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收集了我院口腔内科 1995— 2 0 0 1年间做过修复的楔形缺损患牙 877个。877个患牙曾用三种不同方法修复过 ,复诊后共有 10 4个牙的修复体发生了脱落。本调查试图从牙合关系角度发现一些对楔形缺损修复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1 资料和方法本组共 4 73例 877个患牙 ,男 2 4 0例 ,楔形缺损修复牙4 5 0个 ,女 2 33例 ,楔形缺损修复牙 4 2 7个。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35 0个 ,光敏树脂修复 32 1个 ,夹层技术修复 2 0 6个。玻璃离子黏固粉为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 ,树脂为卡瑞斯玛。修复牙位是上颌尖牙、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颊侧。修复后充填体脱落牙…  相似文献   

2.
本组收集了我院口腔内科1995-2001年间做过修复的楔形缺损患牙877个.877个患牙曾用三种不同方法修复过,复诊后共有104个牙的修复体发生了脱落.本调查试图从(牙合)关系角度发现一些对楔形缺损修复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楔形缺损因其部位和形态特殊,充填体的边缘密合和固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黏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口腔医师在修复楔形缺损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3种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种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疗效观察梅陵宣(安徽医科大学口腔系)选择3种常用前牙修复材料:光固化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水调玻璃离子水门汀,用国际通用的USPHS疗效评价法,对修复前牙楔形缺损的疗效进行了评定,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1材料和方法1.1材料①...  相似文献   

5.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玻璃离子水门汀(简称GIC)对牙齿具有化学性粘结、边缘密封性良好、防止继发龋等优点,基层医院常用来修复楔形缺损。本文小结GIC对楔形缺损患牙进行修复的临床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门诊126例患者的872个楔形缺损患牙,男72例,女54例,年龄在31~68岁,选择的患牙均未经过治疗,牙髓活力正常,术前拍X线片,根尖无病变。1.2 修复方法对有牙石的患牙先作牙周治疗,缺损的龈壁近龈缘或在龈下的用龈线排龈。GIC为上海青浦齿科厂产的GI-1型,按说明书进行调拌,取病损大小所需的量,沿一侧壁推入病损区,在结固前修整外形,涂一…  相似文献   

6.
选择 30~ 70岁患者 ,2 96例 14 96个楔形缺损牙 ,用F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方法同玻璃离子水门汀 ,修复后用专用隔水保护液涂擦。一年后走访 2 18例 10 92个牙 ,结果如下。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 :修复体无松动或脱落 ,与牙体密合性好 ,无刺激牙龈症状 ,修复体色泽类似自然牙。缺点 :修复体色泽与自然牙有差异。失败 :修复体松动或脱落。结果 :复查 10 92牙 ,成功 10 38牙 (95 .0 5 % )缺点 38牙 (3.4 8% ) ,失败 16牙 (1.4 7% )。FX玻璃离子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王斌$解放军临潼第二疗养院!陕西临潼710600 @王敏$解放军临潼第二疗养院!…  相似文献   

7.
8.
3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修复的成功率,满足患者的审美要求,我们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以及玻璃离子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作修复材料治疗楔形缺损,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玻璃离子夹层对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玻璃离子夹层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个体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 ,以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夹层和直接充填 2种方法修复 ,共 2 2 5例 6 6 3个牙。结果 :所有牙齿治疗后 8~ 2 4个月随访复查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0 .4 %和 70 .6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用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比直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楔形缺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病 ,过去多应用玻璃离子、银汞合金等修复 ,但都存在着一些弊端。近年来推出的光敏玻璃离子复合体 (Dyract-AP复合体 )是一种修复楔形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本文就应用该复合体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楔形缺损牙有刺激痛或缺损较大或并发继发龋的患牙 ,无牙髓炎症状者 ,有完整病历记录者共 12 9例 488个患牙 ,男 5 0例 ,女 79例 ,年龄 2 0~ 72岁。前牙 171个 ,前磨牙2 6 0个 ,磨牙 5 7个。1.2 材料Dyract-AP复合体 ,Kulzer光固化机 ,Prim…  相似文献   

11.
有报道指出使用排龈术有助于修复龈壁位于龈下的楔形缺损,但笔者发现对于有些龈壁较低的缺损,排龈后效果也不理想。本文对排龈术与翻瓣术在辅助充填楔形缺损中的效果进行比较。1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2009-01—2010-03我院门诊64例病人的64个楔形缺损前磨牙。纳入条件:①31~61岁,无全身性疾病;②楔形缺损的龈壁位于龈下1 mm;③患牙颈部无龋损;  相似文献   

12.
F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X玻璃离子水门汀(以下简称FX)是一种具有很高抗压强度和较强粘结性的无创伤性牙体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材料,使用操作简便,牙体组织去除少,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就应用Fx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3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夹层技术3种不同充填方法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舌向削面模示图,选择以上3种方法模拟充填缺损区,采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牙颈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后,牙颈部硬组织深部最大主应力分别为51.2、38.5、34.8 MPa.结论:以上3种修复楔形缺损方法中,夹层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光固化Dyract复合体修复102个楔形缺损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楔形缺损面积较大的 77牙、较深的 2 5牙采取一定的辅助固位 ,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 ,再行Dyract复合体修复。共 33例 10 2个牙。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 32~ 6 0岁 ,观察 6~ 12月。1 操作方法1.1 用浮石粉打磨 1min ,在缺损处制备散在的倒凹或采用牙本质固位钉 ,以不伤及牙髓为原则 ,从该缺损洞型的近根面 ,距牙颈颊面约 1mm处垂直或斜向钻孔 1.5~ 2mm后 ,将固位钉上牢 ,水洗净、吹干、隔湿。1.2 用比色板在自然光线下选色。1.3 在近髓处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1.4 涂粘结底漆 (PSA) ,用刷子将PSA涂于缺损内滞…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形缺损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方法)。方法 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分别应用Dyract复合材料、夹层技术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共120例360颗患牙,随访观察12 ̄18月。结果 Dyract组、夹层技术组修复物脱落率分别为1.67%、2.5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复合树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yract组、夹层技术组密合度失败率  相似文献   

16.
楔形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由于慢性磨耗所致的形如楔子的缺损.缺损位于牙齿唇颊面颈部,好发于上下颌尖牙、前磨牙.中老年人多见,常波及多个牙齿.缺损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锐利,呈明显的楔形、患者可出现牙本质过敏,也可造成髓腔穿通或尖周病,此类缺损的患者临床较为多见,临床修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或银汞合金等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18.
陈树国  张方明 《口腔医学》1996,16(3):134-135
自1984年以来,对牙列缺损伴错He畸形的229例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矫治治疗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对修复前矫治的优点、矫治的年龄,保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楔形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形缺损的研究进展朱兆通综述湖南省湘潭市口腔医院(411100)楔形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故而得名[1]。它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非龋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患病率为5.3%[1]。朱兆通报道湖南省湘潭市3962...  相似文献   

20.
Dyract和古莎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USPHS系统评价两种材料(Dyract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用Dyract修复楔缺牙164个,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缺牙140个,USPHS系统对2年后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Dyract组2年成功率92.07%,光固化复合树脂组2年成功率56.43%,两者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yract修复楔缺成功率高,优点多。楔缺程度影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