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邹明霞  谢昀  熊英  曾艳文  范奕 《疾病监测》2009,24(7):484-486
目的对2004-2007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的规律。方法采集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常量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 鉴定病毒。结果2004-2007年共采集标本456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576株,分离率12.62%。其中A型H1N1亚型118株,占阳性株的20.49%, H3N2 亚型238株,占阳性株的41.32%;B型Victoria系108株, 占18.75%,B型Yamagata系114株, 占19.79%。结论2004-2007年江西省有A型H1N1亚型、 H3N2 亚型和B型Victoria系、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H3N2 亚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广西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状况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探索广西流感流行规律。方法在国家级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进行逐日统计,对符合条件的流感样病例进行采样,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结果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以春、夏季高峰明显。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的年平均数分别为11.34%、12.45%和7.10%。2007年分离134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58株,A型H3N2亚型69株,H1N1亚型7株。2008年分离82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33株,A型H3N2亚型30株,H1N1亚型19株。2009年分离1737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192株,A型H3N2亚型176株,H1N1亚型74株,甲型H1N1295株。结论2007-2009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以春、夏季为高发季节。2007、2008年的主要流行株都为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2009年的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毒株。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流感病毒变异规律 ,有效预防流感。采用常规鸡胚双腔和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 ;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水平。结果表明 ,1998年分离流感病毒 40株 ,其中H3N2型39株,B型 1株 ;1999年分离病毒 70株:H3N2 型 36株、B型34株 ,其中有1株H3N2 型和 1株B型被定为国内代表性毒株 ;深圳市一般人群对H1N1、H3N2 和B型毒株的抗体水平都在 5 0 %以上。因此 ,两年中 ,流感病毒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流行 ,在流感监测中 ,应高度重视从散在病人中分离新变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06-2010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儿内科门诊、急诊就诊的病例1 833 507例,其中流感样病例(ILI)129 062例。每周采集门诊就诊的ILI鼻咽拭子10~15份送省疾病控制中心作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共统计上报ILI 129 062例,采集ILI鼻咽拭子1 79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20株,检出率为17.82%。其中H1N1型51株(15.94%),H3N2型76株(23.75%),B型122株(38.12%),新甲型H1N1型71株(22.19%)。2009-2010年度新甲型H1N1型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4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发现了新的突变株,流感病毒的流行每年都发生了型别的变化。流感样病例就诊无明显季节变化,0~5岁年龄段患儿ILI就诊率高于〉5~15岁年龄段的患儿;就诊的流感患儿由H1N1型、H3N2型、B型、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5.
陆娟娟  刘运强  侯佩强 《疾病监测》2008,23(11):680-681
目的 对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年流行期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泰安市流感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A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检测2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28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94株,阳性分离率为33.45%,经分型鉴定A型H3N2亚型51株,H1N1亚型1株;B型的 Yamagata系39株,Victoria系3株。结论 2007-2008流行季中,泰安市流感病毒流行的优势毒株为A型H3N2亚型和B型Ymagata系,同时有A型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毒株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7 — 2020年流感流行季节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NAI)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 — 2020年流感流行季节37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进行生物学耐药实验,使用荧光发光法检测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药物敏感性。 选取38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取核酸后对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  结果  选取的“A/河北新华/SWL1106/2017”对奥司他韦敏感性降低(IC50=30.98 nmol/L),其余36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部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对奥司他韦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平均数为0.46 (0.07~1.14 )nmol/L;对扎那米韦的IC50平均数为0.27 (0.07~0.85 )nmol/L。 序列分析发现1株发生了H275Y突变,为奥司他韦耐药株。  结论  2017—2020年河北省流行的绝大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NAI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7.
2005年汕头市流感病原学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和掌握汕头市流感变化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2005年1~12月采集市区流感样病人的咽拭子标本405人份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共分离出流感病毒33株,分离率为8.15%,其中23株为A(H3N2)亚型,10株为A(H1N1)亚型。采集一般人群血清100人份,采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A(H1N1)型、A(H3N2)型、B(Victoria系)型、B(Yamagata系)型抗体水平测定。结果阳性率分别是:35.00%、73.00%、16.00%、9.00%。采集职业人群血清90人份进行H5N1抗体水平测定,阳性率为0。结论汕头市人群未受禽流感病毒感染,2005年流行优势株为A(H3N2)亚型,人群对A(H1N1)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低,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l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9 2013年初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序列进化特征。 方法 提取浙江省2009 2013年初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A基因,测序并拼接出ORF。以浙江省不同年份与地域15份代表性毒株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选取的22株2009 2012年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采用MEGA 5.1软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种系发生树。 结果 扩增并测序获得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ORF的全长序列,与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序列比对后显示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浙江省毒株与北美早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典型代表株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20%~99.50%,其中采集于2012年末和2013年初的4份病毒NA与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63%~99.14%。在1株采集于2010年1月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的基因序列中发现可导致奥司他韦耐药的H275Y突变基因型。 结论 虽然浙江省后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累积了更多的变异,但所有毒株之间基因同源性仍然较高,所有毒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8.20%及以上,序列分析结果证实1份毒株携带奥司他韦耐药基因型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和常规监测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随机选择11株2013年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One-step RT-PCR扩增HA基因并双向测序。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推荐株A/California/07/2009(H1N1)(GenBank:CY121680)和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的HA基因为参考序列,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HA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分子进化树,进行HA变异分析。结果 2013年宜春市11株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进一步参考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到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HA没有发生较大变异;其HA基因序列二硫键、糖基化位点未发生变异;尽管有7株毒株同时在抗原决定簇区A区和受体结合位点130环或其附近发生单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变异,但未形成流行病学变异新种。结论 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仍对人群有保护作用,而抗原决定簇和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提示仍需要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再次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010年从广州市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与2009年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异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广州市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扩增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2009年的H1N1毒株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耐药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 194份咽拭子标本,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327份,其中H1N1流感病毒6株,与2009年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比,有16个位点发生了有义突变,3个位点和NA活性相关,其中222位氨基酸的变异位于NA活性位点上。结论成功扩增了2010年广州市6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NA基因并测序,未发现H275Y耐药位点的变异。3毒株在NA活性位点222位、228位和425位等氨基酸位点处发生了变异,需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特点,掌握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7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核酸提取和one-step RT-PCR扩增NA基因片段,双向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5.0和Mage4.0序列分析软件分析NA基因特征以及耐药性位点。结果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与代表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序列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4%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也高达97.0%以上。17株毒株的NA活性中心位点氨基酸及周围的辅助位点氨基酸均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结论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的同源性并均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敏感,但仍应加强对流感病毒的耐药性监测,为制定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防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长沙市3株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病毒分离株HA基因的来源和变异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对长沙市的3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RT-PCR检测和流感病毒分离,利用WHO推荐的测序引物和CEQTM8000 Genetic Analysis System对3株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病毒株[A/湖南开福/SWL4142/2009(H1N1),A/湖南长沙/SWL4346/2009(H1 N1),A/湖南芙蓉/SWL4224/2009(H1N1)]HA基因进行测序,测序方法为末端标记循环法(Dye Terminator Cycle sequencing),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并用ClustalX和Mega4.1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氨基酸比对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结果 A/湖南开福/SWL4142/2009(H1N1),A/湖南长沙/SWL4346/2009(H1N1)和A/湖南芙蓉/SWL4224/2009(H1N1)3株病毒株HA基因序列分别与甲型H1 N1流感病毒A/NewYork/3502/2009(H1N1),A/Shanghai/71T/2009(H1N1)和A/Chita/01/2009(H1N1)分离株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9%,与国内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A/Sichuan/1/2009(H1N1)核苷酸同源性在99.5%以上;进化树分析显示包括3株病毒株在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A/Swine/Indiana/P12439/00亲缘关系近,但与人季节性A流感病毒(H1N1)、禽流感亲缘关系较远.与A/Swine/Indiana/P12439/00 HA基因比较发现:3株病毒株HA基因分别有28、30、27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但3株病毒株在21个重要抗原位点中只有一个R53K氨基酸替换;对全球364条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发现有119个非保守氨基酸位点,其中5个位于重要抗原位点.结论 3株病毒株和其他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由北美猪流感病毒变异而来;3株病毒株HA基因与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同全球绝大多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样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青海湖地区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系统采集2013年青海湖周边地区野禽和家禽环境标本,采取病毒鸡胚分离的方法,将鸡胚培养物进行流感病毒型别和亚型的鉴定,从而了解禽流感病毒在这一地区的时空分布。同时通过对分离到的禽流感H5N1病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的测定来判断病毒的致病性。结果 共采集2420份野禽和3944份家禽环境标本。野禽环境标本没有分离到病毒,家禽环境标本检测到49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为0.77%。共分离到49株病毒,包括27株H9N2病毒,19株高致病性H5N1病毒以及3株H5和H9混合病毒。在家禽环境标本中病毒分离率最高是1月,9月次之。乐都和西宁活禽市场的病毒分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家禽标本采集点。结论 本次研究没有在青海湖核心区野禽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在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家禽环境标本中分离到49株病毒。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和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两种病毒在家禽中共同流行的现状增加了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重配,为潜在的流感大流行毒株的出现提供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辖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后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的流感毒株进行型别鉴定。 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共报告ILI 17 549例,其就诊百分比平均为2.24%(17 549/784 625)。采集ILI标本905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97件,总阳性率为32.82%,细胞培养病毒分离血凝测定阳性70株,分离阳性率为23.57%,其中甲型H1N1 35株,季节性H3 25株,乙型Victoria 7株,甲未分型3株。 结论 2010-2011年流感流行高峰在12月和1月,存在甲型H1N1、季节性H3和B型3种流感流行。  相似文献   

16.
全人护理在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知识在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中的应用。方法对226例处于甲型H1N1流感检疫期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进行全面照护。结果所有接受医学观察人员平稳渡过观察期,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综合运用全人护理知识实施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护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2018-2020年吉林省内H3N2亚型流感流行株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以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34株,对M2和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吉林省分离到流感毒株981株,其中甲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