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患者,女,54岁。因右下肢红肿溃破1周,伴发热胸闷气促1天就诊。患者2年前行乳腺癌切除术,术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治疗,平素经常出现双下肢浮肿、疼痛,局部肤色偏红。1周前右下肢红肿面积增大,伴有水泡,局部溃破化脓。自行服用抗生素无好转。1天前出现寒战高热,T 40.3℃,伴有少尿、胸闷气促。体格检查:体温40.3℃,神志不清,BP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16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2月4日入院.16年前因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右上腹痛,抗炎治疗缓解,曾诊断为"胆囊炎".16年来症状反复发作,1个月前劳累后右上腹痛再次发作,呈阵发性绞痛,外院行"头孢噻肟"抗炎解痉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程中有发热达39℃,遂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8.5℃,血压130/80 mm Hg(1 mg Hg=0.133 kPa).神志清,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未及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莫非征阳性.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3岁,因"肛周肿痛伴畏寒发热3d"于2008年2月入我院,肛肠科诊断为"肛周脓肿",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出现下腹胀痛伴寒战,发热.术后4d体格检查:体温39.2℃,血压90/50 mmHg,呼吸急促,精神萎靡,肛周切开处污染严重,黄褐色脓液流出,恶臭,直肠部分外露,下腹壁可触及捻发感,压痛(+).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入住我院内科.每日晨起体温37℃,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39℃.夜间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994年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淋巴结炎;1998年行腹部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2008年5月10日因痔疮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12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入住我院内科.每日晨起体温37℃,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39℃.夜间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994年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淋巴结炎;1998年行腹部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2008年5月10日因痔疮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12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入住我院内科.每日晨起体温37℃,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39℃.夜间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994年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淋巴结炎;1998年行腹部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2008年5月10日因痔疮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12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因车祸伤致肠破裂外露急诊入当地医院.剖腹探查发现空回肠破裂遂行空肠修补、小肠系膜破裂修补术,术后5 d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后逐渐上升,反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1℃,期间肛门排气后经口进食流质并解大便.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9年8月8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5日因原发性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在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方案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009年7月5日患者出现间断发热、腹泻,无咳嗽、咳痰、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温波动在37.3~38.4℃.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术后无明确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8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平坦,上腹部可见"人"字形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T管固定在位,引流通畅;腹软,无柔韧感,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女,40岁,主因"反复发热3个月"于2010年1月15日入院。患者2009年10月15日因家人去世精神受刺激后自觉午后发热,体温波动于37.3℃~38℃之间,发热前无寒战,每次自服少许解热镇痛剂或大量饮水后发热减轻,为明确发热原因至我院就诊并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1岁,以“乏力2周伴皮肤黄染、双下肢无力、腰背胀痛3d”于2008年5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5月1日前后因劳累、饮酒后出现全身困乏无力感,并有发热,体温37.5℃,伴有轻咳,无畏寒、寒战,无腹泻、恶心、呕吐,无头痛,按上呼吸道感染输液治疗(清开灵、青霉素),5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感困乏不适,未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例1,男,67岁。以右上腹痛伴寒战高热4天住院。体查:体温40.8℃,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墨菲氏征阳性。B超报告为胆囊炎、胆总管结石。静脉用氨苄青毒素、庆大霉素、氟美松治疗6天后症状缓解,体温降至37℃,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型管引流术。术后持续发热,间断出现寒战、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右侧肢体麻木16天于2004年6月3日入院.经心脏和食管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Ⅰ型),于2004年6月22日在我科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因引流量多,8天共输新鲜全血2 000ml,红细胞悬液6U,新鲜冰冻血浆800ml.术后第6天患者因呼吸循环状态仍不平稳,行气管切开术,继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体温维持在38℃以下.术后17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抗生素改为泰能(同时仍用呋康唑抗真菌治疗).但从术后15天起患者即开始高热,每日最高体温39.5℃以上,抗生素改为泰能后体温仍维持此水平,呈间歇热.患者常于每天下午发热,发热前有剧烈寒战,持续时间十多分钟,寒战停止后体温开始升高,经退热剂治疗效果欠佳,最后热退汗出,并大汗淋漓.术后24天因泰能治疗无效(已使用7天)而停止使用.疑有输血性疟疾的可能,但2次厚血膜涂片,未查见疟原虫.术后25天,试用氯喹诊断性治疗.用药后第一天患者体温降至38℃以下,第二天体温基本控制在37.5℃以下,第三天体温恢复正常,且再未发生寒战.术后28天(即氯喹治疗3天后)患者平安转出ICU.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6岁.持续性右下腹疼痛10d,伴寒战、发热,于1999年5月9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9.3℃,右下腹肌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并可触及一8cm×6cm大小的肿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2岁,因"右下肢疼痛2年,腰扭伤致下肢疼痛加重1月余"于2011年1月5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8月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右下肢放射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减轻,未引起特别注意及诊治,2010年11月下旬因腰部意外扭伤出现右侧小腿胀痛、踝部刺痛、足底末端感觉麻木有轻微脚踩棉花感觉患者右腿胀痛难忍不能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78岁。因"右下肢肿痛20余天"于2015年6月26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本院行"右股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植入E-Luminexx支架(Bard公司,美国;型号:6 mm×120 mm 2枚,6 mm×100 mm 1枚),术后下肢血运明显改善。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伴右大腿进行性肿胀,至本院门诊就诊,查彩超示右下肢动脉内支架回声连续中断,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0岁,因发热2 d入院.2008年7月8日出现寒战、高热,体温40℃,在外院对症处理效果差,以发热待查于2008年7月10日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以"发热待查"于2008年5月26日收入院.患者每日下午体温上升,最高达39℃,晨起降至37℃左右,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1岁.因发现右下肢渐进性肿大16年,于2007年7月29日入院.患者于5岁时,右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肿大,当时无寒战、发热及皮肤破溃等症状,并随年龄增长日益加重,并出现局部皮肤溃烂,患者于外院行烘绑、加压包扎及支持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患者行走困难,右膝关节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严重受限,右下肢呈巨大象皮肿样外观,自右大腿根部至足背增粗如桶状,皮肤表面粗糙、质硬、小腿前侧局部皮肤破溃,有清亮液体渗出.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60岁,因"血液透析9年,寒战伴发热6月余"于2017年1月31日收入院。患者9年前因"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CKD 5期"于右侧颈内静脉行带涤纶套导管置入术建立通路,开始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平时一般情况尚可。2012年10月曾因导管感染给予更换带涤纶套导管一次,2013年1月又因该导管出现裂痕渗血,于原位置再次更换带涤纶套导管,使用至今。6个月前开始于透析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40℃),考虑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导管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肝素混合溶液透析间期封管治疗后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前于当地医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7岁.因发热20 d,腹痛14 d入院.患者于2007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发热,初期伴寒战,体温最高超过40℃,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于当地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发热无明显好转,以午后发热明显,给予退热药后夜间可退热,伴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