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刊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0五医院原中医科主任、著名中医专家、我刊名誉主编高辉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2年 1 0月 1 5日 2 0时 3 5分逝世 ,享年 80岁。1 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 ,高辉远教授被选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的学生和助手 ,在继承整理蒲辅周的学术思想、医疗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追随蒲老凡 1 7年 ,尽得真传 ,整理出版的《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集》,被认为是 70年代中医学术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高辉远治学严谨 ,医术精湛 ,从事中医 6 0多年 ,不仅对中医内科、老年病、妇科、儿科疾病…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吕炳奎,上海嘉定人。1938年初,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变卖家产,组织了嘉定外冈游击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期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中医院和第一所中医师资学校,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套  相似文献   

4.
董德懋     
1912年生于北京市彦山县,1933年至1937年求学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在施今墨诊所(凡施氏患者需针灸者,由他施治),后任华北国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儿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杂志》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他认为脾胃贵于平衡,宜健通和畅为本,善以调脾胃治五脏,对于脏腑经络学说、  相似文献   

5.
《河北中医》2007,29(1):F0004-F0004
李佃贵,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即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3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现任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界,提起费开扬的名宇,大家都不陌生,他既是一位临床家,又是一位编辑家,曾任中医院院长,并兼任许多社会职务;他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敬业精神和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严正作风为人们所熟知和称道,他的学识与素养、人品与才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关幼波教授1913年生手北京一中医世家,16岁始随父京城名医关月波学医,深得真传,并熟读四书五经,广撷博采,熔铸各家。从学医到独立行医,至今已有60余载。 1950年,关幼波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参加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调北京中医医院至今。曾历任1~6届祟文区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北京振兴中医药基金会理事长,北京中医医院顾问,北京市科  相似文献   

8.
1979年的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突然涌来了大量全国各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原来在《人民日报》上他们看到了一封山区农民的来信,题目是《北京的阳光照进山窝窝》,讲述了一位农民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写信给  相似文献   

9.
徐凌云 《光明中医》2003,18(6):24-26
董德懋老师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杂志编辑工作 ,精通中医理论 ,擅长中医内、儿、针灸各科 ,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针灸学家、中医编辑学家。他治学严谨 ,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厚积而薄发。他诊查疾病提纲携领 ,抓主症 ;治疗疾病 ,外感擅用清解法 ,内伤擅用调理脾胃法 ,并注重内外关系 ,强调“外疏通 ,内畅遂” ,“里气通 ,表自和” ;对于疑难大症 ,注重整体 ,辨证论治 ,配合气功 ,疗效卓著。董老逝世 1周年了 ,谨以此文缅怀我敬爱的导师董德懋先生。1 清解外邪学术思想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 ,肇端于《内经》 ,成熟于《伤寒论…  相似文献   

10.
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董德懋,早年毕业于施今墨先生创办之华北国医学院,悬壶北京五十余年,医学渊博,经验丰富,善治内、妇、儿科杂病。1971年随首都医疗队莅临我院工作一年余,笔者有幸较长时间随董师临诊,深得其教诲。现选录其中医案四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专家董德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董德懋先生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拜名医施今墨为师,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医杂志》主编、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他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继承施今墨先生的学术思想中敢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以脾胃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思想体系。他擅长针灸,造诣颇深,坚持针药并施,在京津一带有“金针董德懋”之美誉。董德懋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起即从事中医期刊的编辑工作,曾创办《中国医药月刊》、《中医学杂志》。他先后主编《北京中医》、《中医杂志》,为中医事业的复兴昌盛作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董德懋,北京人,生于1912年9月。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因胞弟贻误于庸医,遂立志从医。早年求学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在院长施今墨先生诊所从事业务工作多年,曾任华北国医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颇得施派真传,精于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3.
著名老中医高辉远 (1 92 2~ 2 0 0 2 )自幼随父习医侍诊 ,1 8岁独立行医 ,1 958年受业于当代杰出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达 1 7年之久 ,尽得真传。他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六十余载 ,擅治内、妇、儿诸疾 ,尤以治疗温热病与老年病见长。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三载 ,深感高师学术思想博大精深 ,临床经验至为宏富 ,不幸的是高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使我们的心情悲痛万分。为缅怀我们的恩师高老 ,特择要整理此文 ,以志纪念。强调理论 注重实践邓颖超同志曾经这样评价高辉远老师 :“高大夫的中医学理论造诣很深 ,他熟读历代中医药医籍经典……”“…  相似文献   

14.
“再敬您,再谢您,治病救人是名医,……”这首歌是一位搞声乐的教师专为著名中医赵绍琴先生谱写的。这位女士身患慢性肾炎26年,虽多方求治,但尿中蛋白始终居高不降。1993年经赵绍琴先生精心调治,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持续了26年的尿蛋白奇迹般地消失了。患者满怀激情谱成了这首歌,在一次就诊时禁不住轻声吟唱起  相似文献   

15.
“再敬您,再谢您,治病救人是名医,……”这首歌是一位搞声乐的教师专为著名中医赵绍琴先生谱写的。这位女士身患慢性肾炎26年,虽多方求治,但尿中蛋白始终居高不降。1993年经赵绍琴先生精心调治,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持续了26年的尿蛋白奇迹般地消失了。患者满怀激情谱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组织医疗及研究力量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场战役中,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传统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典”疫情考验了我们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同时,对我国的中医药业也  相似文献   

17.
李淑良教授1938年生,北京市人。1957~1963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至今。曾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喉科专家耿鉴庭。44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脏腑与耳窍相关理论,研究了耳与肺的相关性,阐发了耳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以及耳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并运用于临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专家简介李淑良教授1938年生,北京市人。1957~1963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至今。曾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喉科专家耿鉴庭。44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脏腑与耳窍相关理论,研究了耳与肺的相关性,阐发了耳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以及耳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并运用于临床。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运用中医药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规律。如对突发性耳聋从肺论治的经验,过敏性鼻炎从肺、脾、肾论治,嗓音病从肝、脾、肺及痰瘀论治等经验。在此期间,曾带教研究生及徒弟7名,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人才培养耳鼻喉科带教。李淑良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第2、3批老师,并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专家库专家及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耳鼻喉研究》杂志总编、《世界中医药》编委、《中国中医急症》编委等多项职务。多年来撰写了近30部著作,如《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传统康复医学》、《中国基本中成药1.2部》、《中医耳鼻喉》、《实用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学》、《中医老年病学》等,并撰写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李德新教授治疗乙肝临床经验丰富 ,认为乙肝的治疗要以“补肝体和肝用”为总则 ,辨证论治 ,方从法出 ,用药随证加减 ,灵活权变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申申 《家庭中医药》2005,12(12):4-5
前一段电视台热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中,多处提到我国中医经典名著《伤寒论》。这部汉代张仲景的著作历来被赞誉为活人之书,张仲景则被尊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中的处方,功效卓著,沿用至今,是备受推崇的“经方”。《伤寒论》的影响非常深远,古今中外的医家和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本文要介绍的聂惠民教授,研究仲景学术40余年,经长期实践探讨出经方治疗多发病、疑难病的有效法则和方剂,为疑难杂病的论治开辟了途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