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脑梗塞的临床与M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的临床应用虽提高脑干梗塞的检出率,但中脑梗塞的临床报导很少。现将近3年我院收治的11例中脑梗塞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40~74岁,平均56.4岁。所有病人的诊断均依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既往有高血压史7例,冠心病史3例,心肌梗塞史1例,风心病房颤1例,糖尿病3例,脑卒中史4例,下肢动脉栓塞史1例。二、临床表现:头痛、呕吐1例,头晕3例,眩晕1例,视物不清3例,其视3例,意识障碍5例,记忆力障碍1例,精神症状1例,语言障碍4例,瞳孔不等5冽,光反应消失2例,上睑下…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后的Wallerian变性及其MRI所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llerian变性是脑梗塞后较为普遍存在的继发变性疾患,脑梗塞后几日至数月,受损神经元远端轴突及其髓鞘经历一系列病理演变过程.MRI为显示人脑Wallerian变性提供良好的影象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小脑梗塞的临床与CT,MRI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CT、MRI改变,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对经CT或MRI证实的50例小脑梗塞进行了系统研究。小脑梗塞后可产生梗阻性脑积水,多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加以纠正,但对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的病人,应采取后颅凹减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小脑梗塞的临床、CT与MRI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告35例小脑梗塞的MRI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和CT进行分析对照。发现平均发病年龄较大,多数有高血压及合并双侧底节区和/或半卵圆中心的多发性腔隙性梗塞。认为本组患者的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与文献报告以心源性栓塞多见不同。本组亦以PICA区梗塞居多,但小梗塞(<2.0cm)远较大面积梗塞多见,且预后良好,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报道,可能与病因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塞的CT、MRI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血性脑梗塞的CT、MRI与临床分析王国平,李淮玉,周清潮1、一般资料:男12女9例。年龄38~72平均51.5岁.风心病伴房颤4例,冠心病伴房颤6例,冠心病伴频发室早或府早3例,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史2例.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2例,亚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6.
小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小脑梗塞发现率越来越高,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从1995年至2003年共收治了23例小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表现,非比较弥散成像技术与传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如MRT1WI、T2WI及FLAIR序列)在急性期脑梗塞诊断方面的差别,阐明弥散成像诊断急性期脑梗塞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基于平面回波成像(EPI)的弥散成像技术,并结合传统MR成像技术(如MRT1WI、T2WI及FLAIR序列)分析17例脑缺血发作2小时至2天病人图像特点。结果弥散成像最早在梗塞发生2小时发现病灶,表现为缺血区的局限性高信号影,边界清楚。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者共7例(41.18%),弥散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病灶,而传统MR成像技术本能显示;发作时间在6小时至2天者共10例(58.82%),弥散成像和传统MR成像技术均能显示病灶,其中7例(70.00%)弥散成像显示的范围要大于同层面T2WI像。结论弥散成像在检测和定位急性期脑梗塞方面较为敏感,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促进预后均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DWI及MRA在大面积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行DWI及MRA检查。结果: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中,13例急性期CT扫描未检测出确切病灶,DWI扫描全部出现大片异常高信号,病灶检出率为100%。而在常规T2WI检查中,7例为阴性,病灶检出率为69%。MRA发现血管异常24例,表现为供血动脉闭塞,狭窄、硬化。结论: DWI有助于明确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病变范围,且能区别新旧病灶。MRA能直接显示大面积脑梗塞闭塞的供血脑血管,联合使用DWI和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有利于早期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脑梗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瞻性研究了经头部CT确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于病后3周时行头MRI检查的出血性脑梗塞的情况。结果26例病人中12例(46.2%)有出血性改变,其中皮质型2例,血肿型4例,梗塞灶内渗血6例。大面积梗塞及心源性栓塞较易发生出血。脑血栓形成患者39.1%(9/23)有梗塞后出血。出血后只有1例有临床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0.
小脑梗塞(附1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脑梗塞的临床诊断甚为困难,在CT及核磁共振(MRI)问世之前,绝大部分病例只能在尸检时才得以确诊。现将我院近几年经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14例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40岁和>71岁各1例。41~50岁4例,51~60岁5例,61~70岁3例,平均年龄56岁;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例,糖尿病1例。除1例呈亚急性起病外,其它13例均为急性起病,其中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MRJ特征,提高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20例颅脑MS患者临床资料、病灶部位、形态、MR信号及强化特点、胼胝体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MS以青、中年女性稍多见,急性、亚急性起病,多以视觉障碍或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视觉诱发电位大多数异常.MRJ检查18例发现病灶,敏感性90%(18/20).病灶以双侧侧脑室旁、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半卵圆中心多发.病灶大、小不等,多数为圆形、卵圆形."直角脱髓鞘征"及"白质变脏征"是两个较为典型的征象.T1WI上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Flair序列显示病灶更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弧形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MS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有助于脑部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诊断MS最敏感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脑梗塞的MRI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221例经头颅MRI确诊为脑梗塞资料,157例为腔隙性梗塞,〈60岁者发病率为23.6%,≥60岁者为76.4%,其中86.6%的患者伴有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3.4%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腔隙梗塞以基底节区最多见的61.8%,脑叶15.9%,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半卵圆中心11.5%,丘脑5.1%,脑干及小脑分别为2.5%和3.2%,病灶部位分布及临床体征,对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小脑梗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脑梗塞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本文综述小脑的血供、发病情况、病因、症状、进展类型、定位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小脑梗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经CT或MR确诊的35例小脑梗塞,占同期脑梗塞总数的3.3%,其中男24例、女11例,男女之比2.1:1,平均年龄60.5岁。可能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为心源性因素.1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34例保守治疗者死亡11例,病死率为32.3%,死亡病人均为合并脑干梗塞或并发梗阻性脑积水者。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内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男15例,女11例)小脑内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MRI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结果 26例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检查。T_1WI像呈低信号20例,等信号6例;T_2WI像高信号21例,混杂高信号5例;T_2FLAIR像高信号21例,混杂稍高信号5例;DWI像呈明显高信号23例,稍高信号3例。静脉注入Gd-DTPA后,明显强化20例,不均匀轻度强化6例。结论小脑内髓母细胞瘤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延髓外侧综合征的MRI与MRA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由脑梗塞引起的延髓外侧综合征的CT、MRI和MRA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临床上11例患者于发病后2~14天内行CT、MRI和MRA检查,均符合延髓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结果CT扫描的局限性很大,常不能显示病变的存在;MRI在TIWI上表现为低信号,但约有50%不能显示病变,在T2WI上则均呈明显高信号,敏感性强;MRA在显示颅内较大血管的狭窄或闭塞上具有优势。结论MRI可准确判断病变的有无、大小、数目、位置及性质。MRA为病因学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脑梗塞     
小脑梗塞产生的症状有时象前庭疾病,腔隙综合征,常常又被同时损害的脑干症状所掩盖,所以临床诊断相当困难。本文分析我院自1988年~1994年的7年中小脑梗塞病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小脑梗塞(男17例,女7例),占我院同期脑梗塞(822例)的2.9%。年龄43~80岁(平均64.5岁)。既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点、诊断价值与脑干梗死及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0例脑干脑炎、20例脑干梗死和20例脑干肿瘤MRI表现特点,并进行鉴别比较。结果脑干脑炎MRI表现为脑桥中脑及延髓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脑桥〉中脑〉延髓,增强扫描大多不强化,MRA多无异常;脑干梗死病变较为局限,形态为不规则形,多为单侧发病(18例),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椎一基底动脉可有异常(11例),增强扫描可有斑片状或环状强化(15例),脑干肿瘤多为单侧局限病灶,脑干膨胀,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多有强化(19例)。结论脑干脑炎MRI其表现特点,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与脑干梗死及脑干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桥脑梗塞的临床、CT、MRI分析(附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脑梗塞的临床、CT、MRI分析(附60例报告)金莎,马温良脑干梗塞属于少见而又严重的脑梗塞部位,其中以桥脑梗塞多见。我院自1989年9月~1995年10月共收治桥脑梗塞60例。现将其临床、CT及MRI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