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科手术患者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异常出血,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时可造成手术失败,患者伤残甚至死亡。术中和术后患者的异常出血发生率约为0.05%~4%,故行术前的出凝血功能检查十分必要。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的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控方法.结果 7例患者有1例患者因病情极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术前死亡,其余6例经围手术期积极调控出凝血功能,均接受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移植围手术凝血功能的调控对肝移植手术及术后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凝血功能调控能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全身病理生理紊乱,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降低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大隐静脉曲张伴凝血机制障碍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96例,共127条患肢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96例病人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发生出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大隐静脉曲张伴凝血机制障碍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凝血机制异常重在术前筛查发现,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有效的损伤控制、预防,对于高凝状态和出血倾向应同等重视,反对盲目使用止血剂。  相似文献   

4.
外科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异常出血、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时可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伤残甚至死亡。本文将对1994年~1999年收入我院外科83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凝血检查是手术前必查项目之一,包括血小板数量或功能有无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固因子测定是否正常,检验人员对上述项目的检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方可协助手术医师制定出合理治疗方案,因为异常出血是手术合并症中最主要的问题,故术前检查血液凝固试验对区分是外科性的出血还是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很关键,一旦查出凝血异常,需要即刻处理。 有效的止血机制必须有适当数量的正常血小板,因血小板在血管破损处的粘附作用在于其与胶原纤维之间的吸附作用,这一步不取决于血液的凝固,而决定于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由此可知在某些情况下虽然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32岁,剖宫产术后四年,因停经14周阴道少量出血两天,于2007年10月6日就诊,末次月经2006年6月30日,停经40天有早孕反应,并查B超提示“早孕活胎”,近两天来阴道少量出血,故来我院。查B超提示:早孕胎停育,孕囊相当于孕10周大小。血常规、凝血功能无异常。输液备血同时行清官术,术中发生阴道大量出血,血液不凝,查凝血功能异常,停止手术并按摩子宫,  相似文献   

7.
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异常出血、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时可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伤残甚至死亡.本文将对1994年~1999年收入我院外科83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的凝血机制紊乱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多伴有出凝血功能紊乱和异常,表现为出血和微血管血栓形成。本文总结了过敏性紫癜发病过程中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胎盘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因胎盘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而采用B-Lynch缝合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Lynch缝合术成功控制了2例产后出血,1例因完全性前置胎盘引起,另1例因胎盘早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但B-Lynch缝合术未能控制2例因胎盘植入及重症肝炎死胎导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不得不施行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结论]B-Lynch缝合术在胎盘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病例中也会有效,但仍不能完全取代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交通业的发展,全球多发伤导致的人员伤亡逐渐增多。多发伤患者常存在血管损伤、血液灌注不足和休克,并常合并创伤性凝血病。严重多发伤并发凝血机制障碍所致的"无法控制性出血"是外科学关注的焦点。血栓弹力图(TEG)的临床应用对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靶向输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术中出血有重要意义。TEG诊断出血和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常规凝血检测高,全面理解并应用TEG将有助于降低多发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血管瘤患者手术前后措施改善凝血功能异常,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多发性血管瘤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病人的诊治经过。结果病例1术后因切口长期渗血出现DIC,恢复时间长;病例2和病例3术前发现DIC,及时纠正后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好。结论对于多发性血管瘤患者,完善的常规检查和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操作和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凝血功能异常是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很多抗菌药物都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常因症状隐匿而延误病因的诊断。本文报道1例胃穿孔修补术后接受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探讨引起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年龄对凝血系统的影响,通过对3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凝血指标的测定,并就年龄对骨科术后凝血状态予以分析。手术后患者存在利于血栓形成的倾向,老年术后患者组凝血指标更高于青年患者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术后患者组PT、APTT更较青年术后患者缩短,FIB含量增高,提示老年术后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青年术后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肝病性凝血功能障碍(Coagulopathy of Liver Disease,CLD)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这种异常通常是在实验室检查中首先发现,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极减少等,蚕者可发生出血倾向或出血。1998-2004年,我院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病人82例,82%的至少有1项凝血因子异常。其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44例(54%),纤维蛋白原下降者40例(49%),血小板减少者62例(76%),2项以上异常者占54%,表明肝病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并非少数。2例因术中、术后出血过多而死亡。Louis等报道严重肝炎出血发生率为41%-75%,死亡率为10%~65%。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统计重症肝炎患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0%和30%。可见CLD是肝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大肝叶切除、肝移植等大手术的开展,重视CLD的研究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异位妊娠合并腹腔内大量出血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异位妊娠合并腹腔内大量出血并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急诊手术术后第1天进行TEG检测,并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比较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中的差异性。结果:TEG检测凝血功能与常规凝血检测凝血功能的异常率分别为65.0%(39/60)和36.67%(22/60)(P<0.05)。异位妊娠合并腹腔内大量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R值延长(58.33%,35/60)、α角降低(36.67%,22/60)、FIB降低(33.33%,20/60)、TT延长(18.33%,11/60)。结论:血栓弹力图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异位妊娠合并腹腔内大量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辛英才△王京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北京100044)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可导致严重的出血和凝血问题,临床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并发症———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高,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观察CPB...  相似文献   

17.
梁翠格 《医学综述》2012,18(12):1833-1835
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发生凝血参数异常和临床凝血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血栓或出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关的大多数凝血异常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凝血参数直接作用的结果,自身免疫因素也影响甲亢凝血过程。甲亢患者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和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小板成熟和功能等,从而导致凝血状态改变并有发生血栓形成的倾向。因此,应评估甲亢患者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8.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在合并外伤需手术时,常因术中、术后的出血而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伤口经久不愈、长期慢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治疗危险性极大,因此血友病是外科手术的相对禁忌症,在基层医院更是由于检验设备的缺乏、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ECC)后大多数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均下降。一些患者在术后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出血、形成血栓、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死亡。ECC本身,以及ECC期间使用的药物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或功能异常。本文就ECC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和其机制进行综述讨论以期对ECC期间及术后对血小板保护提供参考,改善心脏手术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成人活体肝移植术中使用凝血弹性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探讨手术各阶段凝血紊乱的诱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33例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T_1)、无肝期再灌注前5min(T_2)、新肝期再灌注后5min(T_3)及再灌注后60min(T_4)进行肝素酶修正及自然全血凝血弹性图检测。结果 T_1及T_2肝素酶修正组与自然全血组凝血弹性图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自然全血组与肝素酶修正组数据均显示低凝状态且肝素或肝素样物质为主要原因。T_4后肝素造成的凝血异常逐步改善,但较之T_1仍处于低凝状态。结论凝血弹性图对凝血状况的连续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活体肝移植术中不同阶段凝血异常的原因,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并可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