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科从1978—1985年共收治第一诊断为颈部转移癌27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性别与年龄:27例转移癌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2岁,平均为40岁,多见于40~65岁之间(占63%)。 肿瘤部位:肿瘤位于颈部左、右侧各为13例,双侧1例,大都沿胸锁乳突肌排列,一般为渐进性无痛肿块。 原发灶部位 27例转移性癌患者中,找出原发灶的有15例,占55.6%。位于鼻咽部为11例,扁桃腺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部未知原发转移癌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0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鳞状细胞癌5例,乳头状腺癌3例,腺癌、基底细胞癌和低分化癌各1例,1例病理诊断不明确,5例原发灶不明。结论 颈部转移癌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居多;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应仔细查找原发灶,并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部未知原发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5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转移癌位于左侧上颈部2例,右侧上颈部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和低分化癌各1例。结论 颈部转移癌以鳞状细胞癌特别是低分化型为主,且多发生于上颈部;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对颈部未知原发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或胸腹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常有颈部肿块转移,致使不少肿瘤患者以颈部肿块来就诊。在常见的颈部肿块性病变中,淋巴结转移性癌占重要位置,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与误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510630)吴新中陈光晔本文收集34例无恶性肿瘤病史,以颈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而首诊于口腔科,最后经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患者,对其进行分析,并就颈部转移性肿块的诊断及原发灶的寻找问...  相似文献   

6.
临床活检工作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较常见,由于原发灶部位较为广泛、隐蔽,患者常作为首发体征就医。因此,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原发部位规律及其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147例已知是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向及与原发癌部位的关系,以及与其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谈一些粗浅体会供同道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7.
作者收治原发灶隐匿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10例,年龄40~82岁,平均63.5岁。初诊时把颈淋巴结肿大误诊为淋巴结炎,用抗生素和物理疗法无效,甚至淋巴结进一步增大,经穿刺活检或淋巴结切除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鳞状细胞癌104例(有细胞角化99例,无角化5例),低分化癌4例,腺癌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的上颌鳞癌(c N0 MSCC)患者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评价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MSCC患者的病例资料58例,统计学方法分析MSC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区域复发率、生存率及相关因素。结果: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8.8%,颈部淋巴结转移率39.7%,5年生存率59.0%; p T4期、肿瘤侵犯软腭为M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低分化、浸润神经血管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p T4期尤其伴骨组织或软腭侵犯的c N0 MSCC患者建议行Ⅰ~Ⅲ区的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范围的颈淋巴清扫术在老年人唇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81例老年唇癌患者术后颁部淋巴中淋巴转移的病理检出率,结合病员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细胞分化和临床分期,探讨唇癌患者颈淋巴清扫的合理术式。结果:唇癌的转移率不高,位于Ⅰ区的肿大淋巴结多为炎性肿大而非癌性转移,临床分期和唇癌部位与颈部淋巴转移密切相父。结论:多数唇癌患者无须做颈部淋巴处理但需术后严密观察,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应规范并慎用,肩胛舌骨肌上淋巴清扫术适合多数有颈部转移的唇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舌鳞癌颈转移的发生规律以及对cN0 (临床不怀疑转移 )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 通过对4 39例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舌鳞癌的总体转移率为 4 2 14 % ,cN0 患者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 2 6 6 6 % ,舌鳞癌的隐匿性转移与肿瘤T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原发灶的大小等综合考虑分析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黄吉庆 《口腔医学》2001,21(2):76-76
颈部梭形细胞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与梭形细胞肉瘤并存临床上更为罕见 ,现将我科经治的 1例报告如下 :患者周×× ,女性 ,6 4岁。右侧颈部肿块逐渐增大 14年 ,近 1月来增大迅速 ,伴疼痛收住院。曾在外院就诊行甲状腺手术 (具体不详 ) ,近 4年来颈部肿块增大较为明显 ,尤其近 1月来肿块增大迅速 ,在当地活检 ,诊断为“淋巴结炎症” ,局部疼痛渐加重 ,来我院就诊 ,拟诊为右颈部肿块待查。检查 : 全身一般情况尚好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 : 右颈前区及右锁骨上各有陈旧性纵形手术疤痕 ,右颈部下颌角下方隆起 ,扪及肿…  相似文献   

12.
高某某 ,男 ,5 6岁。 1996 0 2因左下牙龈癌在我院行左侧龈颌颈联合根治术 ,术后局部放疗约 60 0 0cGy。 2 0 0 1 0 9因左颈上部转移癌在当地医院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与颈内动脉粘连 ,为避免损伤颈动脉 ,将肿瘤分块取出 ,术后局部再次放疗约 5 0 0 0cGy。放疗结束后左侧颈上部即出现渐进性肿胀疼痛 ,肿块表面皮肤破溃 ,遂再次入我院。查体 :左侧颈上部明显肿胀隆起 ,可触及约 5cm× 6cm肿块 ,边界不清 ,质地较硬 ,固定 ,与皮肤粘连 ;皮肤表面有一瘘口 ,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CT片示 :左侧颈上部边界不清肿块 ,包裹颈内、颈外动脉 ;…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应用CT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及方法,并综述了颈部淋巴组织的正常解剖、CT图像上正常淋巴结的形态及密度和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CT诊断与触诊法相比,CT是一种更为客观、准确、较为可靠的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应用CT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及方法,并综述了颈部淋巴组织的正常解剖、CT图像上正常淋巴结的形态及密度和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CT诊断与触诊法相比,CT是一种更为客观、准确、较为可靠的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汪卫东,罗济程,邱蔚六,孙大熙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其能发生转移,就头颈部癌而言,主要向颈淋巴结转移。头颈部癌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对其预后的影响较大 ̄[1],并影响肿瘤的分期及治疗。目前,临床医师主要采用触诊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2岁,发现右侧颈部包块3年,左侧颈部包块6月余,曾行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收入院。查体见:右锁骨上肿物直径6 cm包块,质中等偏硬,多结节状;左锁骨上肿物直径5 cm,质韧。双侧肿物均固定,表面皮肤正常,未触及搏动感和波动感。CT显示:双侧颈部可见多发性大小不等囊性、实性及囊  相似文献   

17.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重光  路和平 《口腔医学》1992,12(4):192-194
1981年6月~1988年6月共收治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34例,经治疗部分患者仍获得较长生存期。转移癌中以鳞癌+低分化癌最多(20例),未分化癌次之(7例).其转移淋巴结常位于上颈部和中颈部。颈部转移癌早期多系单个肿大淋巴结,可活动而易被忽视。对可疑病变不应轻率切除或过早切开活检以免影响以后治疗效果,作细针抽吸活检可较早得出结论,据此再制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对此类转移癌患者除应努力寻找原发灶外,亦应积极治疗。根据病变分期,转移癌的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可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或手术+放疗+化疗+放疗综合疗法。实践证明其中部分患者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egative cervical lymph node,cN0)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患者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5月—2017年5月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11例cN0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中χ2检验,分析隐匿性转移与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111例cN0口腔鳞癌患者中,总隐匿性转移率为27.03%(30/111)。cN0口腔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与病理分期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越高。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积极行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类似鳃裂囊肿的颈部囊性淋巴结转移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方一鸣,李智渊,徐纪为,汪春仙淋巴结转移癌多为实质性,然而一些原发灶位于头颈部癌,可呈囊性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类似鳃裂囊肿,往往易误诊。198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4例颈部囊性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20.
成人颈侧部孤立性囊性肿块的诊断对颌面外科医生来说首先应考虑鳃裂囊肿可能 ,但某些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可以发生囊性变 ,表现为囊性肿块[1] ,因而容易作出鳃裂囊肿的错误诊断。本文对临床上如何区别鳃裂囊肿和囊性转移癌、囊性转移癌有何特点、发生率如何以及原发灶好发部位与鳃裂囊肿有何关系等 ,结合临床和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男性 72例 ,女性 3 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19岁 ,平均年龄 48岁。囊性淋巴结转移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3岁 ,平均年龄 5 2岁。1.2 原发肿瘤部位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