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1200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肝外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患者常合并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需紧急处理[1]。我科自1982年10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胆管结石1573例,其中120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经内镜微创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00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7):603-605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利用人体自然开口和管腔,通过内镜进人体腔进行内镜手术。在动物模型上经胃、结肠、阴道、甚至膀胱,食管等腔道进入腹腔、纵隔,已经成功施行腹腔探查、肝脏活检、胃肠吻合、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输卵管结扎、子宫部分切除、肾切除、脾脏切除、胰腺尾部切除、纵隔探查等手术:最近有成功应用于临床的报道。虽设备及技术逐渐完善,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入路途径和切口闭合等问题。随着技术和观念的进步,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有望再次革新傲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作为微创术式的一种,其在治疗直肠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正逐渐受到学者的亲睐,但该术式对肿瘤的术前分期以及手术的适应症要求较为严格,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谨慎开展。现笔者就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疗效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的方法学及疗效。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选择BAP病人2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48~72h无效时行内镜治疗。结果 15例内镜下见乳头部充血、水肿,3例结石嵌顿,2例蛔虫嵌顿,ERCP插管成功22例,其中10例单行ENBD,12例行EST,共取出蛔虫2例,结石7例。术后2~4h诉腹痛减轻者9例,血压上升转平稳者3例,2~4d内腹部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导管留置4~7d。除1例形成假性囊肿外,其余均在术后4~28d好转出院。结论 内镜治疗BAP可解除胆道梗阻,达到外科引流效果,是BAP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作为一项结合了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共同优势的手术操作技术,于1983年首次与世人见面。该技术以其放大达裸眼6倍的三维手术视野,使得术者可以充分、精准地全层切除复杂的直肠病灶。此篇述评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笔者自身临床实践的经验,将在TEM的术前评估、传统适应证和治疗直肠疾病的创新应用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微创手术治疗鞍区占位Rathke囊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蝶窦内镜下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Rathke囊肿的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12例Rathke囊肿病例根据解剖分为3种类型:纯鞍区占位(4例)、鞍区及鞍上延伸占位(7例)和纯鞍上占位(1例)。头痛是术前主要症状(9/12,75%),术后头痛症状均得到改善;5 例最初表现为严重视力下降(5/12,41.67%),术后有所改善;4例垂体功能障碍(4/12,33.33%)术后得到改善,所有病例均无永久性垂体功能障碍;1例术后脑脊液漏,经颅底重建和腰池外引流后改善;2例复发囊肿,其中1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另1例拒绝再次手术。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Rathke囊肿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超级微创是医学手术史上全新的阶段,也是未来治疗学的终极理念。其原则是基于保持人体解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祛除疾病,核心是患者术后恢复原样,治疗前后整个身体无大差异。超级微创理念下的治疗希望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患者生活质量保持不变,生存时间不受该疾病影响,完全区别于目前的传统外科和微创外科以切除器官为代价的手术模式。目前对于超级微创不同治疗通道以及相关的研究并没有进行梳理。本文将对消化内镜超级微创不同治疗通道的手术新进展进行综述。超级微创的消化内镜手术通道分为4大类,包括消化管道单通道、多腔隙双通道、隧道技术通道和穿刺通道。未来的超级微创理念手术都将在这些通道内进行新的术式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OTES)技术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雌性小型猪模型4头.先常规腹腔镜检查,腹腔镜监视下选择经胃壁切口的位置,经内镜用针状刀在胃前壁打孔,扩张球囊扩大切口后将内镜送入腹腔.腹腔镜和内镜配合下进行腹腔脏器探查、输卵管结扎、卵巢切除、胆囊切除及关闭胃壁切口,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半流食饲养.2周后内镜检查胃壁切口腔内闭合情况,处死模型进行解剖,观察胃壁切口脏面闭合情况和手术部位改变.结果 两镜联合顺完成了腹腔脏器探查、输卯管结扎2次、卵巢切除2次、胆囊切除2次和胃壁切口闭合术.2头猪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4头模型猪术后均存活至2周,体重增加;解剖后见胃壁切口愈合良好,脏面可见切口处少许组织粘连.手术部位无大出血及粘连,临近脏器无损伤,腹腔无脓肿.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胃壁切口内镜下的腹腔脏器探查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腹腔镜辅助可降低NOTES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采用8只雌性猪模型平均分为4组。单镜手术均为经阴道途径的双管道内镜,双镜联合时再经胃插入一条普通内镜协助。分为单条内镜法、经阴道和经胃双镜联合法、腹腔镜抓钳辅助单条内镜法、单条带透明帽的内镜法4种不同方法进行胆囊切除术。先用针刀在管壁穿透切开,ERCP拉式切开刀扩大切口,再用扩张球囊扩大通道,将胃镜送入腹腔,内镜在腹腔内寻找胆囊并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管壁切口用止血夹闭合。于术后1周处死解剖动物,观察腹腔内粘连,胆囊床,邻近脏器损伤及管壁切口闭合情况。结果使用单条内镜无法完成胆囊切除术;双镜联合及腹腔镜抓钳辅助有利于胆囊管及血管的分离,均只有1例成功,1例未能最终完成胆囊切除术;2例带透明帽的单条内镜法都成功完成了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抓钳辅助出现1例出血,双镜联合出现1例胆囊破裂。结论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带透明帽的双管道内镜法是较理想的操作方法,专用新器械的开发是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胆管结石先行内镜下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 pic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后取石,胆总管上段狭窄行胆道扩张加支架置入术,胆漏、胆管横断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结果69例中,胆总管结石53例(76.7%),胆总管上段部分狭窄11例(15.9%),胆管横断2例(2.9%),胆漏3例(4.3%)。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行EST后取石,4例因乳头较小行EPBD后取石。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行胆道扩张术后放置内支架引流治疗,3个月后5例拔管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结束治疗,6例狭窄未能完全解除者,再行胆管扩张及重新放置塑料内支架,均于9个月内恢复。2例胆管横断患者行ENBD后开腹手术治疗。3例胆漏患者用医用胶注射封堵漏口后行ENBD或ERBD后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缓解。结论LC后胆道并发症应早期行ERCP以明确诊断;十二指肠镜对LC后并发症的处理是一种好方法,优于其它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老年人结直肠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我院开展TEM治疗老年人结直肠腺瘤21例,肿瘤距肛缘距离为4~20 cm,平均8.9cm,肿瘤直径为1.1~3.5 cm,平均1.9 cm.术前均行全结肠镜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US),术前病理诊断: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9例.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手术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5 mm超声刀将肿瘤(黏膜下或全层)完整切除,手术创口在腔内连续缝合.结果 21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12例黏膜下切除,9例全层切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6 min;术中出血量10~80ml,平均50ml;术后住院时间2~10 d,平均4.5d;术后病理分期:pT0 16例,pTia5例;病理诊断:管状腺瘤9例,绒毛状腺瘤12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20例随访2~20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原位复发.结论 TEM微创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结直肠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前EUS检查对TEM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TEM治疗的135例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病变治疗中的主要适应证和常见并发症。
结果本组1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EM,其中行直肠壁全层切除115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20例。平均手术时间(66.5±25.0)min(25~12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5±5.5)ml(3~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直肠腺瘤60例,直肠腺瘤癌变(pTis期)10例,早期直肠癌(pT1期)11例,进展期直肠癌(pT2期)10例,直肠癌经术前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ypT0期)2例,直肠类癌或类癌内镜电切后残灶24例,直肠胃肠道间质瘤5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非肿瘤性息肉10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术中3例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即刻行腔内缝合修补成功,未并发腹膜炎或盆腔感染。术后继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8/135)。术后平均住院日(2.5±1.2)d(2~8 d)。术后平均随访15.5个月(6~36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局限性肿瘤是TEM的主要适应证。严格选择没有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直肠癌行TEM是安全有效的,已成为直肠局部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仍然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镜介入微创外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正逐步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相关的新技术也随之出现。尽管这类新方法还有不少技术性难题需要解决,目前也未形成成熟的手术模式,但这些探索无疑将为阑尾切除术向更微创的治疗模式转变提供新方向。现对该领域研究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世界首例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报道以来,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有近10年历史,期间经历了热潮与平静。而近年来,治疗性内镜技术又有了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使得更多疾病成为内镜治疗的适应证,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POP)、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等就是近几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内镜治疗技术的代表。这些技术既继承了传统NOTES“使用内镜作为诊疗工具”、“建立手术通路短”的核心本质,又开拓出NOTES新的技术范畴,可将其统称为新NOTES。 相似文献
16.
17.
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中,对于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深插管困难导致胆总管取石失败的患者,我们尝试同时应用腹腔镜、超细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互相配合摘除胆囊并取除胆总管结石,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保胆手术与外科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或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34例经直肠纯NOTES保胆手术、33例经外科开腹胆囊切除术及37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或息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患者住院时间、是否出现腹胀、腹泻、切口疼痛及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各术式的优缺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外科开腹组术中出血量(82.27±83.74)ml多于腹腔镜组(31.95±22.98)ml和NOTES组(45.35±34.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NOTES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ES组手术时间(194.26±92.95)min长于腹腔镜组(46.76±23.23)min和外科开腹组(114.82±54.54)min,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开腹组手术费用(30 320.36±8 819.31)元明显高于腹腔镜组(23 406.11±27 703.96)元及NOTES组(27 058.47±8 670.1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NOT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5.32±1.34)d短于外科开腹组(10.91±4.03)d及NOTES组(15.32±6.14)d,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可知,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开腹组,外科开腹组短于NOTES组(P0.05)。NOTES组腹胀情况明显优于外科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腹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ES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外科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ES组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优于外科开腹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心理情况。结论三种术式均能治疗胆囊结石或息肉,且在不同方面各具优势。NOTES组因保留了胆囊,患者术后腹胀、切口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桂文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1,(3):121-122
腹腔镜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典范,它既遵循传统外科的治疗原则,又能以微创手术技能完成传统手术.1987年3月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了世界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此,这一技术很快得到了推广,并逐渐发展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1].1991年我国引进LC 以来,现已普及到有条件的县级甚至乡镇医院,由此推动和加强了我国微创外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P)治疗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15例经EP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观察结果,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P治疗,其中4例术前病检为慢性炎症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瘤;11例术前病检为腺瘤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2例、腺瘤恶变1例.EP术后8例合并胰胆管扩张者同时行胆管及胰管塑料支架引流术,1例确诊为低分化腺癌者、1例确诊为腺瘤恶变者及1例腺瘤部分残留者术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另1例低分化腺癌者因年龄较大拒绝追加手术治疗.EP术后除2例患者出现黑便,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外,无急性胰腺炎、胆管炎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EP术后平均随访观察23.4个月,11例(11/15,73.3%)病变完整切除者中,10例腺瘤者均未见复发,另1例乳头部高分化腺癌者术后已随访5个月,多次复查病检均未见复发.结论 EP术不仅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对于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EP术可将腺瘤组织完整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