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6例宫腔内妊娠物残留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定位,进行活组织检查及刮宫术,或者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结果采用宫腔镜检查86例患者均诊断明确(与病理诊断相符),84例全部宫内残留妊娠物经宫腔镜下取出,或定位后由超声清宫一次成功,2例残留组织与宫壁粘连紧密,附着面少许残留外,给予药物治疗,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诊疗宫腔内妊娠物残留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刘丹  单翠萍  张雪玉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40-1041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内胚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经宫腔镜诊断、定位宫内妊娠残留物,并行清宫术。结果44例宫内胚物残留中,宫腔镜直视下清宫均一次完成,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月经恢复满意,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残留者在联合B超下成功清宫,同时发现合并子宫不全纵隔1例、内膜息肉2例、Ⅱ型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宫腔周围型黏连4例、子宫内膜炎5例。结论宫腔镜手术在诊治宫内胚物残留中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改善生殖预后,并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芳  柯雪 《四川医学》2019,40(7):739-742
目的对照分析可疑宫腔因素所致不孕患者阴道彩超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宫腔镜及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探讨不同直径宫内异常超声影像与宫腔镜下诊断病变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探讨适宜宫腔镜检查的TVS下宫腔占位病变直径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39例经阴道超声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改变"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其宫腔镜检查结果及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比较TVS下宫腔占位大小与确诊病变的符合率。结果 (1)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占位病变大小,与宫腔镜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 4~0. 8cm(50. 0%%)、0. 8~1. 2cm (63. 2%)、1. 2~2. 8cm (74. 5%)。(2)阴道超声检查宫内病变大小为0. 4~0. 8cm、0. 8~1. 2cm组,病变大小与宫腔镜检查所见病变之间无线性相关,而当阴超提示,宫内占位病变直径1. 2~2. 8cm时,两者呈线性相关。(3)进一步以不同原发病分组以后,子宫内膜息肉与总体表现出同样趋势。结论 (1)女性子宫腔异常超声影像改变以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为主,宫内异常超声回声直径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宫内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2)经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超声影像直径大于1. 2cm的不孕患者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尽快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及宫腔内异常回声的价值。[方法]对126例子宫异常出血及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灶切除或电切割术,切下组织送病理检查,并分析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炎、宫内残留、机化、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4.9%,阴超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41.6%。[结论]对子宫异常出血或B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的患者,宫腔镜诊治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妊娠终止后阴道异常流血诊治中联合应用宫腔镜技术及超声技术的价值。方法抽选进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妊娠终止后异常阴道流血(流血时间超过10天)患者113例,以不同诊治技术予以分组:应用宫腔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诊治的58例为A组应用超声技术检查以及清宫治疗的55例为B组,分别统计A、B两组检出异常率,在对其疗效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再作比较。结果 A组58例中检出组织残留35例,宫腔积血(包括血凝块)15例,宫腔部分粘连6例,纵隔子宫2例。检出阳性率100%,B组55例中检出组织残留24例,宫腔积血(包括血凝块)16例,检出阳性率74.54%,(χ~2=18.2393;P0.05),B组中未检出异常者予以缩宫对症治疗,随访结果:5例阴道间断出血20天左右止;6例一周后复查超声提示宫内异常回声予以清宫术;4例因阴道持续流血而超声未检出异常转用宫腔镜诊治术。A组中2例(3.44%)出现不良结局,B组有12例(21.82%)出现不良结局,(χ~2=8.7765;P0.05)。结论妊娠终止后,若阴道异常流血,超声未发现异常者,或超声提示宫角及子宫切口瘢痕附近异常回声者,可选择宫腔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诊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在诊断妇科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在我科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98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直视下活检.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符合率为66.67 %,子宫内膜息肉42例,符合率为92.86 %,子宫内膜炎14例,符合率为71.43 %,子宫黏膜下肌瘤4例,符合率为100 %,子宫内膜癌4例,符合率为75.00 %,宫腔粘连4例,符合率为75.00 %,宫内胚物残留2例,符合率为100 %.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不但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也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的诊断率,而且可以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刘启瑞  郭宝枝  李强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3):245-246,26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宫腔异常回声团的成因。方法:对103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团”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病理。结果:103例中子宫内膜息肉86例,息肉样腺肌瘤9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鳞状上皮1例,正常内膜3例,宫腔粘连1例,无组织刮出1例;TVS对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的假阳性率3.88%,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47%。结论:TVS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初筛手段,宫腔镜检查是确定病因的重要手段,但不能替代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宫腔异常回声团多由子宫内膜息肉引起,常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月经异常改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月经异常改变315例的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在315例中宫内异常285例,检出率90.48%。各种月经异常改变检出情况:以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闭经、月经频发、月经过少。宫内异常中以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萎缩、宫颈管息肉、妊娠物残留。结论在月经异常改变的诊断中,排除内分泌激素异常的因素后,阴道超声未见异常,应尽量先选择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蔡健 《中外医疗》2010,29(20):40-4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诊治宫内组织物残留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6例临床与B超诊断宫内组织物残留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宫腔镜与B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176例中,154例B超提示宫内有异常回声,其中5例B超提示宫内强回声者经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菲薄和/或内膜部分缺如,宫腔镜诊断与B超诊断符合率为96.8%(149/154)。结论宫腔镜检查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应作为诊治宫内组织物残留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佩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36-137
<正>宫腔妊娠物残留在临床较为多见,它可发生于早孕流产后、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后、中期妊娠终止后以及足月产后。宫腔妊娠物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是采用盲目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盆腔感染、继发不孕及宫腔粘连机会。使用宫腔镜治疗可在直视下取出宫内残留物或定位清宫,在最小的损伤下得到满意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元萍  张玉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48-3249
目的: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2.4%;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55例,占62.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71例,占80.7%。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宫腔镜检查明确成年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42例,占71.0%.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内、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尤其年龄≥45岁的14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121例(86.4%)有镜下异常.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简便,可明确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病变.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诊治妊娠终止后月经异常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妊娠终止后出现月经异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妊娠终止后出现月经异常患者的B超及宫腔镜检查结果,比较和分析B超与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常规诊刮与宫腔镜治疗的疗效.结果 宫腔镜检查和B超检查对月经异常原因的阳性发现率分别为91.7%和47.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诊刮和宫腔镜对不全流产或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77.6%和96.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5).结论 宫腔镜对妊娠终止后引起的细小的妊娠物残留、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和内膜过损,其确诊率明显优于B超,且可同时施予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清宫.  相似文献   

14.
符小艳  洪燕  覃伶伶 《海南医学》2010,21(13):106-10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有剖宫产史,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子宫切口憩室,后经宫腔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手术与病理诊断证实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子宫切口憩室积血积液16例(后经宫腔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证实),子宫切口憩室妊娠2例(人流失败后经剖腹手术证实)。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准确,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任涛  熊小英 《海南医学》2007,18(11):72-73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0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常规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官腔镜检查,同时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51.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84例,占91.09%.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166例,占82.18%.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二维超声在宫腔镜手术监护中的运用(附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萍 《海南医学》2004,15(2):23-24
目的 宫腔镜检查能较直接地发现子宫腔内情况,二维超声为宫腔镜手术的准确彻底性奠定了良好的视觉基础,防止了不必要的手术意外。方法 2002年5月至11月间,在我院超声监护下实施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08例:年龄22—65岁,平均44.8岁:手术取出组织物者有51例,均送病理检验:超声首次检查定位后,子宫腔镜膨宫后复探:其一,提示宫内病变或节育器方位;其二,提示是否有残留并配合完全摘除病灶及异物;其三,提示器械与子宫浆膜间的正常距离和方位,防止宫壁正常结构的意外损伤。结果 108例中,有61例实施宫腔检查,其中取出组织送病理者51例,3例为正常子宫,7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部分突向腔内而建议其住院手术治疗。取环者有36例,属围绝经期取环有14例,曾因取环失败或残留复取者有22例:另有6例纵隔切开及5例宫腔粘连分解者。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和组织学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发现:超声显示内膜增厚中见中回声隆起时,病理多提示增生和分泌期内膜或内膜炎;当增厚的内膜中见片状中回声时,病理多提示宫内膜息肉状生长或局部不规则增生;当宫腔内见低或中回声团块时,病理多提示宫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超声在取环时可以引导宫腔镜明确定位;对于大部突入宫腔内肌瘤的宫腔镜手术提示宫壁厚度,以及在宫腔粘连分解或子宫纵隔切开术中,监视微型剪刀切割方向与距离,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视觉监控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对手术的彻底性、准确性、安全性、引导性十分有效,是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8~2007-12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572例,比较宫腔镜检查、B超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39%;黏膜下子宫肌瘤180例,符合率95.56%;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0例,符合率66.67%;慢性子宫内膜炎96例,符合率87.50%;宫内胚物残留16例,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在直视状态下对宫腔病变进行观察并取活检,使诊断更直接,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李东川  闫燕  张英 《四川医学》2008,29(5):568-569
目的 探讨官腔镜检查术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84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30例(10.56%),而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共254例(62.9%).活检内膜病理结果异常249例(87.68%).结论 官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安旭琢  祁彦 《吉林医学》2011,(11):2198-219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33例。结果: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异常回声32例,占24.1%(32/133),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有明显病变的有101例,阳性率75.9%(101/133),病理结果阳性率为72.9%(97/133)。结论:宫腔镜检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资料,探讨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疾病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绝经后妇女186例,年龄47~80岁。因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彩超发现宫腔内占位或宫内异常、阴道异常排液等行宫腔镜检查,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未见异常70例,阳性检出率为62.3%。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别为95.2%、92.6%。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8.9%。子宫内膜增生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1.0%。结论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检查的主要原因为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其中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占异常流血者13.8%(15/109);另一重要原因为宫腔内占位或宫内异常回声者中,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分别占27.7%、19.1%。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其次为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当前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