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患者女,39岁,以“反复上腹闷痛1年余,间断黑便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年前始出现上腹痛,不规则,于院外诊治,1年前外院曾行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1个月来出现间断黑便,伴乏力,偶有心悸。体检示贫血面容,面部见散住色素沉着斑。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超声示肝脏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2.
例1 患者男性,48岁,反复腹痛、腹泻1年,加重伴脓血便1个月.患者反复出现左下腹痛、腹泻1年,排便4~6次/d,水样便,无脓血,不发热.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腹痛、腹泻加重,排黏液脓血便10次/d,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体重下降约5 kg.  相似文献   

3.
<正>一、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汉族,因"间断腹痛伴黏液脓血便9年余"入院。缘于200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大便干结,偶有脓血便,1次/d,不伴里急后重,无肛门下坠感,未行特殊治疗。2006年间断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大便3~4次/d,于我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炎",后至长清人民医院服用艾迪莎(美沙拉秦)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自行停药,症状反复发作,间断口服上述药物,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4岁,因消瘦1年、腹泻2个月、发热15d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消瘦,体质量下降15kg。2个月前间断腹泻,黄水样便,无腹痛、便血及盗汗,以午后、夜间为著。15d前发热,体温最高达40℃。CT检查示肺部感染,应用阿奇霉素0.5g,静脉点滴14d无好转。10年前因外伤有输血史。无吸毒及性病史。经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试验抗-HIV阳性。  相似文献   

5.
范里 《胃肠病学》2011,16(1):63-64
病例:患者男,48岁,因“间断排黑便8年,加重2d”于2010年10月19日收治入院。患者8年来无明显诱因下间断排成形黑便,时间间隔为1个月~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为排1~5次不等的柏油样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6.
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女,15岁,因"间断解黑便半年"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解黑便,伴头晕,无明显腹痛、恶心、反酸。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角、十二指肠降部多发血管瘤伴近期出血,予补液、止血等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患者反复解少量黑便,伴头晕。入院前1个月患者再次因黑便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血管瘤。行胶囊内镜检查示,小肠多发血管瘤伴出血。患者2岁时曾因"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4岁,间断便血2年.2005年行胃镜及肠镜、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07年11月因大量暗红色血便3 d就诊,排多次暗红色稀水样便,无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入院查体除肠鸣音活跃外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 70 g/L;血沉15 mm/h;便常规示棕稀便,潜血阳性.入院当天行急诊肠镜检查示结肠内较多暗红色液体,未见明显出血灶.第3天复查肠镜、第4天行腹腔CT均未见异常,第10天行胶囊内镜示空肠及回肠黏膜表面见咖啡样物附着,未见明显出血灶.  相似文献   

8.
张竹  蒋楹  刘方旭  许乐 《山东医药》2011,51(32):116-117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主因"间断腹胀11个月,腹痛伴便秘7个月"入院。患者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餐后加重。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7个月前间断出现腹痛,脐周较明显。便秘,2~3 d解1次大便。腹部CT示结肠及直肠管壁广泛增厚,考虑为炎症性病变。4个月前外院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发现直肠及部分结肠管壁增厚充血,术后手术切口出现切口疝,病理诊断肠管慢性炎症。术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时有盗汗、干咳。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45岁,主因阵发性上腹部绞痛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5月因发热于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查腹部彩超示右下腹异常回声,建议肠镜检查,行肠镜示Crhon病?结肠息肉(已钳除),病理检查示回盲部炎性息肉。5月24出现阵发性中上腹部绞痛,无腰背放射痛,伴腹胀、恶心、大汗,无呕吐、腹泻,自行服用"氟哌酸"2d后,腹痛缓解。6月1日行立位腹平片检查示肠梗阻,间断发作数次。6月4日入我院就诊,行肠镜检查示回肠末端溃疡并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4岁,主因间断腹胀2年加重伴腹泻、腹痛1个月余前来就诊。既往家族史无特殊。患者于20年前出现明显脱发;近14年来易“感冒”,约7~8次/年。2年前出现腹胀,多于下午加重。1个月前因发现咽部乳头状瘤行镜下切除术,术后4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及黄色糊样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最多20次/d,每次量约20~50g,时有便不尽感,伴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便前出现疼痛,便后缓解。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41岁。因"黏液脓血便15年,间断腹胀、腹痛2年"于2014年3月入院。患者于1999年开始出现黏液脓血便,4~10次/d,伴脐周腹痛,便后减轻。当地医院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全结肠型"。予柳氮磺胺吡啶2片每日2次、泼尼松10 mg每日1次治疗,症状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6岁。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2年,加重10余天入院。患者2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每日排便5~6次,黏液脓血便;伴腹痛,位于左下腹,呈阵发性疼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无发热、心悸、关节疼痛。当时在日本某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6 7岁。以“腹胀 4个月 ,间断腹泻伴头昏乏力2个月”为主诉于 2 0 0 2 - 0 5 - 0 9入院。 4个月前 ,患者无诱因出现腹胀 ,无反酸、嗳气、腹痛、腹泻症状 ,纳差。 2个月前 ,无诱出现腹泻、排黄色稀水样或糊状便 ,每日 3~ 4次 ,量不多 ,伴腹胀、头晕、乏力、无粘液浓血便 ,无腹痛、恶心、呕吐症状。食欲不振伴消瘦。 2年前 ,因间断腹痛伴消瘦 5个月 ,曾在本院住院治疗 ,诊断为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 ,小肠功能紊乱 ,慢性胃炎。查体 :T 36 7℃ ,P 80 /min ,R 18/min ,BP 17/ 8kPa ,发育正常 ,营养一般 ,神志清 ,精神差 ,眼睑水肿 ,睑…  相似文献   

14.
刘扬  刘荔萍  吴会静 《山东医药》2009,49(18):36-36
患儿 男,15个月,体质量11kg,间断腹痛、便血3d,每次便血量约70ml,共计7次。体示贫血貌,下腹部压痛,余无异常。血红蛋白74g/L。止血治疗无效。由患儿头皮建立静脉通道,按患儿体质量给予镇静剂,安静后由三通管静脉注射NaTcO4 133MBq,第1时相以2s/帧采集60s,第2时相以15s/帧采集至30min。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0岁。因“反复腹痛腹泻13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13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且有脓血便,于463医院行胃肠全程检查示横结肠狭窄,遂行手术狭窄肠段切除,术后症状缓解。3年前再次出现腹泻,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进镜10cm取病理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青黛散口服,1个月后腹泻症状减轻,自行停药。3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再发且腹泻加重,每日10余次,稀水样便,时为糊状,时为细条状,无脓血,伴腹痛及肠鸣,排便后减轻,且有里急后重感,并反复呕吐,多发于餐后,为胃内容物,食欲下降,3个月内体重下降7.5kg,不伴有发热及关节痛。查体:T37.1℃,P100次/min,BP90/50mmHg,R18次/min,一般状态较差,神志清,慢性消耗病容,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2岁.因间断鼻出血和黑便5年伴头晕、乏力加重1个月,于2004年4月入我院血液科,诉有反复鼻出血史,多数能自行停止,近5年来间断排柏油样便,应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治疗仍有间断发作.血象Hb53g/L,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输血支持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此后患者曾因贫血症状加重多次输血支持治疗,间断补铁,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并在2006年5月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食道、胃、十二指肠毛细血管扩张,慢性胃炎.2006年6月,患者因重度贫血再次入院.追问病史患者家中共有姐妹4人,患者为长女,其母有反复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史,已病故,其3个姊妹中2人有反复鼻出血史,不影响正常生活,均健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7岁,因间断腹痛6个月,加重伴黑便、晕厥2d入院。患者间断腹痛6个月,为饥饿痛,进餐后腹痛可缓解,伴有夜间痛及反酸,4个月前外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规律服用奥美拉唑,症状有所改善。入院前6d患者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头痛,体温最高38.9℃,自行服  相似文献   

18.
黄燕  王林平  唐子珏 《山东医药》2010,50(17):12-12
患者男,12岁。以“间断腹痛2a余,加重半月余”于2007年9月3日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患者于2a前因腹痛多次入住多个医院,分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麦克尔憩室,胃窦炎、胃窦浅表溃疡、糖尿病等疾病,给予手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仍反复腹痛。入院查体:腹部剑突下约10cm处压痛,无反跳痛。两次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为:65%、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9岁,主因腹泻1年余,间断腹痛1个月,于2001年3月8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腹泻,为黄色不成形便,无血便,偶有黏液,1~3次/天,伴下腹坠胀感。入院前1个月出现间断脐周疼痛,渐加重,伴右下腹痛,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部分小肠浆膜呈紫红色(具体不详),考虑“克罗恩病”,未行肠管切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9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头晕5年余,血便、腹痛、腹泻3年,左耳耳聋2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8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伴畏寒、头晕、颈前隐痛,后出现左侧桡动脉无搏动,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有狭窄,左侧椎动脉起始处窃血,诊断为"大动脉炎",予以醋酸泼尼松片30 mg/d,来氟米特片20 mg/d治疗,发热消退,头晕消失,以后药物逐渐减至醋酸泼尼松片20 mg/d,来氟米特片10 mg/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