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作为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可能性。并对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行了检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外周血与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SCA的表达。结果 PSCA在BPH、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PSCA在PSA小于或大于10ng/ml的PCa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CA基因mRNA表达与PCa患者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提示有可能作为一个指标对PCa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E2F3、AR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组织、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2F3、AR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2F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 10/50)及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71和0.329,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AR表达水平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且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s分别为-0.403和-0.391,均P<0.01).E2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s=-0.017,P>0.05).结论:E2F3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彬  吴长利  胡海龙  王晖 《天津医药》2015,(2):175-178,22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枸椽酸-微波-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MACC1和c-Met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ACC1及c-Met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不同Gleason分级、病理分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根治术后是否发生骨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年龄,是否吸烟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Ⅲ期和Ⅳ期前列腺癌中MACCl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BPH(P<0.05),c-Met蛋白高表达率仅在Ⅳ期前列腺癌高于BPH(P<0.05)。前列腺癌中MACC1与c-Met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前列腺癌组织中MACC1及c-Met高表达较低表达无骨转移生存时间短且生存率低。结论 MACC1和c-Met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及浸润密切相关,且预示骨转移的发生,可能成为多种恶性肿瘤判断预后、诱导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F/T 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检测70例前列腺增生(BPH)症患者、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2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T-PSA、F-PSA,并计算F/T PSA比值.结果 3组患者之间的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症患者的F/T PSA比值与前列腺癌(PC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T-PSA在4.0~10g/L时,三组患者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PH症患者的F/T PSA与前列腺癌(PCa)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 g/L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情况,探讨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分析前列腺癌组织Livin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35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组织石蜡标本,1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组织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率94.29% (33/35),在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率80.00% (12/15),前列腺癌组织Livin表达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与患者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否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但Livin在鉴定前列腺组织良恶性方面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PTEN和p38MAPK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蛋白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p38)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织及46例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PTEN和p38的表达.结果:PTEN在BPH、PIN和PC组织中表达活性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在BPH、PIN和PC组织中表达活性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2和-0.653,P<0.05),而p38的表达则与上述项目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8和0.596,P<0.05);PTEN与p38表达呈负相关(r=-0.602,P<0.01).结论:PTEN蛋白低表达和p38活性的增强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组织的恶化,在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urvivin mRNA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前列腺癌组织和3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Survivin 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A)(0.4232±0.0085)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0.3303±0.0834)(P=0.001),且不同病理分级间Survivin mRNA 表达[G1(0.3401±0.0474)、G,(0.4270±0.0074)、G3(0.4560±0.088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0.4557±0.7921)呈正相关(P=0.005).结论 Survivin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推测Survivin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与前列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α辅肌动蛋白-1 (α-actinin-1, ACTN1) 在前列腺癌 (PCa) 和前列腺增生 (BPH)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007 年 1 月—2014 年 10 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 PCa 和 BPH 患者资料, 按一定的入组标准筛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0 例 PCa 组织和 30 例 BPH 组织中 ACTN1 的表达情况,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中的 18 例 PCa 组织和 20 例 BPH 组织中 ACTN1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ACTN1 在 PCa 和 BPH 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7%和 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ACTN1 在 PCa 组中的相对表达量(0.591±0.182)明显高于 BPH 组(0.037±0.0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 ACTN1 在 PCa 中的表达在不同年龄、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水平、 是否有骨转移、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在不同 Gleason 分级、 T 分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CTN1 在 PCa 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 BPH 组织, 且在 PCa 组织中的表达与 Gleason 分级、 T 分期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并分析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差异基因前列腺癌抗原-1(P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含有465个基因的寡聚合苷酸芯片,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前列腺癌组织、1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组织(HG-PIN)、43例BPH组织和其它肿瘤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和BPH组织中表达差异的有显著性的基因共37个,前列腺癌上调20个,下调17个.前列腺癌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和60.0%,BPH以及其它肿瘤组织中均未见PCA-1基因mRNA的表达.PCA-1 mRNA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1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有可能作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李勋钢  张文圣  邓新喜  卢依刚  万滨  张卓 《江西医药》2021,56(8):1096-1099,110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肺癌转移相关基因(LCMR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LCMR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LCMR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病理参数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LCMR1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8.3%、6.7%,三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LCMR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TNM分期、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年龄、PSA无相关性(P>0.05),其高表达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显著负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Gleason评分(HR=3.194,P=0.013)及手术切缘阳性(HR=19.946,P<0.0001)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LCMR1表达不能独立预测生化复发危险性(HR=1.710,P=0.191).结论 LCMR1的上调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早期诊断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前列腺癌组织、18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和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及淋巴结或骨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湍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为82.9%,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5.6%)及正常前列腺组织,而且表达率随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有淋巴结或骨转移者表达率高。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在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PC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HSP27的表达,分析HSP27表达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HSP27阳性表达率为20.0%,3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HSP27阳性表达率为69.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Gleason评分分别为2-4分、5-7分和8-10分的3组不同分化程度的前列腺癌组织中,HSP2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60.0%和89.4%,HSP27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P27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相关,HSP27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CA3对活检阴性的前列腺癌(Pca)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纳入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所有监测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PCA3 mRNA的表达。结果共纳入66例做为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共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健康男性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均无PCA3基因的表达,前列腺癌患者有21例表达,PCA3表达阳性率为80.8%(21/26)。前列腺癌组与健康组及增生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CA3阳性率与PCa临床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A3基因的表达与PCa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A3基因在外周血的mRNA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上有良好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PCa)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Survivin mRNA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PCa组织中表达差异,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Gleason分级以及预后信息。(2)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活检标本和60例PCa活检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患者不同临床特征间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3)常规培养人前列腺增生细胞系BPH和人PCa细胞系LNCaP、Du-145、PC-3,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利用LNCaP细胞构建Survivin稳定过表达组(Survivin-OE组)和相应对照组(Vector组),同时在PC-3细胞中构建Survivin稳定敲低组(Survivin-KD组)和相应对照组(NC组)。CCK-8增殖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Survivin后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2种细胞中Survivin、上皮间质转化(EMT)特征分子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2/3、Smad4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1)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PCa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且随着Gleason分级的升高,Survivin表达水平越高(P<0.01);同时Survivin高表达的PCa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短于Survivin低表达的患者(P<0.01)。(2)免疫组织化学证实,PCa标本中Survivin蛋白高表达比例明显高于BPH组织(60.0% vs. 26.7%,χ2=5.357,P<0.05)。且临床分期T3+T4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Survivin高表达比例明显升高(P<0.05)。(3)体外实验结果显示,LNCaP、Du-145、PC-3细胞中Survivin表达水平均高于BPH(P<0.05)。LNCaP细胞过表达Survivin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升高,同时TGF-β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而PC-3细胞敲低Survivin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降低,TGF-β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Survivin在PCa中异常高表达,其可以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来促进肿瘤细胞EMT,进而提高PCa的转移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直肠指诊阳性、血清PSA〉4μg/L及超声检查前列腺声像图异常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161例患者进行经直肠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的161例病理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02例占63.35%,前列腺癌(PCa)50例占31.06%,前列腺炎7例占4.25%,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宋朝芳  郑洪川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00+1302-1300,1302
目的 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48例疑似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PCa 25例(52.1%),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8例(37.5%),前列腺炎5例(10.4%).穿刺术后发生血尿2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