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报告55例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病变位于肝外胆管上、中、下段者各为24例(43.64%);12例(21.82%);19例(34.54%).其中41例病理诊断为浸润型(24例)、结节型(6例)、乳头型(11例).直接胆道造影显示有狭窄型、阻塞型和息肉型.PTC、ERCP、CT、B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66.67%;58.18%.以PTC检查的准确率最高.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以了解胆管有无扩张,一旦发现胆管扩张,应作PTC查,并酌情选用ERCP、CT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且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我们经治5例肝外胆道周围淋巴结肿大致梗阻性黄疸,术前无一例诊断明确,均经手术探查而确诊。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硬化型肝癌病理影像学特征临床学院放射科文明,严敏,吕发金,综述,张克随,审校中国分类号R445,R735.7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中,根据细胞排列或肿瘤结构将肝细胞癌(HCC)分为四种类型,染状型、假腺管型、实团型及硬化型等...  相似文献   

6.
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11例,应用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采用肝切除、胆管切开取栓等方法彻底清除胆管癌栓,术后行TA-CE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肝癌切除 胆管取栓者9例,生存3~38个月,平均18.5个月.TACE 胆管取栓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1个月.结论对肝癌侵犯胆管形成癌栓者及时诊断,尽早切除肿瘤、清除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医学影像学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赞瑞  莫定彪 《医学综述》2009,15(16):2502-2506
医学影像学在肝癌的检出、定性、定位和分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肝癌手术诊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每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其优缺点,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互结合,并结合临床表现特征和血清学检查,能够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超声、C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具有肝脏恶性肿瘤侵袭性及破坏性等特点的疾病.临床早期发病隐匿,晚期常侵及血管或淋巴管向肝外转移,引起其他脏器病变.本文旨在研究肝泡型包虫病肝外转移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肝外泡型包虫病的认识,做出早期诊断,延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迄今,灰价超声,已被公认是黄疸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我院外科自1996~1998年,共收治58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均进行超声检查,现将诊断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58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年龄21~74岁,平均62.3岁,其中男28例,女30例,患者均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巩膜和皮肤黄染,化验结果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可能合并有其它症状,如腹痛、发热、厌食、消瘦.  相似文献   

10.
临床研究实践证明,对于发现早的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 (直径≤3cm)患者积极采取各种治疗均能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1].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诊断SHCC的金标准属有创伤性检查,且活检样本不能代表整个病灶,并有可能导致癌细胞的转移,而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多项影像检查应用于小肝癌的诊断中,本研究就CT、MRI及超声造影在肝脏小病灶占位性病变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B型超声扫描、CT扫描、磁共振胆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是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几种主要方法,各有优劣。为使肿瘤与周围组织显示更清楚,今后的研究方向很可能着重在用造影或增强方法。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了解其诊治近况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平  李林双  黄林平 《海南医学》2001,12(10):36-37
肝门部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癌。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对此病的早期发现 ,故而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 2 0例肝门部胆管癌总结并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我院从 1984年~ 2 0 0 0年 16年间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病人 2 0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 6例。年龄从 40岁~ 6 4岁 ,平均年龄 5 3.8岁。男性平均年龄 5 6岁 ,女性平均年龄 47岁。对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对比。2  结果2 1 发病率 ,从 1984年至 2 0 0 0年16年间 ,我院共收治肝外胆管癌 72例 ,其中肝门部胆管癌 2 0例 ,占肝外胆管癌中的 2 7%。2 2 …  相似文献   

13.
戴文海  邱维加 《华夏医学》2004,17(3):465-467
医学影像学诊断原发性胆管癌的常用方法有US、CT、ERCP、PTC、MRI,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应恰当选择检查技术。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CT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癌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采取CT影像诊断,统计与诊断相关的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患者的CT扫描能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器官,不同的病变诊断图像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经随访后手术切除患者6个月后生存率以及12个月后生存率与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影像为肝癌患者进行病灶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介入治疗费用较低、创伤小,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就如何合理应用影像诊断资源及优化诊断方案的问题,通过腹部超声(US)、腹部增强CT(CHCT)、腹部MRI对西部地区国人小肝癌的影像诊断经济学评价的研究,探讨该方法在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利用Excel和TreeAgePro 2005软件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以US&AFP(甲胎蛋白)、CHCT&AFP、MRI&AFP、US&AFP&CHCT、US&AFP&MRI为评价对象,进行小肝癌影像诊断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模型所用的临床数据是基于我们以往研究结果,并检索各大数据库(Medline、EBM、Elsevier和CNKI)文献所得.结果 US&AFP是我国西部地区高危人群进行肝癌筛检最为经济的方案,成本-效果比最小($104/Ac);US&AFP&CHCT是满足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最佳方案($128/Ac);患者最终选择上述哪种方案作为自身诊断方案,受患者意愿支付能力的影响,愿意花费600多元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者,可以选择US&AFP&CHCT方案;三组方案分别比较的评价结论对模型重要参数变化很稳定,除了CHCT和MRI成本会对部分结果产生影响,但是该影响没有实际意义.结论 US&AFP是西部地区国人检出小肝癌最为经济的诊断方案,但是受患者意愿支付力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许可的情况下,支付多于$604选择US&AFP&CHCT可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2年至2008年16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全部行肝切除术及胆管癌栓取出术。随谤满1年以上的13例中,9例生存1年以上,1年生存率为69.23%;6例术后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1年复发率46.15%结论提高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癌切除加胆管切开癌栓清除术,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黄疸临床诊断中比较影像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比较影像学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阻塞性黄疸经B超(BUS)、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PTC下胆道活检(PTCB)的总体术前诊断率分别为71.1%、82.2%、91.7%、76.5%、83.3%及89.7%。结论BUS可作为阻塞性黄疸诊断的首选筛选性检查,但准确率不及CT、PTC和ERCP、MRCP、PTCB确诊率最高。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6/28)、35.71%(10/28)、10.71%(3/28);而胆管切开取癌栓术和(或)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3/15)、0%(0/15)、0(0/15);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8%(19/43)、23.26%(10/43)、6.98%(3/43)。结论外科治疗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时间,而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是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积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约占肝癌总数的 85 %~ 90 % ,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统计中 ,原发性肝癌分别为男女恶性肿瘤的第3位及第 4位。目前肝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B超、AFP测定、CT、放射性核素检查、MR及肝动脉造影(DSA)等[1] 。肝癌 (特别是小肝癌 )的早期发现及治疗不但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 5年生存率[2 ] 。为总结肝癌的CT和DAS表现 ,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笔者总结了在我院确诊的 5 3例肝癌患者的CT及DSA表现 ,并结合有关资料就其影像学诊断等方面的问题讨论如下。1…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经典影像学(Classical Imaging)的功能影像学(Functional Imaging)及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已经逐渐进入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究,并从概念和相应的技术理论上进行了阐述,认为分子影像学在临床医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和开发前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在我国,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分子影像学技术在肝细胞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