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29例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加强监护,重点注意股动脉穿刺点的处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29例病人均成功置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术后2周左右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积水,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完善GDC栓塞治疗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及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介入栓塞治疗1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提出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严密控制血压的变化,术后严防并发症发生并采取相关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以及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穿刺部位血肿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对介入技术要求较高的微创手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科通过对17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精心护理,不仅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最佳时期,为挽救生命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使病人治疗周期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0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是配合术者完成栓塞手术;术后主要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不同环节护理目标不一样,应针对对围手术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20例栓塞术患者术中监护,观察其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4例,经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严密观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配合,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11.1%,其中其中血栓栓塞12例,术后早期再破裂出血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早期硬膜下出血或远隔部位脑实质出血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Fisher分级Ⅲ~Ⅳ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提前做好术前预案,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行血管内治疗的42例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内治疗的方式、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中,30例患者(71.4%)术后即刻血管造影为Raymond Ⅰ级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患者术后出现了缺血相关并发症,2例使用Onyx液体栓塞剂的患者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01—2018-01入院的8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施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况、围手术期生理指标与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出院前SAS评分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术前30min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与心率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与末期随访疼痛、娱乐消遣与咀嚼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微小动脉瘤(共35个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栓塞加支架辅助治疗3例。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28个,瘤颈残留7个。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术后脑梗死8例。30例病人术后3个月复查DSA,残颈无增大表现而继续临床观察。随访34例,时间12个月,完全康复30例,遗留轻微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对于已破裂的微小动脉瘤,在血管内介人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应技巧,预防出血及缺血性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取血管内治疗方法的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共32个动脉瘤,其中24个动脉瘤以弹簧圈单纯栓塞,5个宽颈动脉瘤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个小脑后下远端动脉瘤采取Onyx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2个动脉瘤未栓塞。结果栓塞动脉瘤30个,其中完全栓塞18个(60%),次全栓塞8个(26.7%),不全栓塞4个(13.3%)。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20例,4分(轻度残疾)4例,3分(重度残疾)1例,1分(死亡)2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是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病人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11例颅内动脉瘤伴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严重迂曲病人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11例术后即刻DSA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血管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术中动脉瘤破裂或脑梗死等并发症。11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均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5例术后6个月复查DSA未见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伴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的颅内动脉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相关血管内技术的辅助下,进行栓塞治疗仍是一种相对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6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例因血管痉挛致脑梗死,1例再次出血死亡,1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2例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围手术期积极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3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15个,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2个,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个,载瘤动脉闭塞治疗3个。结果动脉瘤致密栓塞22个,大部栓塞7个,载瘤动脉闭塞后不显影3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严重血管痉挛1例。随访1~72个月,恢复良好25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介入技术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GDC栓塞30例(共32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致密填塞导致血管小分支闭塞1例。术后死亡1例,发生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1例。结论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熟悉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解剖关系,提高栓塞技术等,有助于减少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81例颅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前后脑组织血流量(CBF)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阻断颅内动脉瘤时及术后观察组CBF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阻断颅内动脉瘤时、术后CBF均较术前有所变化,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22.50%(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影响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Hunt-HessⅤ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Hunt-HessⅤ级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3例,行脑室外引流术5例,行腰大池置管引流4例。结果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载瘤动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出现脑积水4例,行脑室-腹腔引流术。随访6~24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恢复良好)2例,4分(轻度残疾)5例,3分(重度残疾)1例,2分(植物生存)1例,1分(死亡)3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小,早期行血管内治疗为预防各种并发症提供保障,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Hunt-Hess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有37枚动脉瘤,其中28枚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9枚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结果完全栓塞30枚,次完全栓塞6枚,不完全栓塞1枚。2例Hunt—HessV级患者死亡;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经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未发生再出血和动脉瘤复发。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宽颈动脉瘤应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讨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8例病人(9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28例.可解脱式弹簧圈(DCS)栓塞18例,多点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42例。结果100%闭塞70例.95%~90%闭塞13例.80%闭塞5例。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包括微弹簧圈移位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颅内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治疗策略、操作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189例颅内大型和巨大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塞载瘤动脉15例,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7例,应用球囊辅助栓塞治疗48例,应用颅内自膨式辅助栓塞治疗99例。结果 189例病人共行手术247次,动脉瘤首次治疗致密栓塞133例,次全栓塞35例,部分栓塞21例。其中47例病人行分期栓塞治疗。术后7例出现血栓栓塞症状,死亡1例,偏瘫4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随访16个月~5年,所有病人无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运用辅助手段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内栓塞是当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段,且在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但采用该种方法治疗,应严格依照载瘤动脉情况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进一步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选取我院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146例,针对手术相关并发症,采取准确的评估,密切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病人中,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2例血栓栓塞、2例支架移位、5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均得以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