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性。方法 分析3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接受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随访3个月的疗效。结果 超滤回输后患者体重下降,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下降,总蛋白、白蛋白上升(P〈0.05)。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是治疗顽固性腹水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静脉或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84例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或者静脉回输治疗。观察、随访3个月。结果患者治疗后尿量增加,血浆白蛋白提高,肌酐水平下降,体重减轻,腹围减小。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7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利尿、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次治疗性腹穿放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24h尿量和尿钠排出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腹围、体重、24h尿量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24h尿钠量高于对照组(P〈0.01),肌酐、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显效率(48.0%)和总有效率(80.0%)明显好于对照组(24.0%和52.0%)(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多次治疗性腹穿放液。  相似文献   

4.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利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和DY-1060一次性使用腹水浓缩仪,对47例不同病因引起、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观察其尿量、血浆蛋白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腹围明显减小或腹水消失,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1)。结论 经过腹水浓缩回输仪对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对改善肝硬化伴肝癌顽固性血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癌顽固性腹水患者,其中21例血性腹水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余为对照组进行腹腔穿刺使腹水或血性腹水经过体外超滤浓缩再回输入腹腔,1天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观察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后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腹围、尿量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和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顽固性肝癌血性腹水安全,近期效果可靠,有利于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利用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WLFHY-500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对52例不同病因引起的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回输腹腔治疗,观察其体重、腹围、24h尿量、肾功能、血浆蛋白以及腹水电解质、蛋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体重下降,腹围明显缩小或腹水消失,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1)。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4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管路通畅,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后症状、腹围、尿量、血浆白蛋白及腹水蛋白都有显著性差异,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保肝、利尿及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加小剂量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静滴)(每滤出1000ml腹水,静滴人血白蛋白4g),对对照组行大量放腹水加大剂量人血白蛋白静滴(每抽出1000ml腹水,静滴人血白蛋白8g)。结果 术后第14天,治疗组患者24h尿量、血清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重、尿量、腹围以及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和血浆钠、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减轻,尿量增加,腹围缩小,血清白蛋白增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钠、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不仅缓解临床症状快,且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重、尿量、腹围以及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和血浆钠、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疗法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RAC)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将105例RA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限水、限钠、休息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疗程为1个月,随访期为3个月;应用WHOQOL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QOL进行评定,并通过观察症状、尿量、生化指标、腹水复发率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57%,对照组有效率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期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疗法能促进腹水消退,降低复发率,显著提高并维持RAC患者获得较高的QOL。  相似文献   

12.
甲苓饮治疗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药制剂甲苓饮治疗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甲苓饮,对照组以对症(利尿剂)、支持(白蛋白、血浆)或加用保肝药物(如阿拓莫兰),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腹围、体重、肝功能(ALT、TBil、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上腹部彩色B超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积分、ALT、PTA、HA、LN、PCⅢ、C1V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TBil、Alb、腹围、体重及肝门静脉压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脾厚值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甲苓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门静脉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疗效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CA/PEI)及醋酸纤维素/疏水阳离子(CA/HPC)亲和膜对肝硬化腹水中内毒素的去除效果。方法以CA为亲和基质,分别交连PEI及HPC,制备CA/PEI及CA/HPC亲和膜;采用动态吸附法,比较吸附前后肝硬化腹水中内毒素、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lgA、IgM)、离子(K&^+、Na^+、Cl^-)及胆红素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种亲和膜吸附前后腹水中的内毒素浓度最著降低(P〈0.01);腹水中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浓度过膜前后无明显变化;CA/PEI亲和膜能显著降低腹水中的胆红素的浓度。结论两种亲和膜均能有效吸附肝硬化腹水中的内毒素,对腹水中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无明娃截留,CA/PEI亲和膜可同时有效吸附腹水中的胆红素,两种亲和膜均可应用于肝硬化白体腹水回输治疗。  相似文献   

14.
消痰利水酊剂对艾氏腹水瘤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痰利水酊剂对艾氏腹水瘤(EAC)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实验小鼠腹腔内注射0.2mlEACE2G8细胞株悬液(瘤细胞浓度4×10^6/ml)制备腹水瘤小鼠模型。成模小鼠分为荷瘤(对照)组、消痰利水酊剂(酊剂)组、环磷酰胺(CTX)组、酊剂加CTX(联用)组,分别给予荷瘤对照、腹壁外用消痰利水酊剂、腹腔注射CTX、腹壁外用酊剂加腹腔注射CTX联用。观察各组小鼠体重、死亡后排净腹水之净体重、死亡时腹水重量、生存时间,ELISA法检测各组腹水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素酶(HPA)水平。[结果]酊剂组可降低荷瘤小鼠种瘤后o~12d体重恶化趋势(P〈0.05),与CTX腹腔注射联用可加强此作用(P〈0.05),并能减少小鼠死亡时腹水量(P〈0.05),有效提高荷瘤小鼠死亡时净体重(P〈0.05),效果优于单纯予以CTX(P〈0.05)。酊剂组、CTX组、联用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腹水上清液中HPA水平(P〈0.05)。但各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痰利水酊剂与CTX联用更可加强延缓艾氏腹水瘤小鼠体重变化,抑制恶性腹水的生成,增加小鼠净体重,改善小鼠生存质量,减少化疗部分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腹水中HPA的水平从而降低腹膜及血管通透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影响因素及早期预测腹水消退难易的方法。方法根据治疗后腹水消退的情况,将45例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分为腹水消退组(A组)25例和腹水未消退组(B组)20例。分别回顾性分析腹水的消长与血清钠、尿比重、尿钠排泄量、24h尿量、血清醛固酮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尿钠量(244.4±89.01mmol/24h)、尿比重(1.023±0.01)明显高于B组(114.7±30.54mmol/24h、1.012±0.003);无论是腹水消退组还是腹水未消退组尿钠均较正常值低,治疗后B组尿钠量、尿钾、尿比重的改善幅度较A组明显减低,甚至达不到A组治疗前的水平;B组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318.65±49.75pg/m1)明显高于A组(84.28±15.45pg/ml,P〈0.01)。各因素之间相关因素分析表明,血清醛固酮与尿钠排泄量、尿比重显著相关。血清醛固酮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尿钠、尿比重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治疗前,r=-0.717,-0.736,治疗后r=-0.926,-0.928(t9值均〈0.01)。结论血清醛固酮的升高,尿钠排泄量和尿比重的降低是腹水难以消退的主要因素。这些指标对腹水消退治疗的改善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腹水超滤量对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次超滤量3 000~8 000 ml,3~7 d后再次或多次行腹水超滤治疗,治疗组单次超滤量8000~16 000 ml,抽尽腹水,若抽取废液量为3 000~8 000 ml,则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围、尿量、体质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治疗前、后3 d、随访3个月末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计算Child pugh积分、Meld积分。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腹水超滤次数分别为(2.14±1.07)次、(3.57±1.42)次,废液总量分别为(26 347.22±13 477.40)ml、(21 180.00±9 137.73)ml,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1.37±3.40)d、(26.46±2.78)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5 356.12±3 526.15)元、(18 737.35±4 671.23)元,两组腹水超滤次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废液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两组发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死亡以及其他(局部渗血)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单次超滤量8 000~16 000 ml比3 000~8 000 ml能显著降低腹水超滤次数、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更有效控制腹水增长,两组治疗安全性均好,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首发腹水的检验学和超声影像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2007年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腹水住院者的血液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门脾静脉宽度等资料。性别分层分析这些资料的改变与出血和腹水之间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首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显著低于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0.05),而血糖则显著高于后者(P〈0.01)。出血组女性患者红细胞总数显著低于腹水组男性患者(P〈0.05),出血组男女患者的血钠都显著高于腹水组男性患者(P〈0.05,0.0001),腹水组男性血钠显著低于女性(P〈0.05)。腹水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出血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在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血钾、血肌酐、血尿素氮和门脾静脉宽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见高血糖和低血红蛋白,首发腹水者男性更多见低血钠,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性损害更倾向侵袭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洛铂(LBP)、顺铂(DDP)腔内分别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对4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在尽可能放尽胸腹腔内积液以后,腔内分别注入洛铂50mg/m2,或者顺铂60mg/m2,均为每3周1个周期,1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全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病情稳定(SD)27例,疾病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05%;顺铂一线治疗组疗效:CR2例,SD13例,PD3例,DCR83.33%;洛铂二线治疗组疗效:CR3例,SD11例,PD2例,DCR87.50%;顺铂二线治疗组疗效:CR0例,SD3例,PD4例,DCR42.86%。顺铂一线与洛铂二线治疗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顺铂二线治疗,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并且结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相似。三组患者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不明显,但患者乏力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反应相当,以Ⅰ-Ⅱ度反应为主,Ⅲ-Ⅳ度反应不明显,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洛铂和顺铂腔内灌注均可以较好的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既往应用顺铂治疗的患者采用洛铂治疗也具有较好的有效率;洛铂腔内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安全性较好,未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Cirrhotic ascites is one of a triad related to portal hyper- tension, which is not difficult to be cured if patients re- ceive early treatment. Only about 10% of patients proceed to develop ‘refractory ascites’. The International Ascites 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