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小C臂X光机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美国产OEC9600-cardiac小C臂X光机,于20例冠心病患者26支病变血管29处行PTCA术,其中17例18处病变行Stenting术,植入支架19枚。结果:血管成功率96.6%,病变成功率96.6%,病例成功率100%,包括2例为急诊PTCA+Setnting。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85.48%±10.92%减至术后<20%,全部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小C臂X光机可以用来开展PTCA及Stenting。  相似文献   

2.
6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CA)和支架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61例冠心病患者的81支血管90处病变进行了PTCA或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平均8个月随访。结果:61例中完全血运重建率为80.32%,部分血运重建率为16.39%。病例成功率96.72%,血管成功率96.30%。共植入支架75枚,支架植入率88.5%。术后成功病例多数无症状,运动试验阴性,部分症状改善,少数症状复发,以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复发率更高(P<0.05),无手术相关的死亡。结论:PTCA和支架是安全、有效的冠心病血运重建方法;对多支、多处病变应争取完全血运重建;术后再狭窄是影响疗效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邱建平  王宝蓉 《铁道医学》2000,28(5):310-31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27例冠心病(CHD)患者中4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23例行常规方法支架植入术。结果 27例患者28处病变血管植入31只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DeNovo stenting)19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植入支架(Suboptinal stenting)8只,PTCA并发夹层、内膜撕裂和濒临闭塞时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冠状动脉气囊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冠心病患者108支血管PICA和CASI术的结果,88例患者108支血管,PTCA成功85例(105支血管),病例成功率96.6%,病变成功率97.2%,PTCA不成功的3例病变血管均为前降支完全慢性闭塞性病变,导丝不能通过。血管发生严重内膜撕裂或夹层形成25支,均经植入支架后消失。共植入支架92个,其中PTCA效果不满意30个;疗效满意的62例中,首次介入治疗时植入35个,PTCA并发严重夹层或急性闭塞或频临闭塞时植入支架25个,直接植入2个。植入单个73例、2个8例、3个1例。同一支血管最多植入2个支架共5例。10个支架植入后出现近端或远端血管痉挛,2例并发新的夹层,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并发症发生。经1~20月随访,2例单纯PTCA和3例植入支架者心绞痛复发。提示PTCA是一有效而安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CASI术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ACS Multi-link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ACSRXMulti-Link冠状动脉内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月对87例冠心病患者111支血管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116个,其中ACSRXMulti-Link支架97个。结果本组植入97个ACSRXMulti-Link支架,96个(99%)成功;denovostenting38个,Suboptimalstenting33个,bail-outstenting26个;1个支架试植入较迂曲的LAD中段病变,因后座力差而失败。术中发生并发症8例(8.2%),其中支架植入后造成病变近端或远端正常血管撕裂4例;经11±6(2~19)个月的随访,发生亚急性闭塞和再狡窄各l例;无心肌梗死、紧急冠状动脉搭桥和死亡发生。结论ACSRXMulti-Link支架用于冠心病治疗成功卑高,并发症和再挟窄率及急性与亚急性闭塞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效果。方法 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基础上植入支架。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共植入30个支架,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 30个支架植入均获成功,除1例术后4个月再发心绞痛,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142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其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处理病变血管162支,其中前降支病变79例,回旋支病变24例,右冠脉病变54例,第一钝缘支病变3例,第一对角支病变1例,中间支病变1例,血管平均狭窄程度(92.51±9.05)%,经股动脉途径110例,经桡动脉途径32例,植入支架179个,植入支架的总成功率97.2%,支架平均长度为21.38±5.08 mm,支架的平均直径3.04±0.35 mm,支架释放压力平均为12.55±1.74atm,平均住院天数21.88±11.92 d。主要并发症:死亡3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急性冠脉搭桥1例,术中出现室速、室颤6例,均除颤成功。随访3月~2年,支架植入术后因心脏事件再次住院患者30例(占21.1%),支架内再狭窄8例,均为Medtronic AVE系列裸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率4.5%,其余患者临床疗效均佳,无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生活质量较好。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包括复杂病变在内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冠脉病变尤其是处理PTCA术中明显内膜撕裂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0年2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12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83处病变共置入支架125只。在未经介入性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De novo stenting)101只,PTCA结果不理想(suboptimal)置入支架19只,2例PTCA并发夹层,濒临闭塞时紧急置入支架(Bail-out stenting)2只,在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3只。置入支架平均直径3.00±0.69mm,平均长度18.15±10.26mm。手术即刻成功率98.4%,主要并发症率为1.6%((2例AMI)。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冠状动脉治疗效果的深入研究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工艺的进步,许多病变即使不进行预扩张也可以将支架植入,因此,支架植入必须进行预扩张的观念受到挑战。已有较多的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直接冠状动脉植入是可行、安全的方法。本文对此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对象 1998年1月~2002年7月间共126例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入选。男97例,女29例,年龄35~73岁,平均(58.7±8.4)岁,91例为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合并有高血压,27例有糖尿病,31例有高脂血症。11例患者射血分数<40%。经造影后的入选标准为: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并除外下述情况:①弥漫长节段病变>25mm;②血管直径<2.5mm;③严重钙化病变;④狭窄近段血管严重扭曲;⑤严重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TCA及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急诊PTCA及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施行急诊PTCA术,其中4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冠脉再通均获成功,TIMI分级均达到皿级,残余狭窄<20%。所有患者胸痛均在术后2小时内明显缓解;除1例ST段持续增高外,其余7例均在术后2小时下降>50%;心肌酶峰明显提前,平均距术后1314±4.6小时,CK峰值达2869.0±1050.23.CK-MB峰值为120.92±86.96;术中及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5例。结论急诊PTCA和支架植入术可为急性心肌梗塞提供更早期和更安全的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的迅速进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PTCA是用球囊挤压的原理,使冠状动脉狭窄段病变内膜和粥样斑块撕裂,粥样斑块压缩、中层延长,使血管腔扩大。血管内金属支架的植入则起到支撑血管壁,防止PTCA术后血管急性闭塞、夹层形成和慢性再狭窄的作用。但经长期研究表明,PTCA并冠脉内金属支架植入术再狭窄率仍高达约20%。药物洗脱支架的开发和应用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经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狭窄,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植入术(STENT)与球囊扩张后经皮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粥样斑块体积的变化及差别.方法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STENT与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术.同一患者不同病变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采用血管内超声测量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比较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变化及2组粥样斑块体积变化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粥样斑块体积较术前减少.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08±0.46)mm3;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67±0.62)mm3.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为低.结论 STENT减少了球囊扩张次数,可减少粥样斑块的破碎及脱落,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更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 3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均获成功 ,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 ,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 ,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 2 6例 ,1例术后 1 3天发生猝死 ,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 ,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有所改善 ,余 2 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 ,结果表明 ,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8例冠心病患者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记录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88例冠心病患者共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119枚,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在防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48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造影显示单支病变 2 9例 ,双支病变 14例 ,三支病变 5例 ;完全闭塞的病变中 ,前降支 2 7支 ,回旋支 4支 ,右冠状动脉 17支。先对完全闭塞病变进行PTCA ,而后根据情况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48例完全闭塞病变扩张成功 43例 ,成功率 89.6 %。扩张成功的 43例病变植入支架 40例 ,植入率为93%。 1例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血 ,其余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有助于提高完全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疗效 ,降低再狭窄率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tenting)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期间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结果:75例患者中74例(98.7%)支架被成功植入靶血管病变部位;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tenting)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虽然与单纯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相比较,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已大大降低,在局限性病变和直径>3.0mm血管的病变中,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发生率大约是10%~20%,如果合并有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弥漫性病变或是直径<3.0mm血管的病变,则ISR的发生率高达30%~60%,所以如何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主要有:①血管弹性回缩;②血管重建;③血管内皮增生。支架植入术可以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建所引起的再狭窄的发生,但却加剧了血管内皮的增生。这是因为支架植入引起了血管损伤及排异反应,从而启动了血管壁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围术期死亡和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7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AMI,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支病变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合并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总围术期内死亡率为5.4%,剔除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后,死亡率为1.4%;12例75岁以上的患者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破裂,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3例;术中非致命性合并症的发生率在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患者的年龄是决定AM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多支病变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而且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术后6个月时的LVEF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9年1月~6月为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5例次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均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冠脉造影示2支血管病变1例,单支血管病变3例。4例患者5处狭窄成功扩张4处,3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残余狭窄0~20%。术后随访1~6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心绞痛复发且较术前加重,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脉造影,见原狭窄血管已完全闭塞,再次行PTCA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