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率3.8%.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和防治。方法分析我院1996~2002年诊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伴颅内出血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发因素为纯母乳喂养、居住农村、生后未用维生素K、乳母不吃蔬菜水果、有感染史、病前使用过抗生素等,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16.1%。结论基层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在婴儿及乳母中推广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来的4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89.8%,病死率6.12%,后遗症6.12%。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研究30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的60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愈率81.7%,病死率10.0%,后遗症13.3%.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奕怀  彭盘俐 《广东医学》2007,28(7):1121-112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7例儿科住院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资料.结果 来自农村、腹泻、感染性疾病(除肠炎)、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低钙血症均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腹泻、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升高.结论 认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在加强预防教育措施及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方法:分析12例藏族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年龄为28天~6个月,全为母乳喂养,均未进行维生素K预防,均为农村牧区藏族患儿.结论:单纯母乳喂养本病发生率高,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 80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进行血巨细胞病毒-IgM、肝功能检查,其中,阳性患儿50例;同期入院的其他疾病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阳性患儿中,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30例阴性患儿显著异常;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关系密切,其机制之一是巨细胞病毒引起肝功能损害,导致维生素K吸收不足、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从而诱发颅内出血。保肝及抗巨细胞病毒治疗有效。但巨细胞病毒对颅内血管的直接损伤机制及对维生素K合成有无直接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症与母乳喂养等有关,好发于新生儿晚期至婴儿期,病死率为5.77%,致残率为11.54%。结论孕母围生期至婴儿生后3个月内,推广应用维生素K1是预防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其中28例有颅内出血,12例进行了脑CT检查,均显示出血病灶。本组用维生素K_1、输新鲜血、激素与脱水剂等综合治疗,死亡2例。我们认为对于单纯用母乳喂养或有肝炎、长期腹泻和服抗生素的小婴儿应该用维生素K_1预防此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院近四年来收治乳儿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颅内出血7例。着重探讨了乳儿期维生素K缺乏症与新生儿期自然出血症在发病原因及机理上的不同。在影响维生素K摄入、吸收、合成诸发病因素的基础上,具有出血症候及凝血障碍的客观指标的患者,当出现颅内高压征候群即应考虑该病。此时,注射维生素K_1;不仅有助于确诊,也是治疗奏效的可靠方法。文中还对该病早期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B超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进行了床边头颅B超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头颅B超表现:脑实质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8例,硬脑膜下腔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两处或两处以上6例。43例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其中有2例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漏诊。结论:B超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46例迟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发生率78.3%。本组病例治愈32例,治愈率69.6%,死亡3例,病死率6.5%,病情好转自动出院9例(19.6%),无效放弃治疗2例(4.3%)。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新生儿从出生至生后3个月定期小剂量补充维生素K1可预防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低钙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致颅内出血90例(Ⅰ组),同期住院的晚发型VKDB无颅内出血23例(Ⅱ组)。入院时,查头颅CT,检测血钙水平、血电解质、血小板。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发型VKDB致颅内出血患儿中低钙血症发生率高,预防低钙血症有利于减低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对婴儿出生后发育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4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有26例表现为抽搐,前囟饱满;18例有全身散在出血点;20例有惊厥、易激惹;6例有呕血、便血;16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结论: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率达83.3%,预后不良。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③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7.
陈春明 《河北医学》2009,15(10):1174-1176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41例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1例中有38例颅内出血,10例消化道出血,12例针刺部位出血,18例皮肤粘膜出血或血肿。结论:晚发性VitK缺乏症易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性应用Vit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穿刺引流在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27例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为对照组,27例进行早期穿刺引流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NAB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的NAB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穿刺引流在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曾雪飞  陈国华 《河北医学》2007,13(11):1330-1332
目的:提高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后。结果:本组患儿136例中治愈84例(占61.76%),死亡11例(占8.08%),致残32例(占23.52%),对一些危重病人,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但预防同样关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常规给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婴儿、有感染性疾病、腹泻病、肝胆疾病等的小婴儿定期补充VITK1。  相似文献   

20.
廖宇忠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782-783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30例并发颅内血肿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患儿,行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治愈23例,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好转7例,其中偏瘫4例,智力发育落后2例,癫痫1例。结论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及时行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是降低本病病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