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9至2003年全国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我国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制定职业性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1989至2003年的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5年间全国共报告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中毒事故273起,中毒患者1638例,死亡600人,分别占全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总中毒起数、总中毒例数和总中毒死亡人数的53.95%、35.17%和78.64%,平均中毒年龄(33.8±9.7)岁,中毒死亡年龄(36.6±10.0)岁。(2)我国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时间主要分布在每年的4~9月;中毒物质主要集中在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开采、水处理、造纸和食品酿造等工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清洗、检修、生产、采矿和挖掘等岗位;中毒场所主要集中在密闭空间、地下室和矿井;中毒和死亡者多为男性。结论(1)我国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更为严重。(2)应抓好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毒物的控制;规范挖掘、清洗、疏通、检修和采矿等岗位的作业;重视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我国2004—2021年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规律,为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4—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报告,从中提取发生年月、发生地区、中毒人数、死亡人数、职业危害因素、行业、企业规模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21年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528起,中毒5 426人,死亡600人,病死率为11.1%。上海市、安徽省、山东省、云南省和四川省报告事件数居前5位,共报告事件301起,占全国报告总数的57.0%。8月份报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为64起(占12.1%),死亡89人(占14.8%)。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导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占所有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数的69.9%,这两类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事件死亡人数的82.0%。一氧化碳、硫化氢中毒占窒息性气体中毒事件数的82.9%;氯气、氨气、光气、氮氧化物和硫酸二甲酯中毒占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数的57.8%。发生急...  相似文献   

4.
某市1986至200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柳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探索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市1991-2007年间3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结果 1991-2007年间共发生35起中毒事故共中毒107人、死亡44人.1999-2007年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24起、中毒人数81人、死亡人数30人,年平均数分别是1991-1998年间发生的1.9倍、2.7倍和1.8倍;中毒事故以金属冶炼多发(31.4%),高毒类化学毒物引起的事故居首位(68.6%),主要为砷化氢、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 加强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重点,同时也应加强硫化氢和砷化氢等高毒类化学毒物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北京化工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近40年因急性职业中毒致死的43人详细资料,进行了分析。43例占同期工伤死亡总人数的42%,男女之比为5∶1。21岁至30岁年龄组25例,占死亡总数的58%。在24起生产事故中,造成急性职业中毒死亡的化工毒物计26种,排序前5位依次为:一氧化碳、硫化氯、氨、氯及氯乙烯,引起急性职业中毒死  相似文献   

8.
急性职业中毒在化工生产中颇常见。1980—1984年全国化工系统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患者4928例,占全系统职业病总例数的51.4%;其中死亡134例。建国40年来,化工企业中的急性职业中毒北亡者总计705例,有些系多人中毒恶性事故。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以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为主;一氧化碳、有机磷、氯气、氨、硫酸二甲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某省2005至2009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省5年的急性职业中毒报告资料,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中毒化学物、中毒的年度、月份分布、死亡情况、行业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生13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21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总的中毒率为92.40%,总的中毒病死率为6.79%.其中,混合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占24.46%,中毒例数占20.3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16.55%,中毒例数占12.67%;硫化氢中毒事故占7.91%,中毒例数占9.50%;二甲基甲酰胺和光气中毒事故分别占8.63%和2.88%,中毒例数均占6.79%.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行业较集中,主要在化工、轻工、机械等8个行业.结论 该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人数、中毒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毒事故发生呈不同月份、不同行业分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应以化工、机械、轻工等重点行业为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一氧化碳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统计分析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氧化碳(CO)为分布广泛的窒息性气体,有数十种作业有可能接触CO。吸人高浓度的C0可引起急性中毒,其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居我国急性职业性化学物中毒的前列。我们通过对1989~2002年全国CO重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我国CO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预防控制职业中毒危害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2002~2003年广西各地上报的急性职业中毒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两年共发生1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其中重大事故8起;造成68人中毒,其中10人死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分布在冶金及有色金属、食品加工、化学品生产和运输业中的民营、私营和个体承包企业;造成中毒起数、死亡人数最多的毒物分别是硫化氢、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结论提示当前要加快对存在、使用有高毒物品的冶金、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法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特殊管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朝阳区2004-2008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朝阳区2004—2008年的32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原因与规律,为探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职业分布、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数分别为:5、5、4、7、11起,共计32起,平均6.40起/a;共造成163人中毒,死亡16人(9.82%),其中单起事故中毒人数最多为57人,最多死亡人数为2人;致死事故共12起(37.50%),平均每起死亡1.33人;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及其同系物、硫化氢、甲烷等。中毒事故以公用事业、建筑、化工等行业居多,由窒息性气体引发的职业中毒与发生在密闭空间中的中毒事故较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是引起朝阳区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密闭空间是朝阳区职业危害监管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二十二年急性职业中毒报告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市自 1979年初恢复职业病报告工作以来 ,至 2 0 0 0年底已 2 2年 ,根据掌握的报告病例资料 ,我们对 2 2年急性职业中毒 10 2 9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1.毒物种类 :2 2年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共 77种 (表 1) ,以刺激性毒物中毒例数最多 ,占总例数的 33.82 %。在 7种职业中毒类别中 ,其中 3类发生了死亡病例 ,以窒息性气体死亡例数最多。表 1 急性职业中毒种类及构成比毒物种类 毒物品种数中毒例数构成比( % ) 死亡数 死亡率( % )刺激性气体  2 434833 .82 10 .2 9窒息性气体 42 36 2 2 .93 4117.37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1117416 .91…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市1985~1998年急性职业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985~1998年急性职业中毒情况作了总结与分析。全市共有31个工厂,158人发生了急性职业中毒,其中,男104例,女54例。年龄18~60岁。死亡11人,占急性职业中毒的6.96%,急性职业中毒的行业分布:以冶金机械行业最多,占42.41%;轻工、化工行业次之,分别占26.58%和13.92%。工种波及30多个。毒物种类共16种,其中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最多,占54.4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预防控制职业中毒危害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1987—2006年20年间职业病防治院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年内共发生急性中毒事故92起,中毒者247例,死亡2例;以春季发生事故起数最多;毒物种类以窒息性毒物中毒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65.59%;没有通风排毒设备是引起事故最多原因。结论加强重点行业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处理群体职业中毒突发事故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是有效控制急性职业中毒危害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急性工业毒物中毒是本市工矿企业多发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秩序和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解本市急性工业毒物中毒的原因与相关因素 ,本文就 30 8例急性工业毒物中毒收治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资料来源  30 8例急性工业毒物中毒患者的资料来自本院近 10年来的病历档案。其中男 115例 ,女 193例。有 140例是职业性中毒 ,16 8例是由于二氧化硫管道破裂造成的邻近工人和居民中毒。毒物种类 以刺激性气体中毒最多 ,196例 (二氧化硫 173例 ,氨气 2 3例 ) ,占 6 3 6 % ;其次是苯中毒 ,34例 ,占 11 0 % ;一氧化碳 1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职业中毒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方法。 方法 收集某市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70例急性职业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急性职业中毒的具体原因。 结果 急性职业中毒毒物种类较多,其中砷化氢、甲苯及氯气中毒人数构成比分别为21.43%、25.71%及28.57%;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各致死2例,氨气致死1例。急性职业中毒发生原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缺乏安全知识、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无通风排毒设备及意外事故等,其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范中毒患者占71.43%,明显高于其他原因。 结论 急性职业中毒原因较多,根据其发生规律,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省10年来84例急性职业中毒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表明发生急性中毒死亡的高峰年龄是23~27岁年龄组,死亡者男女性比为3:1,死亡的高发行业是石油、有色金属、化工等,引起死亡的主要化学毒物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并对发生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0年1月,根据五年收集的资料统计共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21起,急性职业中毒88例,其中死亡18例,死亡率达20.4%,现分析如下: 一、毒物分类 本文88例中急性中毒的毒物种类有14种(见附表),引起死亡的毒物有6种,其中一氧化碳4例,硫化氢、二硫化碳8例,粗苯焦油混合气体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资料,了解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分布特征,为职业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事件级别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死亡构成和病死率等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19个省市累计上报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138起,年均事件数28起;较大级别事件所占比重最高;累计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121人和170人,事件总病死率为15.2%;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结论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仍较为严重,需提高对急性职业中毒危害因子的监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