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石病"从肝论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病从肝论治"是治疗胆道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内涵丰富,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广泛的临床基础。胆石症静止期主要可分为肝胆气郁和肝阴不足两型,临证中分别采用疏肝利胆和养肝柔肝治疗,同时兼顾脾胃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肝胆在解剖位置、经脉络属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胆石症多由肝病引起,因此,胆石症治疗多从治肝入手,主要治法为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肝经的循行,肝与天癸,肝于肾的关系论治月经病,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从疏肝、养肝、清肝、柔肝、平肝的基本治疗方法上论治月经病,随证灵活加减,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肝论治老年抑郁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从肝论治老年抑郁症。具体疗法为清火泄胆、柔肝和志法.化痰醒神、健脾调肝法.补益心脾、养肝益志法.滋阴潜阳、抑肝明志法。并附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治则 ,多以从心论治 ,笔者认为 ,其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提出从肝论治的依据 ,并设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平肝熄风、养血柔肝、温经散寒 ,从肝论治 5法。以相应的药物随证加减应用于临床 ,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从“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的辨证观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方法]围绕“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的论点,通过分析厥阴经脉循行与冲任、胞宫的关系,基于厥阴本病及厥阴与少阳、厥阴与少阴的关系,探析厥阴与经前期综合征的相关性,最后附一则医案以证其效。[结果]经前期综合征中医属于“月经前后诸证”的范畴,厥阴经病与冲任、胞宫关系密切,其病机多寒热错杂,临床可从厥阴病角度论治经前期综合征,以中医学“天人相应”之论,顺应厥阴时间节点,恰时给方用药,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所附验案系厥阴寒热错杂证之痛经,治以柔养肝木、温补元阳、调补中焦,处以乌梅丸改汤加味,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经前期综合征临证可从厥阴论治,灵活运用经方,如乌梅丸化裁;或循其厥阴法治疗,异病同治,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7.
根据肝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肺系病症可以从肝论治。论治原则 :木火刑金重在清肝火 ;气郁痰聚注重条达肝木 ;肺病气伤重在柔肝敛肝 ;养肝益阴以固肺气。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治则,多以从心论治,笔认为,其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提出从肝论治的依据,并设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平肝熄风、养血柔肝、温经散寒,从肝论治5法。以相应的药物随证加减应用于临床,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郭志强教授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擅长治疗崩漏、闭经及不孕不育等妇科疑难杂症。郭教授依据“女子以肝为先天”,并根据女子生理、病理特点及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肝对女子非常重要。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的生理病理变化对妇人机体影响尤深,妇科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致,故妇科病多从肝论治。郭教授治肝强调“柔肝胜于疏肝”,即在滋补阴血的基础上柔养肝木,滋水涵木,养血柔肝。代表方剂有逍遥散、一贯煎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灵活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杜林柯  王萌  周永学 《中医学报》2020,35(2):257-259
中医认为,五脏藏神,情志活动亦为五脏所主,五脏功能不调,神明被扰,可引发情志病。《金匮要略》从脏腑论治情志病,以调整五脏阴阳为切入点,尤其重视调阴阳、立中气,通过调和五脏阴阳以镇心安神、宁心安神。《金匮要略》记载的情志病的证治主要有:从心肺阴虚内热论治百合病,方选百合地黄汤以养心肺之阴治本,兼清虚热治标;从心肝血虚、虚火内扰心神论治不眠,方选酸枣仁汤以补肝体、养肝血、清虚热、养心安神;从心肾不交、阴阳俱虚论治梦交,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交通心肾、潜镇摄纳、调畅阴阳;从心脾气血不足论治脏躁,方选甘麦大枣汤以调补气血、养心安神;从肝胆气血虚弱、邪热入里论治谵语,方选小柴胡汤解郁达邪以复少阳之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和探讨汪悦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独特方法。[方法]在近年跟师抄方的过程中,细观汪师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斟酌用药,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临症加减等方面对汪悦教授治疗HT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汪悦教授针对HT的形成、发展及治疗的一些经验。[结果]汪悦教授从肝脾论治HT,通过区分病因病机,详参临床表现,早期疏肝清肝理脾,后期养肝柔肝健脾,配合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等法,辨证施治,取效良多。现代药理学实验亦证实部分中药治疗HT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HT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结论]汪悦教授从肝脾论治HT,虚实兼顾、标本同求,不仅突出其中医特色,亦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重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中药的配伍使用,中西合璧,病症结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常州林氏喉科奠基人林润卿从肝论治急喉痺的经验及理论依据.林氏认为咽喉虽由肺胃所主,实则内关脏腑.咽喉为病,无不危及脏腑,而脏腑之病,亦多累及咽喉,临证要分脏腑经络而治之.林氏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脏腑五官相连,根据“厥阴上咽喉”及“肝为杂病之源”的理论,对特殊病例,匠心独运,另辟蹊径从肝论治,分别采用清肝法、降肝法、平肝法.肝为刚脏,其体阴,其用阳,以柔为和,喜条达,易郁结,治肝方法颇多,林氏根据喉痹中出现的肝经症状,适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方化裁,善用旋复花为其特色.林氏从肝论治急喉痺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足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病机特点与治疗方药,启发辨证思路,指导郁病临床防治。方法:通过整理和分析古代医家有关郁病论治的相关文献,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体会,从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两个方面进以论述。结果:补肾柔肝法论治老年抑郁症,疗效确切,并附以相关方药。结论:补肾柔肝法为老年抑郁症论治的根本,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宋代临床大家,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卷第一》中专节论治中风,认为内虚邪中,风痰、血瘀阻络是中风的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肝,治疗时强调针对病情运用扶正祛邪、镇肝养肝、祛风涤痰、活血化瘀之法,同时还倡导用吐法和灸法治疗,为后世多法论治中风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陈霞波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陈霞波教授的医案,总结陈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阐释绝经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佐证。[结果]陈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以肝为主导,治疗以调肝为要,创疏肝、清肝、滋肝、养肝四法,并注重乙癸同补、心肝同治、气血并调。而"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肝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重要性,提倡女科病从肝论治,这与绝经综合征病机特点和治疗方法如出一辙。所举验案辨为肝郁肾虚、阴阳失和之证,其肝郁之象显著,予丹栀逍遥散化裁疏肝解郁、协调阴阳治疗后,诸患皆和,可为证验。[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对于绝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陈霞波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陈霞波教授的医案,总结陈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阐释绝经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佐证。[结果]陈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以肝为主导,治疗以调肝为要,创疏肝、清肝、滋肝、养肝四法,并注重乙癸同补、心肝同治、气血并调。而"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肝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重要性,提倡女科病从肝论治,这与绝经综合征病机特点和治疗方法如出一辙。所举验案辨为肝郁肾虚、阴阳失和之证,其肝郁之象显著,予丹栀逍遥散化裁疏肝解郁、协调阴阳治疗后,诸患皆和,可为证验。[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对于绝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7.
符思教授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时认为,该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主要病位在脾胃,脾胃先病,影响到肝胆,而非原发性肝胆病。治疗肝病时应根据病程采用初、中、后分期治疗的方法辨证施治,并始终抓住"湿热"这一特异性致病因素,脾胃肝胆同治,切断湿热之源。初期急则治其标,以解毒利湿为主,中期以扶正益气温阳为主,后期以养肝固为本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坤根教授从肝论治不寐症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方法]随师侍诊,通过对王坤根教授治疗不寐症病案的记录分析,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临证思路、辨证规律的探究,总结此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结果]王坤根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为气血不和,而五脏中调和气血者为肝脏,故王师治疗不寐多从肝入手。肝主疏泄,若疏泄失司,则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易灼伤肝阴,肝阳上亢而致不寐。具体临床分型可分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火炼痰和肝血亏虚四证,并分别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清肝化痰和柔肝养血四法治之,治疗效果斐然。[结论]王师从肝论治不寐,临床特色突出,效果明显,其经验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寐是指一类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总由阴阳失交,心神不宁所致,与五脏相关,首重于肝,临证时可从“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熄风”、“养肝柔肝”等角度论治,配合精神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乳痛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多表现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肿胀,甚至不能触衣。该病反复出现,多与情志有关。中医学上称之为“乳癖”“经行乳房胀痛”。在治疗上,笔者从肝论治,采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兼顾柔肝、养肝,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症状,减少复发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