BT、CT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止血胶囊能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凝血象的检测,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数量,聚集性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美国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贝克曼ACL-ELIIT进行测定,检测临床8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几项常用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用迈瑞五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血常规,观察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直方图,同时进行血液涂片检查,观察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对各项结果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各项指标有显著变化。显示PT,APTT时间缩短,FIB含量升高,血小板减低,聚集增强。结论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常伴有高凝状态存在,是导致肾内或肾外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莲心碱对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莲心碱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其抗血栓作用。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察莲心碱对大鼠体内血小板1、5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影响;通过毛细管法和减尾法分别研究莲心碱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尾出血时间的影响,同时评价莲心碱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采用Chandler法及动静脉旁路模型研究莲心碱对大鼠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莲心碱5mg·L-1和10mg·L-1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1、5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明显延长大鼠PT、APTT和TT;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及尾出血时间;不同程度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结论莲心碱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9.
菝葜活血化瘀药理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菝葜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方法 :菝葜水煎液 (Ⅰ )高 (10 0g·kg- 1 )、低 (5 0g·kg- 1 )剂量对小白鼠灌胃给药 7d后 ,眼眶取血 ,采用凝固比浊法对APTT、PT进行测定 ,用Derive法测定FIB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数 ,采用比浊法体外测定Ⅰ对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Ma、M 1、V1的影响。结果 :Ⅰ的 10 0 g·kg- 1 剂量能显著延长APTT(P <0 .0 5 ) ,稀释8倍后的Ⅰ能抑制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特别是对V1的影响更显著 (P <0 .0 1) ,但对FIB和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菝葜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地榆烘法制炭前后的止血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云南白药(阳性药,0.667 g/kg)组,地榆高、低剂量(8、2 g生药/kg)组,地榆炭高、低剂量(8、2 g生药/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于末次给药1 h后检测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地榆和烘制的高、低剂量地榆炭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PT、TT和APTT;高、低剂量地榆和高剂量地榆炭显著提高血小板计数;与地榆高剂量组比较,高剂量地榆炭能显著缩短小鼠的PT、TT、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血小板数量和APTT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 地榆烘法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对体内纤溶、凝血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眼镜蛇毒因子(CVF)造成大鼠体内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检测大鼠给药前和给药后多个时间点血样的补体活性、t-PA、PAI-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P-selectin、PF-4、β-TG、血小板数量及聚集活性的变化,并检测小鼠静脉给予CVF后其尾部出血时间的变化。结果大鼠注射CVF后,血清补体活性在1h内基本消失。t-PA和PAI-1含量在1h内有明显增加,在48 h时间点t-PA/PAI-1比值有明显下降(P<0.01);PT、APTT、TT均略有变化,而血浆FIB含量明显下降;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导致血中P-selectin、PF-4、β-TG明显上调,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被明显抑制,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只受到轻微影响。小鼠尾部出血时间在1 h时明显缩短。结论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能明显影响体内凝血功能,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对凝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流变学的作用,探讨其对凝血功能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3种不同剂量的葛根素药液灌胃给予正常小鼠,测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剂量转换后再将3种不同剂量的葛根素药液灌胃给予正常大鼠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不同剂量葛根素组可显著延长出、凝血时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能显著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结论:葛根素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其抗凝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改善血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14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PT、APTT、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 肝硬化患者P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原因之一,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所以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 例肝硬化患者及20 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凝血酶原(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血小板(PLT)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结果:肝硬化chi1 d B级组、C级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PT、APTT、PLT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Child B级组、C级组(FIB)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D-dimer、PT、APTT分别与肝硬化Child B级组比较其差异性更显著(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PLT与肝硬化Child B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凝血及纤溶指标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危险性的D-dimer、预后估计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指标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3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组PLT、PT、APTT、TT、FIB和D-dimer值相应与对照组PLT、PT、APTT、TT、FIB和D-dime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速离心法和稀释法处理乳糜血对光学法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检验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接收60例正常凝血标本与60例乳糜血凝血标本为对象.正常凝血标本组采用稀释法对PT、APTT和FIB进行检测并对回归方程加以建立.乳糜血凝血标本组根据三酞甘油浓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在PT、APTT和FIB的检测上,对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加以采用;同时在回归方程中对稀释后的检测结果加以代人,比较代入后所得结果与高速离心法结果.结果 回归分析正常凝血标本的原血浆与稀释血浆PT、APTT和FIB的检测结果,分别得出PT、APTT和FIB的回归方程(稀释前与稀释后结果分别用Y与X表示).PT:Y=0.305X+4.29,APTT:Y=0.155X+22.607,FIB:Y=2.883X+0.218.PT、APTT和FIB回归方程中r分别为0.860、0.155、0.821,P均为0.000.稀释法与高速离心法对PT、APTT和FIB的检测中,其结果在轻度、中度乳糜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乳糜血组检测结果中,稀释法中PT的检测结果及FIB的含量明显比高速离心法高(P<0.05).结论 当在乳糜血标本的凝血项目检测中应用光学法仪器时,高速离心法比稀释法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范围更广,结果也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出血性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娠组例和非妊娠组例女性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妊娠组PT、APTT、TT值明显低于非妊娠组,FIB值明显高于非妊娠组。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能预防妊高症、术中出血、DIC等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当归多糖对家兔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分组给药后,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T);应用TYXN-91型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min血小板聚集率[PAG(1)]、5min血小板聚集率[PAG(5)]和最大聚集率[PAG(M)].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体外给药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肽衍生物LX2416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考察LX2416对凝血系统的影响。通过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考察LX2416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罗非班(1.0 mg/kg)组、LX2416(0.3、1.0、3.0 mg/kg)组,通过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考察LX2416体内的抗血栓作用。采用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罗非班(1 mg/kg)组、LX2416(1、3、10 mg/kg)组,通过出血毒性实验,考察LX2416的出血风险。结果 LX2416对PT、APTT无显著性影响,能够抑制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呈剂量相关性。LX2416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但比替罗非班出血风险要低。结论 LX2416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且出血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患者(设为观察组)和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浓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淀粉酶,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平均荧光强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浆组织因子(T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含量,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PT、APTT、血淀粉酶、尿淀粉酶、PAR-1、TF、TNF-α及H2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2S与PT、APTT、血淀粉酶、尿淀粉酶、PAR-1、TF、TNF-α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结论内源性的H2S上调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TNF-α表达起促炎作用,上调PAR-1、TF表达致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