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NEC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除传统上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及严重者外科治疗的应用等防治手段外,近年国外学者对该病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在NEC发病机制的几个环节上进行干预:病原菌感染和炎症的控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营养因子促进肠道功能成熟、细胞因子干预.该文就近年有关这方面的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目前仍然是新生儿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至今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肠黏膜损伤、肠道内细菌作用及肠道喂养是发生NEC的基本条件,并在一些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早产、缺氧缺血性损伤、致病菌过度生长、高渗奶方喂养、胃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低下等综合影响下,导致NEC的发生。临床多采用修正的贝尔NEC分级标准进行诊断,当前仍然缺乏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但近年对该病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本文就近年有关NEC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胃肠道急症,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其治疗中常遇到各种矛盾,如禁食与喂养、抗生素应用及益生菌应用、是否手术治疗等。现就NEC治疗中常见矛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EC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试图从喂养方式、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病原菌感染的控制、营养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干预等手段来减少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NEC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除传统上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及严重者外科治疗的应用等防治手段外,近年国外学者对该病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在NEC发病机制的几个环节上进行干预:病原菌感染和炎症的控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营养因子促进肠道功能成熟、细胞因子干预。该文就近年有关这方面的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EC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试图从喂养方式、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病原菌感染的控制、营养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干预等手段来减少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3例患儿均以呕吐、腹胀、腹泻、便血急转入我院。男2例,女1例;日龄1~3d。生后均喂以合适配比的配方奶(全牛奶配方)。其中1例有轻度围生期窒息病史,另2例生产史正常。首排胎便均正常。3例自喂养后6—8h开始出现呕吐、腹胀,随后出现腹泻、便血;1例出现阵发性发绀及发热,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予对症治疗,病情稍稳定后行立位胸腹X线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肠管扩张,肠管内可见多个细小气液平面,肠壁间隙增宽,出现“双轨征”,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病因之一。NEC的发生与新生儿肠道菌群定植延迟和结构紊乱密切相关。近些年大量研究认为,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病原菌定植和迁移,同时促进新生儿肠道免疫细胞发育和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4例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两组在出生体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WBC≥20×10^9/L或<4×10^9/L、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腹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因素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WBC≥20×10^9/L或<4×10^9/L、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腹膜炎、NRDS等是影响NEC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应及早发现并采取综合治疗,以提高NEC患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降低本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3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NEC患儿(观察组)及非NEC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科因素、产时情况、新生儿一般情况、NEC发病前疾病情况及有无应用益生菌等28个项目,应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92例,对照组130例,两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产时窒息、肺炎、呼吸衰竭、生后吸氧、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前喂养、高胆红素血症和口服益生菌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红素血症(OR=0.205)和口服益生菌(OR=0.056)为新生儿NEC的保护因素,肺炎(OR=3.645)和败血症(OR=7.826)为危险因素。NEC组患儿发病前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72,95%CI0.010~0.501,P<0.01)。结论肺炎、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口服益生菌是新生儿NEC发病的保护因素,发病前喂养率低与基础疾病致延迟开奶有关。  相似文献   

12.
常立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0):733-733,742
患儿,女,生后36h,主因拒乳10h由本院产科转入。第1胎第1产,孕41 6周,因脐带绕颈1周、无羊水而行剖宫产,胎盘无异常。生后阿氏评分1、5、15min均10分,入院前10h出现拒乳,无呕吐、腹泻表现。入院查体:体温36℃,心率130次/min,呼吸60次/min,体质量2450g,足月儿外貌,皮肤干燥如牛皮纸样,轻度皮肤黄染;易激惹,前囟1.5cm×1.5cm,平坦,肌张力不高;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部平,未见肠型。脐无渗血,腹软,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低,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弱,拥抱反射亢进。诊断为新生儿HI…  相似文献   

1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具破坏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NEC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单一或多组学研究可能有助于NEC的预测与早期诊断,肠道超声在提高NEC的诊断准确性方面显示出新希望;强调要重视NEC小肠造瘘...  相似文献   

14.
15.
1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的早期识别及严重程度的判断较为困难。随着分子医学研究的进展,采用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手段可以更全面、精准地研究NEC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单独应用某个指标常常很难在疾病早期准确预测肠坏死,而多种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另外,采取母乳喂养等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NEC的发病率。本文旨在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前期预防策略及分子医学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梅 《小儿急救医学》2003,10(6):343-345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近几十年来对NEC 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NEC 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发病机理目前,有关NEC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早期观点认为肠道缺血缺氧是NEC 发病的重要因素。早产儿许多疾病(如窒息、休克、贫血和先心病等)和不少治疗措施都可造成胃肠缺血,而使肠道粘膜屏障受破坏继发细菌侵入。细菌发酵产生大量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危及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命的疾病。近几年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白细胞介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和谷胺酰胺、精氨酸缺乏等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期的危重肠道疾病之一, 常见于早产儿。虽然早产儿护理及治疗结局不断提升, NEC的手术率仍较高, 病死率可高达40%左右, 是威胁早产儿生命和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免疫相关营养素作为一类特殊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营养素, 近年来在预防和减轻NEC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人乳低聚糖、乳铁蛋白、外泌体、益生菌、益生元以及合生元对防治NE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